闽都大家系列报道之一〇四
“愚耕斋主”王兆乃:躲进画室成一统,愚耕山水铸“大鼎”
王兆乃由书入画。图为他在自己的书房内挥毫泼墨。
不随声附和、不功利主义,因材施教、守住本真
几十年教坛耕耘,王兆乃桃李满天下。学生许多都前往中国各知名美院深造,部分成了高校美术教师。
但他的成果还不止于此。他还喜欢教育研究,对美术教育,有自己深刻而独到的见解。
性格直爽的他,对很多话题直言不讳。他说自己不敢随意开班授课,因为“美术教育”和单纯画画完全是两个世界。教学“有法”,因材施教方能不误人子弟。
针对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他剖析问题的出处及解决问题的落脚点都放在教师身上。
王兆乃作品
首先,他点出目前美术教育大环境出现问题。他还指出,教育界长期存在对美术学科固有价值的误读,过分强调它的工具性,像部分留守美术老师,会更多从事学校宣传等行政杂务。
“美术教育的重点在‘教育’,若教师连‘传道授业’的本职都难以保证,谈何其他。”因此,王兆乃提出,“美术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个人行为,是一种个性,我们不应随声附和、随波逐流,被追求效益的功利主义蒙蔽双眼,丢失美术教育的本真。”
王兆乃作品
在美术教学一线,他也发现很多问题。他说,当前的美术课堂过于浮躁,学生作品缺乏真实的表现力,故事情节缺位,缺乏生活经验支撑,没有生命力。
“教育讲究‘从无到有,从有到好,从好到优’。没有差的学生,只有差的教师。” 王兆乃强调,责任还是在教师身上。
王兆乃作品
他指出,“美术教师需思考怎么塑造人,怎么挖掘学生创造力。”关于这点,他举了个例子。有次教师招聘考试,他设计了一道题目:将一张白纸做出立体形状。多数人或埋头剪裁,或动手粘连,做出一些规整的圆柱体、正方体。临结束,他走过去,将白纸揉成一团,告诉大家:“这不正是一个立体的形状吗?”
对于如何当好美术教师,他提出:“应立足于学生成长、美术学科所固有的思想内涵,完成教师塑造人、培育人的本职工作。同时,美术教师要教给学生创造美、欣赏美、自由表达美的技能,而不是干瘪的谋生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