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福州文艺网 >> 闽都大家

闽都大家系列报道之八十

“拓荒牛”吴启瑶:纵情水彩绘河山,矢志不渝探工美

发布时间:2017-09-12 15:43:43  来源:福州新闻网  作者:邱陵

“拓荒牛”吴启瑶:纵情水彩绘河山,矢志不渝探工美

《福州秋郊》

  醉心工艺美术,花费3年跑遍八闽城乡调研木版年画

  吴启瑶一生的成就主要集中在水彩画和工艺美术方面,前者受徐悲鸿影响颇深,融汇中西绘画之长,以风景题材为主,清新质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后者主要表现在图案艺术和民间艺术两个方面。

  在日本求学期间,他跟着日本著名图案学家、色彩学家宫下孝雄,由于已经积淀了一定的西画基础,他很快进入了工艺美术这一陌生的领域。

  “日本国立东京高等工艺学校图案科是一所以工艺美术教学和研究为主的学校,而工艺美术在当时的中国处于不被重视的地位,所以并没有这方面的系统教育,日本在这方面的重视和新的观念令吴启瑶受到很大震动。”林文清说,从那时起,吴启瑶一生都始终关注着中国工艺美术的发展,包括他后来深入实地考察中国民间工艺,动因也来自日本之行。

  抗战期间,在朋友的邀请下,吴启瑶来到福州福国工艺厂任厂长。这个工艺厂以生产雨伞为主,他在日本所学的图案设计在这里正好派上了用场。这一时期,他的成就主要体现在染图案和浮花模样的制作与研究,他著有《染图案讲话》和《浮花模样的研究》,曾受到工艺美术大家陈之佛的肯定和赞赏,书中的研究成果和观点,即使在今天看来,仍然处于学术前沿。

  相对于其它图案而言,自行研制成功的染图案既有简易、便捷的制作特点,又有着风趣、变化无穷的独特魅力,是吴启瑶对我国图案艺术发展的一个特殊贡献。

  1994年4月,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福清市志》中记载着吴启瑶在福国工艺厂的贡献:

  “他潜心进行图案画(装饰画)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探索与研究,并多次走访漆器厂和丝绸厂的民间老艺人,将浮花图案的技法运用于普通雨伞的装饰上,设计出的雨伞无论是图案的设计、色彩的搭配还是材料的应用无不独具匠心,令人耳目一新,福国工艺厂的伞因此成了当时福州市场的抢手货并畅销海外、远近闻名。另外,他还长期与福州脱胎漆器厂和丝绸厂挂钩,将图案画与脱胎漆器的装饰和造型结合起来,使其直接应用于脱胎漆器的生产上。”

  花费3年,跑遍八闽城乡,调研木版年画,是吴启瑶在福建工艺美术史上写下的浓墨重彩的又一笔。

“拓荒牛”吴启瑶:纵情水彩绘河山,矢志不渝探工美

《静物写生》

  上世纪60年代初,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计划出版有关木版年画的一套丛书。整套丛书包括福建、淮县及桃花坞三地的木版年画。这一计划与吴启瑶的想法不谋而合,因为他很早就开始关注福建的木版年画,手中也有一些资料。因此,当1961年与出版社刚签订约稿合同,他就立即着手开始调查工作。

  为保证书的学术质量,也为了使福建木版年画这种古老的民间艺术能够保存和发展下去,他在闽南、闽东、闽西、闽北等木版年画的重要基地,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搜集资料、分析论证。他的日记里,有与当地传承人交谈与挑选画作的详尽记录,更有甚者,他将每到各地的行程、住宿和用餐、路费的粮票与钱数都一一记下。

  然而,世事难料。尚未来得及出版的书稿和资料后来被毁,如今只留下他在日记里记述的经历和感受,令人扼腕长叹。

  1976年以后,尽管年事已高,他仍然满怀激情,雄心不减,他热望自己的专业能继续在经济建设中发挥作用。为此,他制订具体的科研规划,争取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希望尽快在自己熟悉的专业基础上,整理总结经验,完成未竟的著译。

  1978年5月,在他逝世的前一年,当了解到广州交易会上我国轻工业产品由于包装质量差,装璜落后,以致影响外销时,马上直陈领导,就如何克服这一弱点,提出系统的切实可行的建议。

  然而,年弱体衰的他早已心力交瘁,重病缠身,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于1979年9月11日带着遗憾走完辛苦、操劳却丰富的一生。

  “他就像一头不知疲倦的‘拓荒牛’,辛勤耕耘在自己的艺术田园里,最终也倒在洒满热血的土地上。”吴茂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