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梧桐村古建筑
旗杆里包括前后两个院落,前院是完整的四合院。大门口有门廊,中间的房子称为正落,五柱五开间,中间为厅。书院左右各有两间。“正落”的房子和后面厚厚的围墙间有一个小院,据说当年这里有假山游鱼。后一进院子的正房,当地称为“后落”,七柱七开间。除厅堂外,其他房间均为二层。
“祠堂里”中“正落”三层,一层厅堂采用草架和正架两个层次。三层搭建在一层厅堂的后方,因为有精美的正架,所以二层和三层的木楼板在一层看不到。一层前厅堂在3开间3进深的范围内,为了得到开敞的大空间,内部的4根柱子全部减去。民间的梁架最下面的一道梁看上去类似于北方“抬梁式”的五架梁和抱头梁连在一起,但梁头插入两侧的柱深。还有一点不同,将瓜柱换成了雕刻了精美花纹的斗栱。前厅堂的前廊的束木、梁头、斗栱上都有雕刻装饰。
黄忠杰介绍,梧桐村的建筑木构装饰房屋较早的,建筑较质朴。随着时间的推移,房屋高度增高,房屋的面积加大,而木构装饰也由简向繁发展。最初“五鱼厝”仅梁头有装饰;到二十一代的房子罗锅椽、插栱的斗和栱都出现了雕饰;到二十三代的房子时,雕饰由浅变深,甚至出现了镂空雕刻,雕饰也更为繁复。民国和建国后的房子,则基本回归到二十代的房子装饰程度。
梧桐村的大厝多是由前后两进房与两侧厢房围合中心天井构成,左右均齐、中轴对称。正房一层,特别高大,厢房两层。曲线型月梁线条流畅,层层挑出的插栱简洁又富有节奏感,再加上精巧的石刻柱础,达到了结构技术与建筑艺术的统一。梧桐村不仅历史悠久,建筑典型,更是一个钟灵毓秀,人才辈出的地方,单单博士就出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