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各项任务的完成,为市十四届政府的工作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回顾过去的五年,全市上下抢抓机遇、奋力拼搏,团结一心、砥砺前行,谱写了福州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新篇章。
过去的五年,是福州产业集聚壮大、综合实力稳步提升的五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000亿元,年均增长10.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2万美元,年均增长9.2%;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突破900亿元,年均增长13%。形成了纺织化纤、轻工食品、机械制造、冶金建材、电子信息等5个千亿元产业,培育了捷联电子、金纶高纤等12家百亿元企业。福清、长乐、闽侯进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鼓楼区进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福州成为全国十大“互联网+”标杆城市、全国首批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等称号。
过去的五年,是福州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发展活力持续增强的五年。开展五轮简政放权,共取消、下放审批事项528项,市行政服务中心、市市民服务中心、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建成运行。国资监管和国企改革稳步推进,实施市属国企布局调整和资产整合重组,出台国资监管责任清单和履职服务清单,38家国企实现政企脱钩。社会治理、农业农村、财政金融、投融资及社会事业领域改革取得新进展。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累计实际利用外资72.72亿美元,来榕投资或设立机构的世界500强企业新增11家。榕台合作不断深化,累计批准台资项目317项、实际利用台资3.44亿美元。对外交流更加紧密,福州成为联合国海陆丝绸之路城市联盟创始成员城市,新增国际友城和友好交流城市5个。榕港榕澳合作、省内省外协作、对口帮扶等工作扎实开展。
过去的五年,是福州城市框架逐步拉开、城乡统筹发展扎实推进的五年。建成区面积从232.12平方公里扩大到265.3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63.3%提高到68.3%。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福州航空公司成立并投入运营,新增高速公路196公里、城市道路214公里,在全省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速、镇镇有干线、村村通客车”。宜居品质不断提高,旧屋区改造、环境综合整治、内河整治、“两违”治理等工作深入开展,建成海峡奥体中心等一批标志性建筑。大力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活动,森林覆盖率、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全国前列。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幸福家园工程”和美丽乡村建设加速推进,农村面貌明显改观。
过去的五年,是福州社会事业迅速发展、公共服务全面提升的五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占GDP比重1.76%,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2件,均位居全省前列。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市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在线德育、幸福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工作走在全国、全省前列,整合组建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基层卫生服务覆盖率达100%,全市公立医院改革深入推进,组建6个医疗联合体。朱紫坊、上下杭等历史文化街区(风貌区)保护开发稳步推进,三坊七巷荣获联合国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并获评国家5A级景区,“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入选联合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获得“中国脱胎漆艺之都”称号。成功举办第一届全国青运会、2012年央视中秋晚会等重大文体活动。广播影视、哲学社会科学、科普、气象、防震、地方志、档案、老龄、妇女儿童、残疾人、慈善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过去的五年,是福州民生保障日益完善、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提高的五年。全市各级财政累计用于民生支出2372.24亿元,累计为城乡人民兴办实事项目368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比2011年增长57.8%、67.2%。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71.99万人,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25.15万人。累计建成保障性安居工程12.8万套,实施259个旧屋区改造项目。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城乡低保和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持续提高,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形成,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工作有效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成效明显,实现国定扶贫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不断改进,居民健康水平明显提升。平安福州、法治福州建设不断深化,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工作全面开展,省会城市保持安定稳定。民族宗教、信访、行政复议、司法以及国防动员、双拥共建、民兵预备役建设、海防、人防、反走私等工作进一步加强。
各位代表,成绩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这是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离退休老同志和社会各界人士,向中直、省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和驻榕部队、武警官兵、公安政法干警,向关心支持福州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当前福州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不够大,产业结构不够优,创新能力不够强;城乡、县域之间发展不够均衡,优质教育、医疗供给不足,社会保障水平不够高,社会诚信体系尚未健全;生态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压力较大,应对重大自然灾害能力亟待提升。此外,少数公务人员推诿扯皮、消极腐败等问题还时有发生。对此,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