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四河攻坚扫尾成推广样板
在鼓楼区观风亭做立体停车场项目的徐洁,每天都会关注工地门口河道的治理进展。“自五四河进场整治以来,工地周边环境每天都有新变化,景观大气了不少,头顶上的‘蜘蛛网’也没了。”徐洁说。
作为城区内河整治示范段,鼓楼区在五四河创新采用“卷地毯”工作法,三港路300余米长河道及路面攻坚扫尾工作,涉及管网铺设、缆线下地、园林绿化、道路“白改黑”、驳岸修复、截污施工、沿河景观步道及人行道铺设等7项工作,近10个部门同时作业,施工同步开展。一条集风廊、水道、绿带、串珠公园于一体的内河景观带近期全面建成,比原计划提前了1个多月。
目前,鼓楼区第二批水系综合治理征迁交地任务54项,已完成征迁借地49项,完成逾九成,剩下的都是“硬骨头”,时间紧、难度大。全力保障施工进度,必须领导挂帅,坐镇指挥。按照市领导调研五四河水系综合治理的要求,区里会同市建委、市水务集团、北控水务集团等部门和单位,发扬“拼、抢、赶、争”精神,决定在五四河采用立体交叉、通盘考虑的“卷地毯”工作法,首次调动多单位部门集体参战,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治理成效。在上月中旬举行的区水系治理“卷地毯”施工攻坚扫尾誓师大会暨水系治理“五个文明”建设推进会上,五四河“卷地毯”式攻坚扫尾模式被立为标杆,在全区其余内河扫尾攻坚工作中全面推广。
协同攻坚 既少扰民又保实效
多个工作面同步展开,扰民在所难免。为了最大限度降低水系综合治理工作对群众生活造成的影响,市、区参建单位密切沟通,克服施工空间小、往来人流量大的难题,合理安排,科学论证,全力推进工程建设。
市水务集团、北控水务集团、中建三局派出管理、设计人员一线驻点,边设计、边对接、边施工,确保各工序无缝对接。“比如市政维护管理所及时跟进,破路施工完工移交当晚即可完成路面恢复,及时开放施工路段,保障周边居民出行。建筑材料、施工废弃料也做到及时清运,少占道、不堵路,确保群众顺利通行。”华林河整治现场一位施工负责人告诉记者。
记者也从沿河各街居了解到,按照区里部署,内河整治期间,他们要全程参与,派干部驻守现场,向周边居民、商户宣传解释,做到施工到哪里、协调到哪里,将可能出现的矛盾化解在基层。另外,前期征迁中涉及的50处迁建复建问题,有33处已进场,正在加快施工,未进场的也在加快进场,河道在施工收尾阶段遗留的公园灯具及壁灯未安装、河道内沙袋及围堰未清除等细节也都在尽快抓好整改,确保内河整治效果不打折扣。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