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洋厝壳”里的光阴故事
在华侨书院,讲解员向两岸青年介绍侨胞故事。(受访者供图)
古厝研究团队的学生在华侨书院内测绘。(受访者供图)
颜子俊大厝(受访者供图)
中西合璧厝
今年“五一”假期,位于福州市长乐区猴屿乡的华侨书院迎来了四面八方的游客。人们在这座青砖外墙、内部是传统木结构的古厝前拍照留念,听讲解员介绍侨胞下南洋的故事,感受侨乡文化的魅力。
像华侨书院这样中西合璧的建筑在福州近郊并不少见。在仓山区的烟台山马场街,一座青砖建筑掩映在绿树中。门上的两个红色大字“忠庐”,便是这座建筑的名字。和传统的中式建筑不同,忠庐建筑主体为带有西式外廊特征的洋房,内部为传统木结构,均等地分为五列(方言称为“五直”),“每直”包含前厅、过厅、天井和厨房。
“像这样外围砖墙呈现拱券门窗、西式女儿墙的‘洋门脸’,内部结构却仍然保留传统木结构特点的建筑,都称为‘洋厝壳’。”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古厝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钟艳介绍说,此类民居的出现,与清末福州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息息相关。开放之后,福州形成茶叶、木材等大宗货物的集散地以及全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城市,随着外国人的到来,西方文化与生活方式也随之而来。
钟艳告诉记者,20世纪初,作为最靠近福州城的老仓山,南台岛乡村新建的大型民居开始出现中西合璧的建筑特征。现在仓山南台岛地区仍分布着数量众多的“洋厝壳”,如林浦村的林浦炽大厝、义序村的黄本源大厝等。
口岸的开放,带来的不仅仅是建筑形式上的变化,中西文化和思想也开始碰撞与交融。
忠庐的后人应荣荣告诉记者,忠庐的建造者许世光留学日本回来后,在马场街为他的五个儿子建造了一座木构的二层楼房,命名为“省庐”。1932年,许世光又在省庐旁边为他的五个女儿建造了一座三层砖木结构的住宅,也就是保存至今的“忠庐”。“这在当时极为罕见,他不仅给儿女都建了房子,房屋‘五直’的特殊构造也很好地说明了对每一个子女的公平。”应荣荣说,不仅如此,许世光受男女平等新思潮的影响,他的五个女儿都接受了高等教育,投身于教育及医疗事业。其中,二女儿许引明获得美国密歇根大学生物学博士,曾任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生物系教授。
浓浓家国情
在古厝遍地的福州仓山盖山镇阳岐村,一座两层的西式红砖建筑尤为引人注目,这是爱国侨领颜子俊的故居。
这座侨厝也是典型的“洋厝壳”,建筑外立面雕有越南文化元素的纹饰,前部是西式外廊,内部却是传统木结构,正厅带传统中式屏门、两侧为房间。
“‘洋厝壳’的兴起不仅受到福州及闽江口岸贸易的影响,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从海外归来的华侨将更为新式的西洋建筑样式传入长乐、福清等地。”钟艳告诉记者,这个时期侨胞回乡建房,基本上都融入了西洋建筑的元素,而藏在这些侨厝背后的故事更值得记录和挖掘。
颜子俊的孙辈颜喜炳仍居住在老宅中。老人告诉记者,他的爷爷是颜子俊的四弟,名叫颜剑秋,打小就跟随哥哥在越南做生意。后回到福州做生意,见阳岐水好,便在这里“起厝”。颜子俊与其共同出资,颜剑秋分6间,颜子俊分4间。
谈起自己的叔公颜子俊,颜喜炳滔滔不绝。1902年,颜子俊经同乡引荐,赴越南西贡谋生。在越南经过十余年的打拼奋斗,颜子俊在越南华商中稳坐头把交椅。“九一八”事变后,颜子俊发动越南侨商募捐,献给马占山将军和东北抗日义勇军作经费,后来还捐赠两架飞机给十九路军。抗战爆发后,颜子俊组织旅越华侨节衣缩食支援抗战,号召华侨商店每天节省两成饭菜钱作为救济金,每星期收集一次,汇回中国,直到日军侵入越南为止。
除捐助抗日战争外,颜子俊还将大量个人财富用于回馈社会。1947年,闽粤两省发生粮荒,颜子俊带领越南华侨救济总会募捐3000吨大米,并以监赈人身份随运粮船回国,亲自发放赈灾粮食。“他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但家国在他心中分量最重。”颜喜炳说。
保护活化路
在文旅融合发展的今天,如何保护和活化“洋厝壳”,讲好背后的故事?各方都在积极探索。
近日,华侨书院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来自猴屿华侨小学的学生们。志愿者林英志向孩子们介绍,书院前身是当地爱国华侨郑忠财的祖屋,因其心系家乡发展,将祖屋腾出供乡里无偿使用。在对这座民居修旧如旧的基础上,猴屿乡政府将其活化为展示当地华侨史和爱国情的一扇窗口。
“通过对这座侨厝的再利用,让更多人了解当地侨胞的奋斗史和爱国情,也成为游客喜爱的打卡点。”猴屿乡党委副书记彭崇熙说,仅仅“五一”假期,华侨书院接待的游客就超过两万人次。
与华侨书院相似,仓山区郭宅村将百年老厝心远庐改建成郭宅博物馆,着力讲好一个侨商家族的乡愁故事;位于福州三坊七巷的刘冠雄故居现被省侨联作为福建华侨主题馆,展示珍贵的侨批档案、涉侨文物……
为了研究“洋厝壳”民居,钟艳等人组成的古厝研究团队也未曾停下脚步。他们的田野调查已开展多年,探寻、测绘、记录这类型建筑,从南台岛开始,顺着闽江流域一路向着入海口走访了营前镇、首占镇、梅花镇,甚至摸索到腹地山区的闽侯鸿尾乡。
“我们经过调查发现,‘洋厝壳’民居大多是点状分布,鲜有大片聚集,除了一些名人故居有较好的活化保护外,大多数缺乏有效保护。”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古厝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李云琦说,团队现在的主要工作,是利用无人机摄影测量、空间可视化等数字技术去留存建筑原貌,并通过访谈的方式记录整理背后的故事。
在保护的同时,团队也在积极与民间力量合作,将一些“洋厝壳”进行活化利用。在仓山区城门镇林浦村,古厝“鱼牙房”的改造正在加紧进行,活化后的“鱼牙房”将以文创咖啡空间的样貌出现在公众面前。“希望这个试点成功,从而形成可复制的样本,运用到更多的‘洋厝壳’保护中,也为乡村振兴探索一种新的模式。”李云琦说。(记者 汪洁)
- 文旅添彩古厝焕新 连江七星台景区假期吸引众多游客(2024-05-06 07:44:51)
- 闽清宏琳厝:活化利用重塑魅力(2024-04-30 08:11:10)
- 产权变股权、老宅活起来 福清江镜侨厝文化走向全国(2024-04-29 08:34:24)
- 福州:雨落古厝 一树苹婆一树诗(2024-04-25 09:12:25)
- 福州中平路建筑师咖啡馆火了 把现代生活“领进”传统古厝(2024-04-24 08:26:24)
- 获奖!福州这些地方上榜!(2024-04-19 18:21:39)
- 安民巷两处古厝:鲜活的红色记忆(2024-04-19 08:43:00)
- 老宅可观可用,文化可触可感,这里创新“文物+”思维有一套(2024-04-18 08:20:50)
- 闽清两处古厝入选活化利用优秀案例(2024-04-18 08:20:50)
- 让老宅“活”下来“潮”起来——闽侯荆溪徐家村古厝活化利用的三种路径(2024-04-17 08:14:17)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