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音:
请保护文化人的精神家园
在现场获知这一结果,王利平教授安心不少。他在接受福州晚报记者采访时说道:“十几年来晓风已经成为福州读书人的一处精神家园,福州的一个文化地标,文化人的精神纽带。有很多老朋友都是在书店中相遇相识的,比如今晚。虽然现在网购发达,但这一点是网络无法做到的。”
王教授说:“这不是一个书店的关停问题,希望对像晓风这样的民营书店,政府要有一个扶持的力度,把它当作一个文化品牌来打造。让好的书店维持下去,成为一个有品味、有代表性的文化地标。像北京有万圣书园、单向街,台北有诚品书店,福州也需要一些永不熄灭的文化灯塔。”“当然,书店方面也要反思自己的经营。多元化发展也好,怎样进行调整,做到更有竞争力。这也有赖于文化人共同的呵护,共同推动。”
疑虑:
“人工呼吸”能持续多久
今年1月18日,走过18年风雨的晓风书屋师大店正式结束营业。晓风书屋在福州的两间分店都受困于店面租金过高的问题,似乎走到无解的地步。书店经营者当时表示,他们仍在寻找合适的店址,哪怕偏僻一点,只求租金便宜。即便如此,师大晓风店最终还是没能再开起来。
其实,昨晚由晓风书屋读者自发的“请愿行为”,只是一次抢救性质的“人工呼吸”,它并不能长期地为任何一家实体书店供氧。面对日益艰难的成本平衡,书籍网络销售渠道的冲击,读者阅读习惯的转向,书屋在城市中还能生存多久?这仍是个问题。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