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大田“第二集美学村”:抗战烽火中唱响不辍弦歌

2021-06-07 10:38:14  来源:福建日报

大田“第二集美学村”:抗战烽火中唱响不辍弦歌

近日,大田县当地学生参观“第二集美学村”旧址。郑宗栖 摄

  抗战期间不停招,深山走出航海人

  集美水产航海学校是内迁大田的3所职业学校之一。抗战期间,集美水产航海学校“一花独秀”,是中国唯一没有停招的航海学校,创造了“深山办航海教育”的奇迹。

  奇迹的背后,是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陈维风“千里走单骑”的故事至今仍被广为传诵。陈维风是集美水产航海学校全科第一名的优秀毕业生,毕业后被选派到日本留学,学成归国后在广东有一份待遇优厚的工作。

  1940年夏,接到陈嘉庚“国家危难,母校内迁,师资奇缺,尔等航海学有专长,可否回校任教,为母校分忧?”的电报,陈维风毅然响应召唤,放弃优厚的待遇和安逸的生活,雇一个保姆照料久病卧床的妻子陈惠珍。自己则买了一对箩筐,一头挑着5岁的女儿陈方玲,一头挑着书籍被褥,一路翻山越岭、风餐露宿,艰难跋涉了22天。抵达大田时,他蓬头垢面、鞋头开嘴;闺女手臂起泡、脸上爆皮,人们还以为是难民……

  俞文农老师此前是英国万吨级远洋轮船长。1940年冬,英国远洋轮“尼尔斯莫拉”号在茫茫的大西洋上航行。接到了陈嘉庚电报,俞文农回电:“国家有难,我等责无旁贷!待船舶靠岸,乞容时日交割,旋回国效力。”

  9天之后,船舶停靠伦敦港,俞文农上岸立即向英国船东会递交了辞呈。赔付一大笔因合同期未满、提前离职的违约金,放弃1800美金的月薪,谢绝了船东会“加薪”的盛情挽留,用两根金条买了一张因德军潜艇“狼群战术”而一票难求的“黄牛票”,只带上两套换洗衣服和32本厚厚的专业书(行李限重5公斤),漂洋过海,两个月后到大田当了一名普通的航海教师。

  那时,有同事问:1800美金等于大田警察工资的900倍,你怎么说回来就回来了?俞文农淡淡一笑:合同期未满,一时找不到接任的船长,船东会一再要给我加薪、恳请留任,后来我说:“如果国家灭亡了,我要钱何用?”结果,7名董事全体起立鞠躬、致敬。

  大田没海,如何上课?由于河道水深不够,他们就用松木厚板围起来、深淘5米,建成标准跳水池。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大山深处先后走出了353名航运人才,许多人成为万吨级远洋轮船长和航运骨干。

  集美职业学校播迁大田八年,师生们教学、抗战两不误。在大田民众的支持下,克服了千难万险。仅1944年6月至1945年5月期间,集美3所高级职业学校就有202名师生投笔从戎、浴血疆场。

  讲述

  我与“第二集美学村”的不解之缘

  □范立洋

  我叫范立洋,今年70岁,是大田一中退休老教师。因为一份责任与担当,早年便参与大田“第二集美学村”旧址文史资料的收集整理,与旧址的开发与保护工作结下不解之缘。

  “第二集美学村”旧址位于玉田村。我的父亲范鸿声,抗日战争时期在内迁玉田的集美高级商校读书。1949年入伍在解放军第七军分区工作,后辗转德化、大田,一生兢兢业业从事财粮工作,屡被评为先进模范。他是海峡两岸大田集美校友的联络员,也是大田“第二集美学村”史料整理的最初参与者。

  我跟“第二集美学村”旧址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是在1960年暑期。当年,父亲带着我从闽南回玉田村省亲,特地到集美职校旧址走走看看。跟随着父亲的步履,我们走进一座又一座陈旧的校舍。面对着墙上遗留的每一行字迹、每一处图案,父亲讲述了一个又一个被岁月尘埃掩藏的故事。

  “别看这些房子不起眼,在抗战时期它们非同一般,陈嘉庚先生有三所学校就办在这里。”父亲说过的话让我记忆犹新。

  1980年,我大学毕业后,成为大田一中教师,后来又调到大田县职业中学出任政教处主任。在工作之余,我有更多的机会去探知大田职业教育的发祥地、被誉为福建“西南联大”的集美职校,探究陈嘉庚为发展职业教育走过的历程。

  回访大田“第二集美学村”的集美老校友日渐增多。当时,我父亲在大田县政协修文史,我的家也成了昔日集美学友回访烽火校园的联络点。1998年冬,又一批集美校友聚首岩城,纪念集美职校播迁大田60周年。几个老校友拉住我的手说:应该把这段历史写下来,它是我们国家、我们民族一段非常厚重的历史。父辈们的嘱托,成了我心头沉甸甸的责任。特别是在父亲辞世之后,眼看老校友一个一个老去,我更是不敢懈怠,唯恐付托不效。

  十几年间,从东海之滨到中原大地,从齐鲁平原到鄱阳湖畔,五上福州,八赴厦门,四进武陵,三叩魁城……前前后后,走访了155人,行程数千公里……我和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寻校友、访故人、查档案、找资料、核史实。40多万字的资料、200多张的历史照片、两层大厅的展馆、数十次校核,虽不敢说“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艰辛不寻常”,但也确实几近心力交瘁。所幸的是,这些艰辛的工作得到众多有识之士的热忱支持。

  2011年3月,在厦门陈嘉庚研究会上,我代表大田向大会呈交了一份特殊的礼物——陈嘉庚玉田抗日演讲《有枝才有花,有国才有家》历史文献片,并作大会主题发言《光辉的旗帜,历史的丰碑》,向海内外学者撩开了大田“第二集美学村”的神秘面纱。2011年4月,策划多年的大田“第二集美学村”旧址陈列馆正式开馆。2012年9月,大田县正式将大田“第二集美学村”旧址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我牵头组建了一支60个人的义务讲解志愿服务队。

  退休10年来,我有了更多的精力参与“第二集美学村”旧址的开发与保护工作。我为“第二集美学村”旧址得以很好的保护而感到自豪与骄傲。

【责任编辑:伊宁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