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山海情 闽宁缘

2021-01-22 10:01:52  来源:福建日报

山海情 闽宁缘

当地农民正在丰收枸杞。东南网记者 颜财斌 摄

  从“输血”到“造血”

  通过闽宁协作,宁夏人走出去了,福建人走进来了。

  “林教授,扶贫草!”黄觉饰演的福建教授凌一农一出场,屏幕前的闽宁镇园艺村村民刘昌富便一眼认出,他的原型就是福建省菌草研究所所长林占熺。

  剧中的凌一农,不着西装、不穿皮鞋,整天和闽宁村农户待在一起堆肥、钻菇棚、卖双孢菇,临别时,全村人都赶来相送。剧外的林占熺是“全国十大扶贫状元”。他发明的菌草技术实现“以草代木”栽培食用菌,不仅化解了菌林生态矛盾,还为福建广大农民开拓了增收渠道。1997年,54岁的林占熺扛着6箱菌种,踏上了前往西海固的列车。

  “两旁的山光秃秃的,感觉像走进了撒哈拉沙漠。农户辛苦一年,只能收获两三百斤土豆,除此没有别的收入。”林占熺心想,“太穷了,日子没法儿过,我们有责任帮助他们改变生活。”

  在福建,室外建菇棚见效快、效果好。可宁夏气候干燥、日夜温差大,福建经验用不上。“必须因地制宜简化技术,让老百姓一学就会。”林占熺得知,彭阳县有不少废弃窑洞,温差小、保湿强,能否用来种菇呢?那日抵达彭阳县已是深夜十点多,林占熺一行顾不上吃饭,举着手电筒就钻进了老乡家的窑洞考察。

  后来,整整一年时间,他都泡在土窑里,终于成功将福建菌草技术移植到了黄土地。于是,闽宁两省区决定扩大示范,在闽宁村建设菌草技术扶贫基地。

  刘昌富成了首批受益者。

  “我们连菇都没见过,一开始将信将疑,不少村民跑来泼冷水。”刘昌富的老账本,清晰地记录着菌草带来的生活巨变。1998年秋天,第一茬双孢菇就卖了800多元。从收购商手中颤巍巍地接过16张崭新的50元钞票时,他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这一年,刘昌富靠种菇增收2.9万元。

  示范带动下,越来越多村民投身菌菇产业。问题接踵而来:产量上去了,销售渠道还没打开。福建省扶贫办便要求林占熺签包销协议。

  “我们是专家,如果不包销,农民就没有信心,菌草技术扶贫这事就做不成了。”尽管笑称这是“不平等条约”,林占熺还是硬着头皮签下了包销协议。带着菌菇样品,他和学生北上包头、南下兰州,天南海北地跑起了市场。一年后,戈壁滩上的蘑菇被销往国内各地。很快,菌草便发展成为闽宁对口扶贫的第一个产业。

  宁夏南部山区的贫困根源在于自然条件太差,传统种养业发展受到限制。只有把人放到产业链上,打破传统产业结构,导入东南沿海的人才、资金、技术、经验、市场等要素资源,才能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于是,林占熺这样的技术专家来了,敢拼会赢的闽商也来了。

  “拓荒者”福建籍侨商陈德启,投资15亿元,将贺兰山东麓一块10万亩荒滩地改造成了绿洲,种植2万亩有机酿酒葡萄,吸纳2000多名农民就业;在固原市德隆县,闽商潘文贤把人造花工厂建在村民家门口,专门定制生产线,为留守妇女、残疾人提供自力更生的平台;福建食用菌名人曾仲明,在吴忠市同心县开展“南菇北种”,采取“公司+基地+村集体+农户”模式,让贫困户实现家门口就业……

  20多年来,5600多家福建企业(商户)落户宁夏,8万多闽籍人员在宁从业。他们从马铃薯、菌草等产业起步,运用市场之手,共建扶贫产业园,走出了一条市场导向、企业投资、产业协作、项目带动,变“输血”式帮扶为“造血”式扶贫之路,让曾经的“干沙滩”变身“金沙滩”。

【责任编辑:伊宁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