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尺竿头再登攀——高质量发展的“上海答卷”
“暖”,让城市的温度
覆盖每个街角
高质量发展,最终是把发展的温暖传递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之中。上海在追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正在积极推动百姓高品质生活的实现。
在寸土寸金的上海,土地资源始终是最大的约束。2014年上海启动低效建设用地减量化,目前累计完成减量43.4平方公里。这些“省下来”的土地,很大一部分被用在了城市绿色发展上。
统计显示,1949年,上海人均绿化面积仅有0.132平方米,相当于每人只有“一双鞋”。到了2018年,上海已经实现了每人“一间房”——人均绿化面积达到了8.2平方米。
“隔三岔五到江边走走,吹吹风看看美景,感觉很适意。”年过六旬的上海市民曹老伯,退休前在上海杨浦的棉纺厂工作。如今,杨浦大桥以东2.7公里滨江岸线的跑步道、骑行道、漫步道已实现贯通。居民漫步黄浦江边,既可以在老厂房遗址前感受工业时代的变迁,又能近距离观赏岸边水生植物,与大自然亲密接触。
不仅硬件设施更完善,配套服务也更加温馨。运用大数据和智能化推荐等技术,今年5月上海将推出全新的“上海市养老服务平台”,涵盖新版养老地图、养老服务机构查询、养老政策智能搜索等主要功能。
“我有一个希望,就是未来广大市民寻找养老服务,能够像上大众点评找餐馆、淘宝购物一样方便。”上海市民政局局长朱勤皓说。
民生连着民心,民生凝聚人心。包括养老体系和养老服务、幼儿托育和青少年教育、旧区改造和历史风貌保护、乡村振兴在内,“老小旧远”问题成为今年上海民生工作的聚焦点,浓缩着上海在提升市民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方面的一贯追求。
“建筑是可阅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公园是最宜休憩的,市民是尊法诚信文明的,城市始终是有温度的。”上海2035规划中描绘了一座人文之城的美好愿景,“着力打造更富魅力、更有温度、更加美丽的宜居城市。”
答时代之问,启未来之程。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让城市发展的“大图景”与千家万户的“小目标”交相辉映,申城上下正在书写一份无愧于新时代的“上海答卷”。(记者 季明 刘开雄 何欣荣)
相关新闻
- 石河子大学:把科研扎根在边疆大地上(2019-04-19 15:44:43)
- 张庄,幸福路上的村庄(2019-04-19 14:51:09)
- 福州积极营造创新创业创造良好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2019-04-18 22:46:27)
- 石河子:高唱创业歌 焕发新荣光(2019-04-18 17:05:05)
- 罗源加快融入闽东北协同发展区 打造高质量发展升级版(2019-04-18 08:48:48)
- 屏南县龙潭村:传统村落炼成“网红村”(2019-04-17 14:48:25)
- 从革命老区到雄安新区 白洋淀迎来新生(2019-04-16 15:27:05)
- 打造高质量发展“绿色引擎”(2019-04-16 15:20:24)
- 昔日矿坑 今朝公园(2019-04-15 18:04:50)
- “引滦入津”:一座流动的丰碑(2019-04-15 17:55:36)
- 中关村:创新脚步从未停歇(2019-04-13 16:07:14)
- 一个“村”的创新之路——中关村70年从无名之地变创新之源(2019-04-13 09:5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