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一片叶子写传奇 一个产业富百姓

2019-03-12 08:35:51  来源:福建日报

一片叶子写传奇 一个产业富百姓

  何一心委员(右)在讨论中。 福建日报记者 林熙 摄

一片叶子写传奇 一个产业富百姓

  周绍军代表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邓刚 摄

  中国是茶的故乡、世界茶文化发祥地,也是世界最大的产茶国。在中国,茶产业一头连着千万茶农,一头连着亿万消费者,是一个为茶农谋利、为饮者造福的特色产业。

  “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一片叶子成就了一个产业”。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和茶文化交流,在多次出访中介绍中国茶文化,为中国茶的共享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全国两会期间,福建日报、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浙江日报、安徽日报、云南日报联合策划,邀请闽、贵、浙、皖、滇等省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共话茶叶这片神奇的树叶,为写好茶产业文章、助力脱贫攻坚建言献策——

  何一心委员:以茶为媒 当好“一带一路”友好使者

  一片片茶叶,串起并壮大了“一带一路”的朋友圈。从武夷山出发,经万里茶道、海上丝绸之路,一代代福建茶商以茶为媒、以茶探路,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的友好使者。

  在京履职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福建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何一心积极围绕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献计献策。“福建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茶叶贸易、茶文化交流始终是促进核心区建设的重要媒介、重要动力。”何一心说。

  何一心认为,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茶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元素之一,将会有越来越广阔的市场空间。“目前我们的产品标准,与国际标准有些差异,会给‘走出去’带来一定影响。”他建议,要从政府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带动产业向更高标准迈进;行业自身要建立从采摘到加工,再到销售的严格标准体系。

  “走出去”发展,要坚持质量为先、练好内功。何一心介绍,在武夷星茶业近20年的发展历程中,不仅做好企业自身质量管理,同时努力带动茶农参与其中。比如,在茶园管理过程中坚持生态化管理,绝不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公司拥有全套检测设备和能力,公司的每一款产品都可以追溯到源头产地。他建议,要坚持生态发展、绿色发展,加大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茶园基地建设,以科技为抓手、坚持进行有机茶的种植加工,以环保为先锋、选用可降解循环利用的包装材料,每个环节都认真负责,构建起健康中国茶的理念。

  何一心介绍,2018年,福建深入实施产业绿色发展行动,新建150万亩不用化学农药绿色示范茶园,深入开展“闽茶海丝行”活动,支持茶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设立闽茶文化推广中心,签订茶叶购销合同10.5亿元,茶叶全产业链产值超过1000亿元。

  “‘一带一路’建设给福建茶业带来了无限商机。”何一心建议,所有茶农茶商一起努力,坚持绿色生态,提高产业标准,提升品牌价值,共同推动福建茶更好地走向世界。

  数说福建茶

  福建是我国江南茶区名茶主要生产省份,全省有近70个产茶县(市),盛产乌龙茶、白茶、红茶。数据显示,2017年,福建茶叶全产业链产值超1000亿元。2018年5月,福建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绿色发展质量兴茶八条措施的通知》,从产业发展思路、建设生态茶园、推进科学种茶、推行清洁加工、强化科技支撑、保障质量安全、提升茶叶品牌、加强政策扶持等方面,提出了促进茶产业绿色发展的具体措施,指明了今后5年福建茶产业发展的方向和思路。力争到2020年实现茶叶全产业链产值1200亿元,打造茶产业集群。

一片叶子写传奇 一个产业富百姓

  孔晓宏代表 安徽日报记者 徐国康 程兆 摄

  周绍军代表:本土良种+有机茶园茶叶质量为先

  3月8日,结束一天的会议后,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龙塘镇大屯村党支部书记周绍军赶在天黑前拨通了村委会委员熊兴强的电话。

  “茶叶能采了吗?不能采?明天还要降温啊?”连续的问句让周绍军眉头紧皱,“那你时刻关注温度,提前组织好采茶的村民。”简短寒暄几句,周绍军挂断了电话。

  大屯村,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种茶。从“知青茶场”到“私营茶场”,大屯村的茶园面积忽大忽小。到上世纪90年代,村中闲置的茶园还有600余亩。村民不管也不采,甚至有些挖掉茶树,种上了庄稼。

  2001年,出外闯荡15年回到家乡的周绍军当选村委会主任后,把重振茶园、发展茶产业提上了日程。2003年,周绍军当选村支部书记后,动员全村干部群众种茶兴茶。截至2018年底,大屯村已种植茶叶2230亩,丰产茶园1000亩,茶业产值600余万元。

  这样的成绩还远远不够。对周绍军来说,他的目标是以本土良种和有机茶园强强联合,生产出真正优质的有机茶。

  周绍军说的本土良种,就是被当地人称为“苔子茶”的石阡苔茶。该茶栗香持久、滋味醇厚,芳香物质含量丰富,在当地被称为“金不换”品种。

  本土良种是基石,有机茶园建设是保障。2017年,大屯村600亩茶园开始申报有机茶园并进行有机管理。今年8月,有机转换期就将结束,一旦通过认证,这600亩茶园就将成为真正的有机茶园。

  为了建设有机茶园,大屯村与贵州科研院所开展了有关合作。科研人员开展以草养草、绿色防控等试验,并把相关技术传授给茶农,为有机茶园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数说贵州茶

  截至2018年底,贵州省茶园面积达752万亩,投产面积561万亩,各类茶叶总产量36.2万吨,总产值394亿元;带动贫困人口45.2万人,脱贫人数13.7万人;涉茶人员年人均收入9287.5元,其中涉茶贫困户人均年收入4381.2元,较非涉茶贫困户人均年收入高2109元。

  目前,茶产业已成为贵州省支柱产业之一。2018年,贵州全省注册茶叶加工企业及合作社达到4990家,茶叶出口地从中东等地区向北美、北欧、东南亚等地区转移,茶叶出口产品类型以红茶、绿茶和黑茶为主。

一片叶子写传奇 一个产业富百姓

点击进入本网专题

【责任编辑:陈颖】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