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勇立潮头,建设“数字福建”——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的探索与实践·信息化篇

2017-08-28 07:20:54  来源:东南网

勇立潮头,建设“数字福建”——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的探索与实践·信息化篇

1989年夏天,习近平总书记(时任宁德地委书记)到福州调研程控电话。(资料图片)

  东南网8月28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吴孝武 段金柱 王永珍 郑璜)

  1996年,一句发问激荡人心:中国离信息高速公路还有多远?当年,未来学家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中译本出版,风靡一时。那时,中国虽已有了互联网,但网速慢且不稳定,人们对“数字化”还很陌生。

  2000年,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着眼未来,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数字福建”,开启了福建大规模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序幕。

  17年来,“数字福建”不断创新发展,应用水平不断提升,覆盖了公共行政服务、群众生产生活、城市管理等方方面面,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在一些应用领域,“数字福建”引领全国风向——电子政务,一张网从省里直通县乡,办文、开会不用东奔西走;就诊看病,一卡(社保卡)在手,全省通行……

  “数字福建”的决策是如何出台的?又是如何建设的?本报记者深入福州、厦门等地,并走访福建省发展改革委、数字办等部门和相关企业,追寻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期间大力倡导和推进福建信息化建设的故事,探寻“数字福建”这项引领风气之先的重大政治、经济、民生工程建设的积极成效。

  高瞻远瞩,布局“数字福建”建设

  “建设‘数字福建’,攻占信息化的战略制高点,可以统揽我省信息化全局,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2000年12月23日,习近平在福建省政府专题会议上的讲话

  1.一段令人感念的通信情怀

  信息论创始人香农将“信息”定义为“用来消除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从古至今,无论是政事、商事,还是民生之事,信息传递都非常重要,古有烽火传信、飞鸽传书,今有电话、电报、互联网。

  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对发挥信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一直很重视。

  早在厦门工作期间,他就主抓经济信息系统建设工作。

  时任厦门市计委副主任郑金沐向记者介绍说,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为加快开放开发,厦门实施八大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组建经济信息中心、推动经济信息管理自动化,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工程。

  1984年,厦门被确定为全国经济信息四级网络系统中的中心城市和特区试点单位。1985年,厦门市成立经济信息中心。当年9月,厦门委托中国计算机系统工程公司开展经济信息系统总体规划和设计工作。

  1986年4月21日,时任厦门市副市长习近平主持召开有国内计算机、经济学等领域知名专家参加的厦门市经济信息系统总体方案评审会,并通过了这个方案。

  1986年6月,为加强对经济信息系统建设工作的领导,厦门市专门成立经济信息管理领导小组,习近平担任组长。

  “当时的经济信息管理、办公自动化还是初步的,但这个系统的建成,为厦门市委、市政府进行经济分析、预测、决策和管理、宏观调控,提供了很好的支撑。”郑金沐说。

  不仅对城市,对山区农村信息化建设,习近平一样重视并亲力亲为。在宁德工作期间,他就留下了一段至今仍让许多人津津乐道的“程控佳话”。

  福建省通信管理局原局长杨锦炎就是见证者之一。

  【杨锦炎讲述】

  通信业是信息社会重要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习近平对信息化的认识很有前瞻性,非常敏锐。

  在1989年宁德地区邮电局汇报会上,时任地委书记习近平就强调“一定要突出邮电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他说:“经济要发展,邮电要先行。邮电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一定要突出出来。地方各级领导要重视这项工作,切实把工作做好。闽东现状是交通邮电亟待改善,但交通投资大、工期长,不是容易就解决的事。相比较还是邮电通信投资少,见效快,可行性大,通信改善可以弥补交通不足。这就是所谓‘脚不够长,要借助顺风耳’。”

  1982年,全国第一个万门程控电话交换系统在福州开通,福建的电话通信从第二代的步进制跃升到当时国际上还没有普遍采用的第五代全数字程控交换,实现了从“摇把子”到“全电子”时代的历史性跨越。那时用的程控电话是进口的,要用外汇,还需要大量投资,地方政府要解决外汇和部分投资,省里规定除福州以外,每个地区可引进一个万门程控电话交换系统。

  当时,“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福建交通十分落后,闽东老区更是如此。宁德地委决定“通信先行”,分别在当时的宁德市和经济相对发达的福安县各上一个万门程控电话。当时我是福安县邮电局局长。1989年7月8日,时任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带着地区行署副专员汤金华、宁德地区邮电局局长和我,一同到省邮电管理局申请。我们来到福州电信局和省微波总站参观。习近平拿起话筒给北京打了个电话,一拨就通,声音很清晰。习近平说:“看了邮电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使我大开眼界。宁德要改变落后面貌,非加快发展邮电不行,邮电是基础建设的基础,电话不通,开放就是一句空话。闽东比较落后,但我们的通信一定不要落后,闽东的邮电要发展得快一点。”他当时就表态:“尽管我们的财政比较困难,但我们也要集中财力把它用在最急需的地方,我们要把宁德全区各县通信建设列定的项目,落实到县长的责任书上,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目标得以实现。”

  结果,宁德成了全省第一个上了2个万门程控电话交换系统的地区。当时宁德财政收入全省倒数第一,能下这个决心并做成这事,十分不易。

  后来在省长任上,习近平对农村通信的关心和支持,也让杨锦炎这位“老邮电”感念至今。

  【杨锦炎讲述】

  我省及时认识到“信息化的短板在农村,摆脱贫困必须‘通信先行’”。2001年,福建启动村村通电话建设,是2000年电信政企剥离后全国最早启动电信普遍服务工作的省份。但当时固定电话只允许电信部门一家干,进度不理想。我就这一问题向时任省长习近平作了汇报。

  2002年5月17日,正值第34届世界电信日,习近平在《福建日报》发表《缩小数字鸿沟,服务经济建设》的署名文章。文章写道,帮助山区致富,必须缩小山区与沿海地区在获取信息方面的差异。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加快电信普遍服务的进程,努力创造条件为山区提供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各电信企业都应当为普及农村电信服务承担义务,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确保“村村通”工程顺利进行。今后,还要适时地开发新的电信业务,提高农村通信的层次,为农村经济建设铺设信息公路,以实际行动服务农村经济建设。

  习近平为解决农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交通不便、信息不灵问题鼓与呼,省政府出台政策,全力支持。我省首创多家基础电信企业分片包干的做法,移动、联通也参与建设“固定移动”,按固话收费,政府适当补贴,力克农村通电话难题。此举被信息产业部向全国推广,加快了农村信息化进程。2005年9月28日,福建提前实现全省14595个建制村全部开通电话。

  在互联网应用普及之前,邮电业是信息化的主力军。对邮电业在信息化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习近平时时关注、时时推动。

  1994年,福州168声讯信息系统上线,向社会提供包括交通旅游、商品供求信息、公益服务等在内的信息咨询服务。时任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鼓励福州电信“发展经济,通信先行”,希望福州电信加快发展,不断丰富、完善信息服务内容,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升经济运行效率。

  在“数字福建”建设之初,习近平多次听取福建省通信管理局的工作汇报,并实地调研,帮助协调解决问题。

  2001年10月18日,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到省邮电系统进行了一整天的调研。在座谈会上,他指出,邮电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先行官”,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邮电通信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我省要抓住这个机遇,推动邮电业更大发展。电信部门还要抓住建设“数字福建”这一契机,在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进程中大显身手,做好服务。

勇立潮头,建设“数字福建”——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的探索与实践·信息化篇

【责任编辑:燕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