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建设:海西发展的强力支撑
历史上,福建曾拥有称雄世界的海洋贸易。开于汉朝,兴于隋唐五代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在泉州港;宋元时期,福建海外贸易达到鼎盛,泉州港成为舶商云集的东方第一大港,与当时世界第一大港亚历山大港齐名。
进入新世纪,随着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构想的提出,八闽儿女以石破天惊之势,大手笔建设港口,赋予港口新的历史内涵,开始了新的征程。“十五”期间,我省紧紧围绕“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战略目标,把握机遇,立足发展,全省港口建设取得飞速发展,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供强力支撑。
港口建设突飞猛进。至2005年末,全省生产性泊位达509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66个,分别比“九五”末增长13.9%和46.7%。港口货物吞吐能力达1.22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达513万TEU,分别比“九五”增长40.4%和73.3%。目前,全省已初步形成了厦门国际航运枢纽港和福州、湄洲湾主枢纽港,大中小港口相配套的格局,港口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步凸现。
港口吞吐量急速飙升。全省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从2000年的6944万吨猛增至2005的1.96亿吨,年平均增长率达23.4%,集装箱吞吐量从2000年的166万标箱增至2005的492万标箱,年平均增长率达25.8%。2005年福州港货物吞吐量为7423万吨,居全国第12位,集装箱吞吐量80.4万TEU,居全国第10位;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达334万标箱,居全国第7位。
集装箱国际航线异军突起。目前全省沿海各类港口企业共有226家,共开辟63条国际集装箱班轮(含港澳台地区)航线,与世界100多个港口有货运往来,参与我省国际集装箱班轮运输的船公司月平均有700多个国际航班停靠我省港口作业。
两岸直航优势突出。“两门”航线客运量从2001年的20579人次上升至2005年的518463人次,年均增加124471人次;“两马”航线从2001年的3519人次上升至2005年的36575人次,年均增加8264人次。福州、厦门至高雄集装箱班轮两岸试点直达航线,每月达77航次,其他沿海港口也开通了与金门、马祖的不定期货运直达航线。
临海工业:海洋经济的生力军
港口兴,百业兴。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依托临海优势,发展临海工业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成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省委、省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沿海港口和港口工业集中区的开发和建设,把发展临海工业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之一,积极引导临海工业发展。
“十五”期间,我省充分利用沿海深水良港众多和海运成本低廉等优势,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先后引进和开发了后石电厂、福建炼化、泉州船厂、侨联钢铁、LNG、大唐火电厂、亿鑫钢铁等一批带动面广、关联度强、效益高的大项目,推动临海工业快速发展。全省重化工业产业已逐渐向沿海地区转移,港口地区已成为新的生产力布局的宝地,以临港工业园区为载体,发展延伸产业链,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目前我省临海工业涉及工业行业15大类,占全省现有工业行业的三分之一。2005年全省临海工业总产值6448亿多元、工业增加值1840多亿元,实现销售收入5900多亿元,分别占当年全省工业总量的79.3%、80.9%、74.6%。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琅岐经济开发区、元洪投资区、融侨工业区、秀屿开发区、湖里工业区、海沧台商投资区……一大批以港口为依托的新兴工业集聚地逐步形成。随着石化、冶金、电力、造纸、汽车、船舶修造、海产品加工和工程机械等八大重点临港工业的快步发展,形成了投资规模大、关联度强、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高、带动作用强、产业集聚明显的临港重化工业雏形。以湄洲湾泉港和厦门海沧为中心的临港石化产业集群,以福州和厦门为中心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以泉州、厦门、福州、宁德为重点的修造船工业和以漳州招银港区为重点的港口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以及在沿海地区形成的能源产业、原材料加工等临海工业集聚区等经济发展领头雁。
海洋渔业:渔民致富的一座金桥
我省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为广大渔民增产增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十五”期间,各级渔业部门围绕促进渔业增效和渔民增收这一主线,加强渔业基础设施和支撑体系建设,推进渔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渔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渔业开发利用实现历史性跨越,做强做大渔产业。
据统计,“十五”期间,我省渔业经济总产值由“九五”末的575.29亿元增长到956.42亿元,增长了66.25%;全省渔业产值占大农业超过32%,沿海5个设区市水产业为大农业的第一产业。全省水产品总产量首次突破600万吨大关,全国第三的位置愈加稳固。人均水产品占有量在全国率先突破170公斤,是全国人均水产品占有量的倍。2005年水产品出口总值达8.55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了36.1%。这五年,是我省渔民收入大幅度提高的时期。2005年渔区渔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456元,高出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2000元。“十五”期间渔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1927元,年平均增长7.35%,比全国年平均增长率高出近4个百分点,一举从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增长到超出一成。
“十五”期间,我省渔业发展始终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渔业经济产业结构得以优化与升级。渔业经济第三产业增长快速,“十五”期间增长了2倍,增幅分别是第一、二产的3.92倍、5.15倍,占渔业经济的比重增加了12个百分点。第一、二、三产业产值的比例从57∶28∶15优化调整为47∶26∶27。同时,海洋捕捞业根据海洋渔业资源变动情况,加快调整作业结构,大力发展灯光围网、钓业、深水底刺网等轻型、节能、高效的作业,开发尚有资源潜力的中上层鱼类、虾蟹类、头足类。通过组织实施减船转产工程,初步遏制了捕捞强度盲目增长的势头。在渔业发展战略上,水产养殖业积极推广健康养殖技术、培育优势产业带和优势产品,规模化、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水产养殖业获得持续健康发展,水产养殖产量占水产品总产量的比重提高到60%。在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下,水产养殖资源的利用方式和生产布局正悄然发生着变化,呈现出大众品种养殖从近海向远海、由经济发达地区向经济后进地区、食用鱼向观赏休闲渔业发展的战略转移。
“十五”期间,我省还继续将渔业开发推向新领域,加大投入,建造大吨位、大马力的外海渔船,并配套卫星导航、雷达、探鱼仪、单边带电台等先进助渔导航仪器。开发能力的增强,使我省外海捕捞渔船具备在八级风的海区作业,新开辟了闽东北、彭钓、东沙三个外海渔场和省外的海南岛渔场、济州渔场等,2005年全省外海产量达115.2万吨,占海洋捕捞总产量的51.9%,比2000年提高了18个百分点。
远洋渔业也获得长足发展。全省沿海14个县(市)参与发展远洋渔业,组建50多家不同经济类型的远洋渔业企业,先后涉足西非、南美、北太、南太、南亚、波斯湾等海域,与10个国家开展渔业合资、合作,形成了一支具有较强能力的远洋渔业船队和远洋渔业生产管理体系,五年间累计远洋产量超70万吨,比“九五”期间增长1.5倍。
滨海旅游:海洋经济的一朵奇葩
发展海洋经济,除了开发大海宝贵的经济资源,海的文化、海的文明也是一座大宝库。“十五”期间,我省倾力打造“闽海文化”特色浓郁的滨海旅游带,滨海旅游业发展成效显著。
“十五”期间,我省滨海旅游业高速成长,产值、规模不断扩大。滨海旅游收入由“九五”期末的235亿元提高到“十五”期末的470.33亿元,翻了一番;增加值由“九五”期末的88.13亿元提高到“十五”期末的182亿元,也翻了一番;滨海旅游业增加值占海洋产业总增加值的比重由“九五”期末的19.1%提高到“十五”期末的19.7%,在海洋经济总体格局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
伴随着滨海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产品日益丰富。我省以重点项目建设为依托,滨海旅游产品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初步形成了融休闲度假、生态观光、宗教文化、都市体验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滨海旅游产品体系。厦门鼓浪屿旅游区、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泉州海丝文化旅游区、湄洲妈祖文化旅游区、马尾船政文化旅游区、三都澳海上旅游区等一批精品旅游项目相继建成;“四岸”(泉州黄金海岸、厦门假日海岸、宁德绿色海岸和福州阳光海岸)、“四岛”(鼓浪屿、东山岛、湄洲岛和平潭岛)、“三湾”(三都澳、浮头湾、泉州湾三大梦幻港湾)、“三心”(福州、厦门、泉州三大海滨旅游中心城市)的滨海旅游空间格局初步形成;鼓浪琴岛、惠女风采、妈祖朝觐、滨海火山、海丝文化等旅游品牌的号召力不断提升;海峡旅游博览会、厦门国际音乐节、妈祖文化旅游节、“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节等旅游节庆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滨海旅游,成为海洋经济的一朵奇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