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专题频道 > 福建省第八次党代会 > 正文
朱之文:挖掘沿海港口优势

http://news.fznews.com.cn   2006-11-25 19:42:37   来源:新华网
 

  “要发挥宁德拓展一线的骨干作用,充分挖掘沿海港口优势、外向带动优势、对台合作优势,突出特色、积聚实力,促进全省沿海的全面繁荣,这既是省委对宁德的关心和厚望,更为我们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在与记者谈起宁德未来的发展,宁德市委书记朱之文代表豪情满怀。

  “省第八次党代会是在我省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新的历史起点上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意义的重要会议。”思路清晰、健谈的朱之文,对卢展工同志所作的报告给出了“突出体现三个方面特点”的评价:一是立意高远,主题鲜明,紧紧围绕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大局,把福建发展放在世界发展趋势和全国大局中统筹把握,提出了一系列战略性思路和举措,使福建的发展有了一个更加明确的目标和定位,凸显了福建在全国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充分展示了省委高瞻远瞩、总揽全局,善于把方向、谋大事、议大事的执政能力。二是求真务实,凸显特色。报告坚持从实际出发,讲成绩客观实在,定目标实事求是,做部署措施有力。既贯彻中央精神,又紧扣福建实际,突出区域特色,突出发展,突出为民,突出“四个重在”,充分体现了省委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和为民谋利、为民负责的服务宗旨。三是理念新颖,亮点纷呈。报告定位准确、导向明确,特别是对福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的新思路、新举措、新办法,既切实可行,又富有创新,让人耳目一新。这充分表明了省委站在新起点、描绘新蓝图、把握新机遇、实现新跨越的信心和决心。

  朱之文表示,今后五年,是宁德蓄势而发、乘势而上、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东北翼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以学习贯彻省党代会精神为契机,把全市上下的思想行动统一到省委的工作部署上来,立足宁德实际,在海西建设大格局中,充分发挥拓展一线的骨干作用,着力实施工业立市、海洋兴市、开放强市和可持续发展“四大战略”,奋力开创海峡西岸经济区东北翼中心城市建设新局面,努力实现全面小康的和谐宁德,以实际行动为海西建设大局多做贡献。

  一是着力推进以工业为主导的产业集聚。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立市战略,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突出发展临海重化产业,充分发挥深水岸线和港口资源优势,面向国际招商,引进战略投资者,推动大型钢铁、石化、电力、造船、煤化工等临海产业发展实现更大突破,形成产业集群。坚持以装备更新、工艺优化和产品升级换代为重点,以骨干企业为龙头,提升发展电机电器、船舶修造等传统优势产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强化区域协作,承接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竞争力强的制造业。大力发展工业载体,按照“规模集约、规划科学、定位清晰、功能明确、配套齐全、服务完善”的要求,整合建设各类工业园区(集中区)。坚持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镇化带动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做大做强茶叶、食用菌、水产等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创立一批农业名牌产品,延伸农业产业链,探索富有宁德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道路。加快发展房地产、金融保险、广告会展、信息咨询等现代服务业,不断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二是着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快海洋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努力实现由海洋资源大市向海洋经济强市的跨越。在突出发展临海重化产业的同时,高起点发展现代港口物流,加快引进国内外知名的大型航运、物流企业和战略投资,重点规划建设台湾水产品集散中心、煤及化工品集散中心和原油储备中转中心,构建跨区域服务的综合性物流港。大力发展海水养殖和远洋渔业,引导发展海水生态养殖和深水大网箱养殖,鼓励近海捕捞向远洋捕捞拓展,促进海洋渔业从产量型向效益型转变。着力发展绿色海岸旅游,突出海峡主题,推进海洋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整合。积极培育发展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能源、海水综合利用等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突出科技兴海,提升海洋资源集约化利用水平和海洋产业竞争力。

  三是着力以基础设施为突破口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快构建功能完善、协调配套、高效可靠的基础设施体系,努力实现基础设施从“基本缓解”向“全面适应”转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加快建设现代交通体系,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以临海重化产业的发展,推动港口码头的开发建设,努力把宁德港建设成为联接内陆与海外的重要港口;加快路网建设,突出抓好温福铁路、宁武高速公路(含杨源至屏南连接线)、京台高速公路古田段(含屏南至古田连接线)、沿海高速公路复线沙埕至秦屿段和宁古路等国、省道干线公路改造建设,抓紧规划建设宁衢铁路、福安至泰顺高速公路,力争到2010年全市基本形成“东出西进、南北畅通”的路网框架;加快构建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体系,推进宁德大唐火电二期、宁德核电一期等重大电力项目建设,积极开发利用风能、潮汐能等新能源,把宁德建设成为东南沿海重要的电力生产基地。调整优化区域发展布局,坚持港口、物流、产业、城市“四位一体”、互动发展,推进中心城区“东扩面海、北展南移”,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构建以宁德中心城区为核心、县市城区和重点中心集镇为骨干的城镇体系,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

  四是着力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坚持以开放的视野审视发展,在开放的环境把握发展,用开放的办法推动发展,提高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加强与世界500强、国内百强等知名企业的交流合作,加快引进一批大企业,建设一批大项目,为实现工业经济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以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为重点,加快“南联北接”步伐,引进一批能够促进产业升级、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骨干项目。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发挥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和工业集中区主载体的作用,推行片区招商、产业链招商、代理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提高招商实效。大力发展对外贸易,进一步扩大电机电器、船舶修造、特色农产品的出口规模。扩大宁台交流合作,加强对台产业招商,主动承接台湾电子信息、机械、石化等新一轮产业转移;扩大宁台农业合作,规划建设台湾农业外移的吸纳基地;加快建设对台石材专供区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对台小额贸易交易市场。

  五是着力推进可持续发展。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更加注重社会事业发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构建技术研发协作、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中介服务、科技资源共享平台;优先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育社会需要的人才;加快文化事业发展,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更加注重人民生活改善。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提高疾病防控和医疗救治能力;切实做好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更加注重维护社会安定。扎实推进平安宁德建设,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深入开展隐蔽战线斗争和打黑除恶、打击“两抢一盗”、禁毒、禁赌等专项行动,依法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切实维护社会安定稳定。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坚持环保优先、科学规划、集约开发,对耕地、港口、岸线、滩涂等资源实行最严格的保护政策,决不把降低环保门槛作为招商引资的优惠条件,决不在接受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中接受污染转移,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努力实现环境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持续支撑,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六是着力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紧紧围绕宁德发展,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重点,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用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社会主义荣辱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教育党员干部,引导他们转变思想观念,不断提高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本领。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把握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加强对干部的培养选拔和管理监督,在加快发展中提高执政能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深化农村社会服务联动网建设,大力实施“干部驻村”、“党员服务区”、“党建工作指导员”等有效措施,全面推进基层各领域的党建工作。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和从政道德教育、党纪条规和国家法律法规教育,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述职述廉、民主评议、经济责任审计、诫勉谈话和函询等制度,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进一步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奋发有为的形象、为民负责的形象、真抓实干的形象、清正廉洁的形象,为加快宁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宁德地处福建东北沿海,介于中国最发达的长江和珠江两个三角洲中心地带,介于福州与温州两个发达城市中间,与台湾隔海相望,区位显要。然而,过去,由于南北大山的阻隔,交通滞后,这里成为中国的一个成片欠发达地区,被经济学家称为中国沿海经济的“断裂带”。

  所幸的是,五年来不甘于贫困落后的闽东人,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奋起打开山海之门,成就了“九大步”的跨跃:

  --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经济总量不断壮大,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202.67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342.60亿元,年均增长10%;

  --基础设施实现新突破。“十五”期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49.51亿元,是“九五”时期的2.5倍;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工作全面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民营经济加快发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对外贸易不断拓展,与台港澳经贸合作进一步加强;

  --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宁德中心城区基本形成了“四纵四横”路网框架,建成区面积扩展到2005年的15.6平方公里,市区人口从2000年的10.4万人增加到20.5万人。城乡居民生活逐步改善,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9785元和3808元;

  --文化建设获得新进步。市民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双拥”成果不断扩大,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步伐加快,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

  --社会和谐展示新景象。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加强,爱国统一战线进一步巩固扩大,民族宗教、外事任务和对台工作取得新成绩,平安宁德建设取得重大成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推进,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率不断提高,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就业率提高,生态环境保护走在全省前列;

  --抵御风险体现新作为。妥善处置“非典”、“禽流感”等重大公共突发事件,全力抗御台风、洪涝、干旱等严重自然灾害,切实抓好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有效维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反腐倡廉取得新成效。共立案查处党政纪案件3604件,其中处级干部案件40件。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逐步健全完善,廉洁自律工作深入推进,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意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高;

  --党的建设得到新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长效机制初步建立,涌现出一批先进人物,顺利完成各县(市、区)委、乡镇党委换届选举工作,党在基层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正如对宁德历史和现状有深刻观察的一些有识之士所言,经过多年积累、孕育、聚集、发展,宁德内在的经济发展能量已达到一种临界点。在福建省委、省政府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引导和强力推动下,这种内生发展能量与着力实施工业立市、海洋兴市、开放强市和可持续发展“四大战略”的相互激荡“效应”,将给毗邻长三角、地处海峡西岸东北翼,又具有独特临海资源优势的宁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加快发展机遇。(记者陈杰 王凡凡)

【字体: 】 【收藏本页】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刘赐贵:纵深推进前锋作用[2006-11-25 17:07:59]
·袁锦贵:踏踏实实当好骨干[2006-11-25 17:04:43]
·姚丽青:积极转变办案理念[2006-11-25 16:56:38]
·林丽娜:为外来工提供便利[2006-11-25 16:54:30]
·李金莲:要为海西培养人才[2006-11-25 16:53:30]
·林莘:促教育资源均衡发展[2006-11-25 16:52:26]
·涂 梅:改善基层医疗条件[2006-11-25 16:51:22]
·潘春来:培新农民建新农村[2006-11-25 16:50:11]
·王周齐:海西农村大有希望[2006-11-25 16:49:05]
·黄建生:山区人有沿海意识[2006-11-24 11:5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