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手艺人陈希炎:刀耕不辍,守护福州软木画

  软木画源自福州西园,是国家级物质文化遗产,被称作“东方第一奇画”。今年73岁的陈希炎,师从软木画创始人吴启棋之子吴学宝,是这项百年传统技艺的第三代传人。从艺57年的他,依旧刀耕不辍,担负起传承的使命。(本期作者 包书平)

本期作者  作者:包书平

七旬手艺人陈希炎:刀耕不辍,守护福州软木画

  作为“榕城三绝”之一的软木画,曾是福州人家中必备装饰。陈希炎于1959年考入福州工艺美术学校,后来两次被送到福建省工艺美术学校工艺绘画专业进修培训。如今的他已经从艺了大半辈子。

本期作者  作者:包书平

七旬手艺人陈希炎:刀耕不辍,守护福州软木画

  它是“无声的诗”“立体的画”。陈希炎介绍,制作软木画是以栓树皮(俗称软木)为材料,快刀作画,雕镂粘结成亭台楼阁、树木花草、小桥流水等形态,在有限的空间里,借鉴中国园林“框景”手法,创造出层次分明的立体景象,“丛山数百里,尽在一框中”。

本期作者  作者:包书平

七旬手艺人陈希炎:刀耕不辍,守护福州软木画

  从构思创作、整体布局到部件加工,直到作品收尾,整个工艺流程,陈希炎得心应手。他也是目前为数不多的掌握全部工艺流程、能够独立设计制作完整软木画作品的人。

本期作者  作者:包书平

七旬手艺人陈希炎:刀耕不辍,守护福州软木画

  “这要求每道工序都要做到精,虽然当初学起来耗时耗力,但只要有兴趣,就不觉得辛苦。”他乐呵呵地说。

本期作者  作者:包书平

七旬手艺人陈希炎:刀耕不辍,守护福州软木画

  陈希炎展示着自己的代表作《古龙舟》。原作品1.5米长,耗时1年半完成。此外,《万年青号》《万里长城》《江山如此多娇》等作品均被列为行业精品。

本期作者  作者:包书平

七旬手艺人陈希炎:刀耕不辍,守护福州软木画

  73岁的陈希炎耳聪目明,行动利索,精神抖擞。他每周三天从台江的家骑行到位于闽侯荆溪的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校,给学生们上课,担负起传承的责任。

本期作者  作者:包书平

七旬手艺人陈希炎:刀耕不辍,守护福州软木画

  “手艺人没有退休。”陈希炎说。授课之余,只要有空,他还是闲不住,在家创作软木画。有学生前来拜访请教,他待他们就像家人一样。

本期作者  作者:包书平

七旬手艺人陈希炎:刀耕不辍,守护福州软木画

  最近,陈希炎正在潜心创作软木画版的《清明上河图》。这幅作品完成后将展现出160cm*40cm的清明上河图局部情景。“因为时间零散,使得创作进度缓慢。”他的语气中略显无奈。

本期作者  作者:包书平

七旬手艺人陈希炎:刀耕不辍,守护福州软木画

  曾经行销全世界的软木画,随着时代变迁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近年来又逐渐开始受到关注。“传承不是喊口号,而是付诸行动。”陈希炎语气坚定。见证了软木画盛衰过程,年逾古稀的他,正在无声地刀刻中,静候老树焕新春。

本期作者  作者:包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