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福清:倡导移风易俗 助推文明创建

2017-08-18 09:03:49  来源:福州新闻网

  福州新闻网8月18日讯(福州日报记者 林晗 通讯员 林秋明)新厝镇江兜村建起家风民风教育基地,以“展民俗,续传承,聚人心,促和谐”为主题,深入宣传移风易俗。

  港头镇草柄村制定16条村规民约,对丧事从俭进行了规范和明确,铺张浪费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形成“以孝为本、以廉为基”和“以俭为荣、以奢为耻”的新风尚。

  近来,福清市各镇街紧紧围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把移风易俗作为切入点,以良好的党风、政风带动民风、社风持续向好。

  制定村规民约 取得群众支持

  做好移风易俗工作,关键在于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福清市积极抓好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道德评议会等“一约四会”,吸纳老党员、老干部、村民代表参与,使群众实现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监督。

  据统计,福清市438个行政村已全部建成了“四会”,并修改制定了禁止红白喜事攀比的村规民约,有效推动了民风向俭、向德、向善发展。

  高山镇前王村一村民的父亲去世,家属在操办丧事时请了三桌人吃个便饭,花费不到千元。“我们村不比丧事排场,比的是老人在世时,谁更孝顺。”该村的做法受到周边行政村的效仿和好评。

  加强家风建设是移风易俗的重要环节。今年以来,福清市有关部门联合向全社会征集“福清好家风、好家训”,制作《家风家训集锦》。同时把好家风、好家训与“五好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创建结合起来,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弘扬家庭文明新风,把民风建设细化到农村日常生产生活各方面。

  龙江街道东南村悬挂家风家训盛行。“勤为本、德为先、和为贵、学在前”“多元包容,以和为贵,彬彬有礼,仁德有序”……每一条家训都传递出不同的持家特色。

  城头镇首溪村村民遵循“不求金银世世贵,但求子孙代代贤”的家训,保持着良好的乡风。村里不久前还自编“三字经”,“好传统,要发扬;红白事,不排场”等深入人心。

  推进殡葬改革 倡导厚养薄葬

  移风易俗工作是农村精神文明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倡导文明新风尚、净化乡风民风有独特的作用。近年来,福清市积极推进殡葬改革,强有力开展“两违”治理,对修建豪华墓、“活人墓”、毁林建墓等行为坚决打击。同时,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殡葬服务基本保障体系,全面推行免除遗体火化费、遗体存放费等。

  海口镇强化“活人墓”清理整治工作,重申严禁利用丧事铺张浪费、借机敛财的相关规定,盯住党员领导干部及其亲属、朋友和周围群众,做到不参与、不支持丧事讲排场、比阔气、搞攀比,自觉抵制“斗富风”。龙田镇开展“绿色殡葬”,通过签订俭办丧事责任状、发放“文明殡葬倡议书”等方式,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模范带头做丧事简办的践行者,并对身边的亲属、朋友进行教育引导,树立厚养薄葬新风尚。

  “丧事简办并不是不孝、丢脸的事情,相反这是响应政府号召,破除殡葬陋习的一种体现。”龙田镇一名村干部表示。

  加强美德滋养 促进乡风文明

  福清市加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美德滋养贯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近年来,各镇街深入开展“推进‘八不’行为规范,做文明市民”“做文明有礼的福清人”等主题道德实践活动,重点抓好“五好文明家庭”“最美家庭”“星级文明户”等创建活动,促进农民文明行为的养成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阳下街道溪头村围绕孝廉文化及乡风文明,打造文化长廊和孝廉文化展厅,让村民在日常生活中感受良好氛围,社会效果明显,备受村民好评;福清市委文明办联合文联、老年大学以本土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为原型创排节目,深入村(社区)进行巡演,社会反响强烈,扩大了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宣传覆盖面。

  此外,宣传、文化部门在依托文化引领、促进移风易俗、繁荣农村文化生活的同时,注重在“以文惠民、以文育民、以文乐民”方面下功夫,实施“记得住乡愁”非遗文化传承、古街区古村镇保护、“五古丰登”行动计划等,传承文化、延续文脉;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充分利用传统节日,举办民间民俗文化节等群众性文体活动,让群众共享文化成果,移风易俗入心入脑;实施“文化惠民乐万家”工程,持续推进“主题文艺下乡巡演”“高雅艺术走进大众”和“优秀传统戏剧展演”三大系列活动,结合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实施市镇村三级文体设施提升工程,让文化共享更多地走进农村千家万户,也让移风易俗宣传到每个角落。

【责任编辑:钟培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