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楼创新城市基层党建工作 城市党建“网格化”
福州新闻网7月3日讯(福州日报记者 张铁国)作为全省城市基层党建试点,鼓楼区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军门社区时提出的“三个如何”为指引,以“网格化管理”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两个覆盖”,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城市基层延伸,探索形成全面从严治党引领全员参与社会治理的“两全两治”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
党建联盟 四通八达
2016年3月,在鼓楼区温泉街道汤门社区党委牵头下,辖区单位党组织自愿参与的区域党建工作议事联络协调机构——区域化党建联盟成立,成为全市首个区域化党建联盟。
联盟首批成员来自省、市、区级单位和“两新”组织,共29家。联盟探索扁平化工作机制,制定《区域化党建联盟章程》,每个单位派1至2名负责同志参加,通过微信等新媒体平台,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议事模式。
在积累了“汤门经验”后,鼓楼区在全区实行社区“大党委”和街镇“大工委”制度,将城市基层党建的中心由社区上升至街道,建立街道“党建促进会”制度和社区“党建联席会”制度,构建起街镇“大工委”、社区“大党委”、“两新”组织等辖区单位联动协同的区域化党建格局。同时,根据社区规模和空间布局、党员分布情况,将全区10个街镇69个社区划分为534个基础网格,每个网格均设立网格党支部,下设若干党小组,形成以街镇大工委为龙头的街镇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四级”党组织网络。
资源整合 提升服务
为充分发挥网格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鼓楼区结合辖区内省、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多的特点,搭建共驻共建平台,统筹调配各类资源。
共建过程中,各网格党支部与辖区单位沟通列出双方“供需清单”,共同编制“服务项目书”,创设共建项目和载体,明确服务内容,并推动区域内党建资源和公共服务资源集约利用,积极动员各驻区单位将部分党建资源和停车场、运动场、卫生间等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向党组织和社会公众开放,缓解公共资源紧张问题;把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证件办理、民政救助、医疗卫生等服务项目延伸到社区,解决群众办事难问题。
在此基础上,鼓楼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导和支持金太阳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和服务,推进“一老一少一普”“四点钟学校”等服务平台和芍园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等社会组织党组织孵化基地建设社会化,让网格内居民生活更便捷,社会组织办事更方便,进一步构建“小网格、大服务”的格局。
强化保障 力量下沉
城市基层党建联盟建立起来后,如何构建起一套有力的保障支撑体系?
在队伍建设中,鼓楼区坚持培养与培育并重,实施“双轨并行”,打造“网格书记—社区工作者—社区书记—事业编制社区书记—街镇副职”的职务培养链和“网格工作者—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高级社会工作师”的职称培养链。今年4月至5月,鼓楼组织开展竞争选拔和竞聘入编的考试和考察工作,共选拔9名副科级领导和11名事业编制社区书记。截至目前,全区已有48名社区书记进入事业编制,5名事业编制社区书记通过公推公选走上街道副职领导岗位;设定社工师专业技术岗位,鼓励网格工作者参加职称考试,对获得职称的额外发放奖励性补助。
此外,建立健全网格支部经费保障制度,设立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并根据经济发展和财力情况逐年增加;探索建立财政投入为主、共建单位支持、社会捐赠帮扶的多元投入机制,确保每个网格党支部每年专项党建经费不少于2500元。
共建共享 全员共治
为完善民意收集机制,鼓楼区建立网格问题协调日汇总、周分析等制度,建立即办件、限时件、特办件、承办件和代办件5类台账,实行销号制度,及时办理回复居民群众合理诉求。同时,积极发挥党代表作用,拓宽党代表履职渠道,在全市率先建立党代表工作室,帮助协调解决所联系的网格党支部、小区党组织、居民群众的疑难问题。
完善共商共议机制。持续深化兼职委员制度,吸纳驻区单位、网格群众代表、网格党员代表、“两新”组织书记等加入街镇“党建促进会”、社区“党建联席会”和网格“党建协商会”,共同参与网格建设重大问题的研究和决策,推动形成民事民议民决的和谐局面。
为引领群众共同参与社会治理,他们搭建网格志愿服务队等活动载体,结合党员志愿“微小时”制度,将在职党员开展志愿服务时长与成效进行星级评价,并吸引热心群众和离退休党员共同参与文明城市创建、深化平安建设、社区环境卫生、志愿服务群众等活动,组建“朝阳群众”式志愿服务队,形成“社会和谐人人共建,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