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岗山公园:能吸水还能净水 二期力争年底建成
届时调蓄库容量可达160万立方米
-
“旱溪”像石头路,但一遇大雨,可快速汇集、净化雨水,并注入园区湖中。
福州新闻网5月7日讯(福州晚报记者 张秀冰/文 陈建国/摄)湖畔,高耸的水杉环绕着茉莉园;山间,新种的大树在雨中冒出新芽……昨日,记者在晋安区鹤林片区内,探访了本月开放的牛岗山公园一期。
记者获悉,公园二期项目已开建,将借鉴一期环保工艺,力争年底建成,届时将和一期一道,变身为面积680多亩的城市“大海绵”。
公园调蓄库容量可达160万m3
据城建部门透露,在牛岗山公园一期建成林荫游步道2.3公里、完成鹤林路林荫步道1.5公里的基础上,二期力争年底建成。
牛岗山公园二期林荫游步道总长3.2公里。其中,堆山区域0.8公里、山脊线1.2公里、“绿轴”鹤林路至塔头路段1.2公里。待公园二期建成后,整体调蓄库容量可达160万立方米。
昔日垃圾山蝶变城市公园
“你能想象这里之前是座垃圾山吗?”走在牛岗山一期休闲步道上,施工方榕圣市政公司相关负责人陈业芬指着处处美景说。原来,这里曾堆满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是一座垃圾山。
要把这么大面积的荒地,变成城市公园,难度可不小。“你看这座雨花溪湖,原先只是一块堆着垃圾的小洼地。现在可不一样了,不比西湖景色差吧?”陈业芬说。“和一般公园不同,在这座公园,你能看到的区域,基本上都融入了海绵设计理念!”
-
路边的植草沟可净化雨水。
10多个雨水花园
走在园区里,10多个种有各类水生植物的雨水花园,让人眼前一亮。
市建委科技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雨水花园是人工挖掘出来的浅凹绿地,用于汇聚吸收来自地面的雨水,通过植物、卵石的综合作用使雨水得到净化,并使之逐渐渗入土壤,涵养地下水。净化后的水也可用来补给园内养护用水、造景用水等园林用水。
植草沟和旱溪也可汇集净化雨水
干式植草沟、传输型植草沟,是看似再普通不过的草坪水沟,就地取材垒砌起来的鹅卵石旱溪,看似不起眼的园林景观,其实它们都是园区内的“环保卫士”。
原来,利用植草沟、旱溪等设施,可使用雨水完成自然的消能、撇沙、渗滤及滞存。
记者注意到,干式植草沟、传输型植草沟都是用绿化植被种植形成的生态水沟。它们最大的区别是,干式植草沟收集到的雨水不对外排放,以自然渗入土壤为主。而传输型植草沟可以净化收集来的雨水,再经暗藏溢水井,将多余的雨水汇入公园里的湖体。
“原先传统的排水沟都是渠化式的,雨水带来的泥沙容易淤积在下水道内,导致雨水排不出去,土壤也吸收不了,干式植草沟和传输型植草沟可通过植被第一道就可将泥沙沉淀吸附进土壤,避免堵塞问题。”陈业芬告诉记者,目前牛岗山公园一期共配建有1公里的环湖干式和传输型植草沟,植草沟还有自净生态循环处理功能。
平时,3条旱溪内并没有水流,看上去像是公园中的阶梯石头路,但是一遇大雨,它就可快速汇集山上雨水,通过层层净化,注入园区湖水中。
陈业芬告诉记者,从遍布公园的雨水花园,到顺着绿地延伸的植草沟,再到全园透水铺装,都是这座山地海绵公园的特色。就连砌土造山的山体重新绿化后,都建起了滤水层,还分4层埋下了2.5万多米长的盲管,让无法自然吸收的水通过盲管流到水体里。经测算,公园能就地消纳75%的降雨,真正做到“可蓄、可渗、可净”。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开心
0人 -
难过
0人 -
惊讶
0人 -
恐怖
0人 -
点赞
0人 -
蜡烛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