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三坊七巷是明清建筑博物馆 那么这里就是明清福州华侨建筑展示中心
走进渔溪 就像进了“侨厝博物馆”
-
林家大院墙头立石狮及墙檐下的精致堆塑。
福州新闻网3月17日讯(福州晚报记者 刘琳 陈坚/文 杨勇/摄)如果砖石能言,这里的每一片瓦都能细说一个家族与海上丝路的故事,每一块砖都是一部海丝与福清的关系史。本周一,记者与福清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林彤一行,为本报与福清市委宣传部联合展开的福清海上丝路历史文化遗存调查来到渔溪古镇。随便走进一个村庄,几乎每幢楼都与华侨有关,最老的大宅建于明隆庆年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主人来自千岛之国印尼;最年轻大宅主楼刚刚建好,连围墙还来不及砌,主人一家分别在福清和英国、南非打拼。
无论走进哪家院子,只要驻足小听一会就能听到一个与海上丝路有关的历史,听到一个或许与中国历史世界历史有关的故事。
融入伊斯兰建筑元素的
黄家老厝
渔溪古称虞阳,晚唐设镇,后因境内有一溪满溪是鱼,人称“鱼溪”,久而久之鱼溪成了古镇代称,渐渐演变成古镇“渔溪”。
郎官村因郎官古渡而生而长,黄家老厝是距离郎官古渡最近的古宅。沿着荔枝树夹道的古径向山间走去,黄家老厝就在绿荫最茂密处,右侧有不少海中礁石与溪中鹅卵石混合着泥土、蛎壳垒成的石屋,据说很早以前曾是黄家人居住之地。清初黄家人就是走出这里的石屋,从郎官古渡登船下南洋。小径的左侧是黄家红砖大厝。
黄家红砖大厝,面宽20余米,厝长近50米,极精美,里面有36间房。与福清的许多传统大宅院有些不同,融合了伊斯兰建筑元素。红砖大宅正中顶部建筑具伊斯兰建筑特色穹隆,宅内不少建筑也很容易让人想起伊斯兰建筑的尖拱、马蹄拱、圆弧拱。这与黄家百多年代代有人在印尼打拼有关,印尼一半以上的人信伊斯兰教,黄家人与他们成为知交。
晚清,黄家五个兄弟沿着祖上参与开辟的从福清郎官古渡到印尼的海上丝路,一起到印尼。兄弟齐心,生意日渐发达,在印尼结婚生子。清末,五兄弟中的小弟回到郎官村在祖屋旁边购地建宅,兄弟们商量每家选一个儿子随小叔叔返乡,为家乡服务。小叔叔除留一个儿子在印尼外,举家并带着哥哥的儿子们回到郎官村定居。
黄家小弟弟在祖屋边修建了新居。建设过程中,他将对第二故乡印尼的思念、在印尼住的旧居建筑风格糅进了新居中,呈现了一座中国印尼建筑元素兼具、以中国传统民居特色为主的红砖大宅。
黄家在他乡的子孙从未忘记在福清郎官村的家和肩负的责任,其中一位叫黄吉庆的后人,改革开放后大手笔捐助家乡。居于中国的黄家子孙,改革开放后则走出国门打拼。
-
林家大院门前的大樟树。
门前有棵“海丝樟”的林家大院
林家大院位于侨丰村陈白自然村,依山而建一前一后两座大宅院,藉红砖小广场连成一体。一座是明隆庆年间建筑,一座是民国建筑。前者先人藉明朝中期重开海禁下南洋后而建,后者为民国子孙所筑。前者是传统民居,后者是杂糅西式建筑风格的二层楼建筑,外加三座有五层楼高的碉楼。
还未走进林家大院,就被林家门前一棵至少三人才能合抱的大樟树吸引了:树中间部分分开,再往上又枝连枝紧紧相拥,联合织出巨大的树冠,成了村里最壮观的樟树。同去者都说,这树就像沿着海上丝路闯荡四海的福清人,根在这里,走得再远还是心连着心。大家纷纷掏出相机、手机为奇树留影,共同为之取名“海丝樟”。
这是清末林家一位少年远赴南洋走的那天,与父亲一起种下的。父亲说:“在南洋只要能干、只要对人家像对自家人一样好,就能像这棵树一样长大。”
少年就是这座大宅院的出资者林元榦。他记住父亲的嘱托,在印尼乐于助人,很快与印尼人成了朋友,还学会了印尼语和荷语,后来与印尼人合作做生意,事业就像他手植的樟树茁壮成长一样越做越大。
上世纪20年代,年事已高的林元榦寄回巨资,让儿子林真福在家乡建设新宅。如何建?他只提了两个要求:一是建在林家祖居后、林家宗祠旁,大门开在自己当年种的樟树一面;二是多建书房,让孩子好好学习。他还说房子建好后,他会将海外的孙辈、曾孙辈送回国内读中国书。
林家新宅1925年动建,1936年建成,共 99 间房,外观是传统民居,而一进大门会发现别有洞天:二层楼建筑既有西风又有中款,二楼东西南北各有一个书房,供家人藏书、读书。99间房屋屋有景,处处精致,每扇窗户都有鼓励读书向上勤劳致富的诗词与国画,每间房门前都有激励家族向上的楹联,虽内容不断变化,但作联传统依旧,细读林家楹联,可知建国以来不同时代最时尚的语言。
现在掌管大院的是年逾七十的林民团,他是林元榦孙子。他说,爷爷不但鼓励自己海内外儿孙学习中华文化,还在海外捐建中华学校,在福清为中学捐款,他觉得自己的成功是因中华文化教导有方。
-
黄家老厝。
像迷宫的“福清土楼”
郭氏祖屋
郭氏祖屋位于联华村朱里自然村,1860年建,占地约10亩,有大小房屋近百间,为硬山顶建筑,共三进,有护厝五个,近百间屋由多条纵横相连的巷道沟通,祖屋内部每条纵巷既是通道,又是分隔界。将房间按生活功能分成两半,巷子的一边是住房,另一边是厨房,还有一个小天井,便于透光透风,也便于排水。在每一间房屋上端,还有供人躲避藏身的暗室,外边用木板作遮挡,人藏身里边,外边的人很难发现。当地村民称郭氏祖屋内的巷道为“泥鳅巷”,外人走进祖屋,如同走进一个迷宫。
郭家近亲远亲姻亲中,家家都是海丝世家,出了不少诠注海丝文化的名人。生于1907年的郭毓秀,1927年赴印尼,1946年创办了南星有限公司,经营纺织,成为巨商,先后被推选为雅加达玉融公会主席、雅加达中华侨团总会副主席及世界福清同乡联谊会副主席,是20世纪后半期印尼华侨华人社团著名领袖之一。
他对祖籍地和侨居国都怀有深情与高度责任感。1946年,印尼巴厘岛火山爆发,他亲赴灾区,代表雅加达中华侨团总会向灾民捐赠大米200吨,此举得到苏加诺总统赞许。他积极推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印尼华文教育,亲任著名华校董事,出钱出力。1955年,印尼主持召开亚非会议,中国派去以周恩来总理为首的政府代表团参加,印尼华侨成立了专门的会议支援组织,郭毓秀积极参加,还把私家车提供给中国代表团使用。晚年,郭毓秀抱病为发展两国友谊和募集教育基金奔走。
郭毓秀对家乡情深似海,曾独资或发动海外福清乡亲合力捐资在家乡建果茶农场、修桥筑路、建水电站、兴办学校医院,造福乡梓。
1997年7月1日,郭毓秀本来接到参加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庆典活动的邀请,因重病住院未能成行。他躺在病榻上收看现场直播,当看到五星红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时,不禁老泪纵横,用最后力气说:“我看到了这一天,我很幸福。”当天下午,老人安详地闭上双眼。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开心
0人 -
难过
0人 -
惊讶
0人 -
恐怖
0人 -
点赞
0人 -
蜡烛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