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青年博士探访海丝遗存:马尾是浓缩的博物馆
-
船政时空隧道里呈现的海丝航路。
福州新闻网12月12日讯(福州晚报记者 林欢欢 叶繁 林玉和/文杨 勇/摄) 昨日,首支两岸青年博士历史文化考察队驱车前往马尾探寻那既遥远又熟悉的海上丝绸之路遗存……
船政格致园变化真大
考察队昨日到马尾参访的首站是上月才开园的船政格致园。船政格致园是由切割车间、船政衙门、官厅池、船政学堂四个不同形态的建筑构成的。如今,我们看到的船政衙门是根据老照片、原始资料考证复建而成的。
“时隔半年,变化太大了!”台湾联合大学教授刘焕云竖起拇指点赞。他曾于6月份参加“海峡论坛·第七届海峡两岸船政文化研讨会”,其间参访过船政格致园,当时园区还在施工,如今园区已开园,还增加了直径近2米的大石缸等珍贵物品。
入口位于马尾造船厂内的马尾船政时空隧道,通过改造连接船政格致园和船政博物馆的马限山防空洞,借助声光电等技术手段,布置船政文化、人防科普两大主题展区。
考察队员昨日还沿着马限山上的小道,参观了梅园监狱、英国领事分馆、马限山中坡炮台、圣教医院院长公寓等船政文化遗址群。
台湾高雄师范大学教授夏允中认为,虽然当时政府也派学童出洋留学,但是他们只学到了一些皮毛层面的技术理论,并未掌握精髓。这对于后人来说既是教训,也是启发。
“通过研习、考察福州的船政历史文化,很有感触。这不仅关乎国防危机,也关乎文化冲突;有外部问题,也有内部问题。”台湾师范大学博士生林柏宏认为,这需要判读形势辨清事实,也需要如实地了解外国文化,需要思考着如何凝聚人心,减少内耗。
-
海丝重要遗迹东岐码头。
古码头与海丝的渊源
离开了马尾船政博物馆后,考察队一行马不停蹄,来到马尾亭江镇东岐村的东岐古码头。东岐码头上,立着一块由国家文物局颁发的“海上丝绸之路”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石碑,向世人展示着这里与“海丝之路”的渊源。
站在古码头,考察队员发思古之幽情。
台湾宜兰大学博雅教育中心主任、教授陈复表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出海口如今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我觉得是非常好的事情,配合‘一带一路’,从中可以发掘出福州作为古时候世界贸易重要商港的历史意义。这个东岐码头也是郑和最后一次离开福州时祭拜妈祖的地方,是当时一个重要的历史场景,我站在这个地方遥想郑和当年,心里有着特别的感触。”
台湾联合大学教授刘焕云表示:“之前来过福州几次,但并未深入这些地方实地参观。这次来到古渡口,对于当时海上贸易全貌有了更多的认识,让零散的思绪变成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整合性的知识,更深刻地了解了那段历史。”
随后,考察队一行来到马尾长柄村,这个村庄是昔日海员、船工的聚居地,因海上丝绸之路而兴旺繁盛。如今这里还留有古铁冶场、铁场境等海丝遗存。
此外,长柄村中的朱子祠也引起大家的注意。相传朱熹曾于宋绍熙五年(公元1194年)受邀来长柄村讲学,这说明长柄村当时不仅冶炼、航运发达,而且也重视诗书教化。后人为了纪念朱熹,特建朱子祠。
台湾亚洲大学总务长、教授朱界阳因与朱子同姓,对朱子祠碑文尤为兴趣,甚至逐字抄录。他说:“从船政到长柄村,见证了先人在海上、海外开疆拓土的悲壮史迹,也因此认识了如今中国大陆所推动的‘一带一路’的宏观策略的正确,明白了追求中国梦是中国人的使命,由此才能传承先人血脉,再度开创盛世!”
-
考察队走访闽安迵龙桥。
邢港古航道浓缩海丝岁月
闽安是中国东南沿海著名的千年古镇,位于福州市马尾区,保存有大量唐宋元明清文物古迹,其中与海上丝绸之路有关的文物点就有10个。
福州港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通商口岸,在“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段占有重要地位,而闽安港口古码头,就是福州古港海上贸易的有力见证。队员们来到邢港古航道,踏上千年迥龙桥。
据了解,迥龙桥,这是福州“海上丝绸之路”最重要的遗迹之一,唐代始建,南宋郑性之重修,改名飞盖桥,清康熙十六年改名沈公桥。迥龙桥换了三次名字,见证了沧海桑田。
考察队员都是第一次来到闽安村考察,认为这里已经成为了一座浓缩的海丝岁月博物馆。
昨日,考察队完成了闽安古镇现保留的涉台文物古迹的调查,并展开入户探访和史料收集,对闽安的海丝文化遗产保护、旅游开发等提出了不少建议。
-
考察队走访长柄村铁场境。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开心
0人 -
难过
0人 -
惊讶
0人 -
恐怖
0人 -
点赞
0人 -
蜡烛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