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凝聚社会力量 合力共抗艾滋 >> 福小艾在行动

福州打造“福小艾”新名片 编织立体防艾网

2023-12-11 16:47:13来源:福州新闻网

  摘要:为探索贴近社会和市民需求的有效艾滋病防控新模式,福州市以“福小艾”为品牌,开发相应的智能防艾平台,开通智能语音艾滋病预防咨询系统;培育防艾讲师团进校园;设立志愿队服务走进社区;成立防艾艺术团,打造抖音新媒体,开设政府网站防艾宣传专栏,创作福小艾系列防艾作品,利用视频、案例、游戏等等多样化的宣传手段,打造立体式、多色彩的福小艾品牌宣传体系,建立全社会共同防艾的良好氛围,夯实防艾宣传工作基础,号召更多志愿者参与防艾工作,高效传播防艾知识,取得良好成效。

  一、背景

  当前,我国艾滋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防治任务艰巨,影响因素复杂多样。自1987年福州市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例以来,艾滋病疫情始终位于全省首位。针对疫情,福州市既往虽持续开展防艾宣传,但内容和形式单一,人群接受度不高,疫情始终无法有效控制,创新有效艾滋病防控新模式迫在眉睫。

  2019年,福州市被确定为第四轮示范区,开展了创新防艾干预宣教新模式探索,创建了“福小艾”防艾宣传品牌,多形式、多渠道开展防艾宣传工作,构筑防治艾滋病的防火墙,形成政府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

  二、目标

  打造具有影响力的“福小艾”宣传品牌,推动全社会参与艾滋病防治。

  三、策略与方法

  (一)打造“福小艾”品牌,赋予防艾新活力。“福小艾”吉祥物造型创意来自艾滋病防治工作与福州本土人文的巧妙结合,头部以福州市花茉莉花为外形设计,佩戴红丝带突出防艾主题,并将榕城市树—榕树做为主框架,形象表情充满喜悦之感,体现福州市防艾工作者主动防艾的精神风貌,寄予全市积极构建“美丽榕城,人生无艾”的美好畅想。

福州打造“福小艾”新名片 编织立体防艾网

福州打造“福小艾”新名片 编织立体防艾网

  (二)疾控智能防艾,福小艾先行。一是开发福小艾智能防艾平台。推出“艾滋病宣传-安全套发放-知晓率调查平台”,广泛运用于社区和高校,并在全省和部分省份推广应用。2021年,研发福州市福小艾“艾益检”平台上线,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并已广泛应用。二是探索智能防艾语音咨询。开发福小艾“艾滋病AI语音系统”,用于市民防艾咨询、查询检测结果、暴露后预防等功能,实现24小时在线防艾咨询服务。三是将智能信息化用于防艾最前沿。探索智能化收集防艾信息,将信息“图像化”“智能化”“趣味化”,结合最新预防和治疗前沿动态,定期发布前沿信息。

  (三)“福小艾”进校园,筑青春无艾象牙塔。针对高校学生,在福建江夏学院建立了首个大学城福小艾防艾示范点。四年来,示范点“以点带面”,以大学城为中心,以年轻化的手段推广公众号防艾树洞,创建抖音号“青艾说”,福小艾主题漫画创作、福小艾IP表情包绘制、文创产品设计、防艾沙龙等活动,每年覆盖青年学生超5万余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科普宣传效果。针对中学生,联合福州市青少年事务工作者协会组建了一支以专业社工为核心的“福小艾”防艾讲师团,针对学生特点设计适合小学、初中、高中、中职专院校学生的包含课件、教案、防艾知识库、前后测问卷等资料包的艾滋病防治教育宣传课程,以参与式互动的形式,让青少年正确认识艾滋病。到目前为止,讲师团活动覆盖全市300多场次和30000多名学生。

  (四)成立“福小艾”防艾艺术团,拓展防艾多样化。市疾控中心与福州语歌曲协会联合成立防艾艺术团。艺术团根据年轻人喜好创作防艾作品,在福州原创歌曲演唱、方言段子等俏皮、活泼、生动表演中融入防治艾滋病的科普知识,感染力强,并以线下表演与线上防艾短视频相结合的方式推广。艺术团进工厂、进家庭、进社区、进学校、进医院,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市民艾滋病防治知识和自我防护意识。防艾艺术团激发了各团体防艾作品创作热情,目前艺术团已创作《与艾挥挥手》等十余个防艾作品。

福州打造“福小艾”新名片 编织立体防艾网

  (五)多彩“福小艾”涌动榕城,助力防艾立体化。一是融入健康生活,通过开展为艾攀登、防艾健步、防艾助力等活动传递防艾知识。二是借力传统媒体、公交车移动频道、市民服务中心融媒体、政府网站福州新闻网,以短信、广播、电视、防艾宣传专栏网页等形式开展宣传,拓展防艾多维空间。三是推广“福小艾”防艾新媒体。扶持创建新媒体抖音账号“青艾说”“福建省艾协”等,建立防艾视频制作—HIV/AIDS视频素材提供—内容质量审核—把控时间点发布视频—粉丝互动—后期数据观测—及时调整运营的动态流程,确保防艾短视频发布人气和传播效果。四是依托福小艾品牌载体,开发防艾宣传作品。先后开展公益广告大赛、短视频征集大赛,制作福小艾系列防艾歌曲、微电影、图书、动漫,开设“福小艾课堂”,同时通过微信网站等新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形成了立体式、多色彩的防艾宣传体系,夯实了防艾宣传工作基础。

福州打造“福小艾”新名片 编织立体防艾网

  四、产出与效果:

  (一)“福小艾”成防艾新名片。如今的福小艾,已经成为全省、全市防艾工作品牌之一。通过互联网和手机终端,上网输入“福小艾”三个字,就可以便捷了解防艾知识;福小艾卡通人偶吉祥物,成为老少皆宜之玩伴;防艾公益电影《至爱无间》,成为防艾第一课;福小艾系列书籍和音频,成为防艾首选课外教材;“福小艾”表情包被广泛使用;福小艾防艾歌曲被广泛流行传唱……防艾宣传由传统宣传方式向社交媒体宣传立体转变。

  (二)福小艾防艾作品捷报频传。中心出品的音频《拥抱“爱”,拒绝“艾”》、歌曲《虎纠防艾歌》、平面《以爱防艾》、图书《图说艾滋病知识》脱颖而出,获得全国新时代健康科普作品大赛最高奖,是福建省唯一的以防艾为主题获奖的作品;福小艾智能艾防平台和新型安全套发放平台先后获福建省五小创新大赛一等奖和二等奖;艾滋病知识调查—安全套发放—自我检测智能平台推广全省高校使用;三个防艾项目获厅级科研立项。

  (三)智能防艾初见成效。福小艾智能艾防平台覆盖福州市六区内40个社区,入驻福州市5所省属高校、11所市属院校共29台设备,累计开展自检近1万,发放安全套3万只,领取尿检试剂6百多份,每年覆盖人数3万多人次。

  (四)全社会参与防艾力量凸显。打造福小艾品牌以来,防艾委成员单位参与艾滋病宣传成为常态,全市参与防艾社会组织从原来一个扩大到如今三十多家。增强了全社会防艾意识,提高了社会参与度。

  (五)防艾新媒体成效显著。2019年至今,新媒体抖音账号“福州疾控”“青艾说”“福建省艾协”,平均年更新文章约300余篇,抖音发布《抗艾日记》等系列科普宣传作品139篇,观看流量965.6万人次。

  利用新媒体防艾已初见成效。目前,福州市疫情继续保持低流行,当年新报告和累计报告艾滋病病例数均从全省首位下降至全省第二位,累计病例占全省比重由40%下降到21%。

  五、亮点与经验

  (一)打造防艾文创品牌模式,使防艾活动更易得到社会各阶层关注和参与,防艾作品具有更高亲和力,容易得到市民接受。

  (二)“人人都是福小艾”理念,有利于号召更多志愿者参与防艾工作,建立起全社会共同防艾的良好氛围。

  (三)以福小艾为品牌的抖音运营机制,能更高效的传播,吸引重点人群主动了解艾防知识,同时,因点击率和传播面越来越广,也有利于发展知名人士为防艾宣传员,形成良性循环,和营造良好防艾氛围,也突出福州防艾特色。

  六、问题与挑战

  (一)社会参与防艾力量需要广泛发动。继续拓展“福小艾”品牌影响力,积极鼓励更多市民参与防艾队伍,形成“人人防艾、积极检测”的氛围。

  (二)“福小艾”智能化影响需要深入推广。今后应继续在“福小艾”智能化方面进行探索,让福州市民得到更加智能和便捷的防艾服务。

  (三)“福小艾”新媒体推广需要继续加强。强化现有宣传模式下,推陈出新,推出更多新型、有效、可推广的防艾宣传模式,走出有特色的“福州防艾之路”。

 (通讯员 张宏)

【责任编辑:詹婷婷】
相关新闻
福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

日新闻排行榜周新闻排行榜月新闻排行榜
讲述福州|手上功夫——软木画
讲述福州|手上功夫——软木画
福州市区首座曲面人行天桥来了!
福州市区首座曲面人行天桥来了!
福州人都懂的“避暑神器”
福州人都懂的“避暑神器”
青年集市亮相 众多非遗项目精彩上演
青年集市亮相 众多非遗项目精彩上演
福州房产频道
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正式挂牌成立
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正式挂牌成立
专题推荐
“青”爱的鼓岭——2024“鼓岭缘”中美青年交流周
古厝背后的故事
福州市人大常委会2023年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专题询问
文化中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