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福州新闻网
电脑版
飞卡阅读 头条 福州 原创 专题 图解 H5 福建 天下 台海 海峡纵横电子竞价平台 福州人才 金融 福州都市圈 区县
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州都市圈 >> 南平

从陶器到建盏:两万年窑火传承的伟大发明

2024-09-03 07:50:09来源:大武夷新闻网

  溯流而上,我们会遇见百万年前祖先燃起的火光,会看见灶火、炉火、窑火……当世界上最早的陶出现时,祖先虽然还没有文字,那已是令代代传人虔诚敬仰的中华智慧之光,那是一条照耀我们走到今天的路。

  一

  2024年6月26日,建盏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

  在国家十分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今,建盏是连同生产它的母亲——建窑,一同作为“中国建窑建盏文化展”,首次来到国家博物馆。

  135件精选的古代建盏与相关文物,以及298件造型兼有现代审美风格,晶体更加炫目多彩的当代建盏,陈列在国家博物馆的两个展厅,琳琅满目。所称“古代建盏”,它曾经随着南宋的灭亡渐至窑毁盏灭。新建盏是在古盏寂灭了六百余年后涅槃重生。由于它销声匿迹数百年,以至它有如一个传说,见之与知之者皆不多。今日风姿绰约的新建盏,与其列祖列宗一同走进国家博物馆,实为当今盛事。21世纪的参观者以欣赏或探奇的目光,观看这个中国陶瓷史上独树一帜的杰作。

  它们的家乡在哪里?

  公元前111年,当玉门关成为大汉王朝西北最远的一个关隘时,建阳成为汉帝国东南边陲最远的一个城堡。建盏的家乡就在建阳。出于大汉王朝边关安全的需要,建阳建城早于置县。建阳于东汉建安十年(205年)置县,今为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

  时光走到北宋。苏东坡任杭州知州的一个中午,南屏山道人请他喝午茶,就在这天,苏东坡初见此盛茶器皿,当场赞之“忽惊午盏兔毛斑”!是怎样的茶盏能使苏东坡一惊?

  蔡襄著《茶录》,说用此盏饮茶“久热难冷,最为要用”。黄庭坚赞之:“兔褐金丝宝碗,松风蟹眼清汤。”宋徽宗皇帝作《大观茶论》,说“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并赐名“兔毫盏” ,定建窑为御窑,所出兔毫盏尽为御贡。

  今建阳水吉镇有玉瑶村,这“玉瑶”的地名就是从“御窑”的谐音转变而来。怎样的窑才可称龙窑?20世纪90年代初,建阳发掘了10座宋代龙窑,长度多在百米以上,依山坡而建,自下而上,状如卧龙。最长的一座龙窑135.6米,是已知的中国之最,也是世界之最。这样的超级龙窑,一次可烧制建盏10万件,每一件都是由窑火造化变幻莫测独一无二的,所谓“入窑一色,出窑万彩”。据传,宋代建阳水吉池中、芦花坪一带有百条龙窑,那该是怎样的壮观!因精中之精的极品为皇帝收藏,上品为王公贵族青睐,建盏之珍贵便风靡天下。就建盏本身而言,它那结晶釉的璀璨呈现,它的特殊工艺,美学价值,亦为文化名流珍视。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初到英国,英国人的惊讶有甚于苏东坡初见建盏,直接称中国为瓷器之国,英文China便是将中国与瓷器同为一词。比瓷器更早的是陶器。世界上最早的陶与瓷都发明于中国。建盏创烧于晚唐五代,兴盛于两宋,它的神奇不是传说,而是人类陶瓷文明发展到宋代出现的巅峰之作。

  它的独特存在,至今未被超越。

  在中国陶瓷辉煌的历史中,它是怎样出群雄而独树一帜?应该说,它的出现并不偶然,追踪它的源头,那真是很遥远啊!

  溯流而上,我们会遇见百万年前祖先燃起的火光,会看见灶火、炉火、窑火……当世界上最早的陶出现时,我们的祖先虽然还没有文字,那已是令我们的先人世代敬仰的中华智慧之光,那是一条照耀我们走到今天的路。

  二

  我们学历史,第一页就会学到旧石器与新石器。它们都是人类对地球上原有的石块进行粗加工或精加工的产物。世界上,人类创造的第一个产品是陶器。

  陶器是地球上原本没有的东西,它是人类用水、土、木、火四种东西把它创造出来的。中国先人曾认为世上有金、木、水、火、土五种常见元素。制造陶器时,尚不知金属,用了四种元素。它是人类日后发明的飞机、计算机等一切产品的祖先。

  世界上最早的陶器是谁发明的,它出现在哪里?

  中国境内江西万年县仙人洞、吊桶环文化遗址出土了距今两万年左右的陶器,是迄今已知世界上最早的陶器。在湖南道县玉蟾岩文化遗址出土了距今1.8万年以内的陶器。我曾专程去拜访了江西仙人洞、吊桶环和湖南玉蟾岩文化遗址。

  那是一个冬季,风呼呼地吹过旷野,我在实地寻访祖先的遗迹。在江西万年县与湖南道县文化遗址,不仅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陶器,还发掘出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稻遗存,显示着陶器与煮食密切的关系。这些最早的陶器,都是圜底陶炊器,是用来煮食物的。

  祖先怎知将水与土结合,再用火去烧,可以制造出陶器?

  更加遥远的历史,可追溯到170万年前。在今日云南一个叫元谋的地方,我们的祖先在那里留下了用火的遗迹。此后,在一百多万年来的文化遗址中,祖先陆续留有用火的火塘。那时候,祖先发现雨水灌入火坑中,水被盛住。这是由于被火烧过的泥土变得结实坚硬,不容易渗水。时光又过了很久,一个类似火坑那样圜底的泥巴容器在祖先的头脑里出现了。不知经过了怎样的试验,祖先才知道要先造一种窑,在窑里烧火才能提高火温,然后终于有一种叫作陶的东西出现了。此后的年代,陶器出现在中国别处以及日本列岛、俄罗斯东部地区,但渐渐变成平底的陶器。这说明后人发现不必把陶器都做成圜底,做成平底用途更广。比如先有煮食的锅,后有盛食的碗,还可以是盛水、储物的容器。这些后有的平底陶器,显示出中国最早的陶器向各地传播的路线。

  西亚最早的陶器出现在距今9000年以内,晚于新石器时代,因而世界考古史上直接称其为“无陶新石器时代”。欧洲和美洲出现陶器的时间则更晚。

  中国人发明陶器一万多年后,在甘肃大地湾文化遗址出现了距今7000年的彩陶。这是将各种天然矿物质作为颜料,先在陶坯上绘制出五彩缤纷的各类图案,然后入窑烧制,颜料在窑火中与陶胎融为一体,使陶器有了艺术品的审美功能。又过了几千年,陶器开始向瓷器嬗变。

  陶器何时变成瓷器?

  瓷器的前身,称原始青瓷。

  1980年在山西夏县东下冯遗址出土的一批原始青瓷片,年代距今4000多年前。这类向瓷器过渡的器物,起初被称为“硬陶”“釉陶”“青釉器”。它与陶器的不同,首先在于陶器以陶土作胎,瓷器以瓷土作胎。其次,陶器烧制温度900度左右即可,瓷器烧制需1200度以上。瓷器叩之能发出清脆悦耳的金属声。还有一种用陶土和瓷土混合烧制的器皿,称陶瓷。

  原始青瓷分布较广,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及南方地区都有发现。经殷商到西周,原始青瓷从器型到烧制技术都有显著进步。到东汉,以浙江上虞为中心的地区烧出的青瓷已完全改变了原始瓷的面貌。几乎同时期,在河南、河北、甘肃、安徽、湖北多地出土的东汉青瓷器,已显示出南方和北方所烧青瓷各具特色。南方青瓷,一般胎质坚硬细腻,釉色晶莹纯净,常用类冰似玉来形容。北方青瓷胎体厚重,玻璃质感强,釉色青中泛黄。南北青瓷共同揭开了中国瓷器史的新篇章。

  这期间,出现了一种被称为“唐三彩”的器物,它是陶还是瓷?它的全名是“唐代三彩釉陶器”。在同一器物上出现黄、绿、白三色,或黄、绿、蓝、赭、黑等基本釉色同时交错使用,形成绚丽多彩的艺术效果。“三彩”是多彩的意思,并不专指三种颜色。唐三彩始见于唐高宗时,受唐代绘画浓艳瑰丽的影响盛行于唐玄宗年间,是一种低温铅釉陶器。

  然而,唐代瓷器已达高度成熟。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社会经济发展,各方面对瓷器的需要量增加。宫廷皇室需用的高级瓷器由官办瓷窑烧制,在经济上不惜工本,在工艺上精益求精,促使精品问世。民间所需的日用瓷器,由民间瓷窑生产。民窑不受宫廷规格束缚,竞相发展,颇有创新。宋代出现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继有“八大名窑”,是五大名窑加上景德镇窑、耀州窑、磁州窑。名瓷名窑涌现,产地已遍及大半个中国。著名的八大名窑里都没有建窑。

  岂料却是地处东南一隅的福建建阳烧出独具一格的惊艳之作,宛如横空出世,以至从皇帝到文化高士皆忘记以瓷称之,称它“盏”。

  盏,早在青铜时代就用作酒器、礼器,是具高贵之意的器物。用以与灯结合称“盏灯”,也是寓光明,闪耀前程远大之意。宋徽宗皇帝为之命名“兔毫盏”并不只是赞其形。建窑花纹不只有兔毫,还有鹧鸪斑、金银油滴、曜变等几大类型,于是统称其建盏。“一盏一世界”,每一建盏呈现的景象都是不可复制的,也是其他陶瓷作品都没有的景观。其中曜变的特征是圆环状的斑点边缘呈现以蓝色为主的七彩光晕,盛满茶,入夜以烛照之,那七彩光晕随饮茶者观赏角度的变化而变幻无穷,仿佛宇宙中星辰之光深邃幽玄,摄人心魄!为公认的“天下第一盏”。

  2011年5月11日,在伦敦苏富比拍卖会上,一件宋代建窑银兔毫盏成交价110.5万英镑,折合时价人民币1500多万元。2016年9月15日,在美国纽约佳士得“临宇山人”专场预拍会上,一件宋代建盏成交价1078万美元,合计人民币7800多万元。

  建盏是中华陶瓷史上独具特色的杰作,在宋代名窑名瓷已名满天下的群雄中,它是怎样横空出世的呢?

  

  建窑原是建阳民窑,建盏出名后才被朝廷定为御窑。

  如同我们已无法知道,陶器与瓷器是谁发明的,我们也不知是谁将建盏发明出来。但可知,它们都出自乡村劳动者之手。记住他们,才不会失去对普通劳动者的崇敬,不会失去能使我们兴旺发达的根。这应该是我们今天追溯历史往事的意义所在。

  不少研究者谈到,建盏的出现与宋代“斗茶”之风有关。茶与茶盏密不可分,这是言之成理的。然而,斗茶之风在宋代盛行,并不只在建阳才有。为什么只有建阳烧制出建盏?

  多年前,我注意到了建阳的白茶。建阳白茶有什么特别吗?我们已知世界上最早的陶器瓷器都发明于中国,中国也是茶的故乡。是谁发现了茶?何处是中国茶饮的发祥地?

  关于茶的起源,有人以神农为茶祖,理由是《神农本草经》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荼是野生树之叶,“得荼而解”是作为药。茶为日常饮用才是茶。有人举清代顾炎武《日知录》说“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认为秦入蜀之前川人已经饮茶,并因秦统一才使茶饮逐渐传播到全国,由此认为茶起源于四川。也有人认为,西南是野生茶树原产地,云南西双版纳是植物王国,更有可能是茶的发源地。

  我去拜访了云南普洱的茶博物馆,看到了一块在普洱出土的化石,专家研究出这化石上的树叶与普洱古树茶的渊源。这是3700万年前的化石,普洱被视为“茶源”——这是指茶树的源头,不是指茶饮的开端。

  茶饮的开端在哪儿?中国茶有绿茶、红茶、青茶、黄茶、黑茶、白茶六大类,哪一种是最早的茶?非绿非红,而是白茶。有如陶器向瓷器演进最早出现的是原始青瓷,茶从原始的古树荼向茶饮演变时最早出现的是生晒的白茶。区别白茶或红茶、绿茶等,最关键的因素是制作方法,同为绿叶,制成红茶、绿茶、黑茶,或大红袍、铁观音、龙井、碧螺春等等,就不是茶祖了。那么,发明最早的生晒白茶,乃至成就茶饮的地方在哪儿?历史上可曾留有什么蛛丝马迹?

  明末进士周亮工,博学多通,治学广泛,且颇有风骨。他是河南开封人,入清后任过福建按察使、福建布政使等,曾屡次被弹劾论死,又遇赦。他著有《闽小记》4卷,其中记载:“太姥山古有绿雪芽,今呼白毫,色香俱绝,而尤以鸿雪洞为最。”这“绿雪芽”是后人为白茶取的雅名,指的就是绿叶上有白毫的白茶。《闽小记》还称白茶“性寒凉,功同犀角,为麻疹圣药”。

  我去了太姥山。太姥山在福鼎,福鼎确有鸿雪洞,洞旁确有野生古茶树长在石缝中,树高6米多,人们都说这树是福鼎大白茶的母树。在这近旁耸立着唐代建造的太姥娘娘塔,塔墓上有唐玄宗所赐“尧封太姥舍利塔”碑。

  这是唐玄宗皇帝所赐碑题,有一定根据,不是哪个敢编造的。尧是四千年前的帝王。有什么可佐证吗?太姥山耸立着一尊高近20米的白色花岗岩太姥娘娘雕像。这太姥娘娘是谁,是什么缘由使历史岁月中的后人以如此的敬仰来纪念这位女子。

  我在福鼎寻访,注意到了当地有个悠久的传说,相传太姥娘娘的故事就发生在尧时代。她是个农家女子,人称蓝姑。某年麻疹流行,蓝姑梦见一仙翁告诉她,去山中找一种绿叶有白毫的茶树,采叶煮水喝可治。蓝姑便去峰峦云雾间找到一种绿叶有白毫的山茶,采来煮水给患儿喝,果真有效。蓝姑教乡亲都这么做,患儿都好了。尧帝感其圣德,封其“太母”,乡民们则尊称她“太姥娘娘”。

  这个民间传说可信吗?我曾想,20世纪也许是对民间传说不够重视,且常将民间传说中的神话色彩视为封建迷信。其实,中国民间传说有很高的人文情愫。如果我们的头脑里只有科学的地位,没有神话的殿堂,那就不会有神圣,也不会有女娲。只有那些在历史上为众人做出很多好事善事的人,才能被人们一代代口口相传。

  相传蓝姑梦见仙翁指点,也不是无稽之谈。古时“仙”通“先”,“仙人”即“先人”,那些具有大智慧的先人被后人敬仰,被以神圣的感情赋予神话色彩,就成为“仙翁”。蓝姑为小孩治麻疹的方法来自有经验的前辈老人,这不真实吗?

  为什么称蓝姑为“太姥娘娘”?你如果发现孩子喊一声“娘”还不够,要加倍地连声喊“娘!娘!”再听人们喊蓝姑为“太姥娘娘”,你就会感到那是多么深的情感!

  从尧帝时代到唐代,三千多年过去了,家乡人没有忘记历史岁月中的太姥娘娘,造太姥娘娘塔纪念。中国有泰山、黄山、嵩山、昆仑山、武当山……那么多名山,有哪座山以人命名?福建人以闽东最雄伟的大山为太姥命名,殊不简单啊!

  四

  四千多年天昭昭路遥遥传承至今。我感动于中国民间一直有一种极其顽强的崇善力量!它是我们这个民族即使在兵荒马乱、丑恶猖獗的时候也不至于沦亡的坚强底线。

  我也相信,悠久的纪念还因为太姥娘娘首创的白茶一直在民间发挥着作用。福鼎秦时属闽中郡,太姥山东临大海,向西是柘荣、寿宁、政和、松溪、建阳,这一带都是白茶的地域,正是它们共同组成了中国茶饮的发祥地。

  茶饮走进宋代,斗茶之风源于闽北茶乡,时称“茗战”,是一种对茶和点茶技巧的评比与较量。起初源自民间的斗茶习俗,在福建路转运使蔡襄撰写了《茶录》后,斗茶习俗登上大雅之堂。宋徽宗说“茶盏贵青黑”。建盏的特征为细腻坚致的黑釉,分为乌黑、绀黑和青黑多种。蔡襄说时人斗茶喜用建盏,因“茶色白,宜黑盏”。其时建阳水吉芦花坪一带,正是盛产建盏之地,与其相邻的漳墩乡里溪涧如网,气候温暖,培植出一种奇异的小白茶,外表白毫披覆,泡后清香满堂,滋味甘醇,因叶瓣酷似牡丹,得名“白牡丹”。

  此时的“白牡丹”,已非生晒白茶而已,而是精心制作的“白毫银针”,用兔毫盏冲泡白牡丹,茶水有如雪花涌起,黑白相衬色泽愈艳。白牡丹也被朝廷定为御贡,称“贡眉白茶”,是御贡建盏的标配。兔毫盏与白牡丹珠璧双联,相互创造,彼此都名满京都。

  斗茶风行,又促使武夷岩茶大发展,涌现出铁罗汉、半天妖、白鸡冠、水金龟、肉桂、水仙、正山小种、大红袍等诸多品种。斗茶也促进了茶饮,饮茶中产生的诗词,咏到茶的就有“茶诗三千首”之说,许多优美的茶诗词至今仍在文学史中璀璨生辉。

  李清照的“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陆游的“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杜耒的“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魏野的“洗砚鱼吞墨,烹茶鹤避烟”。还有不知名的作者写下的书法对联:“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苏东坡的《咏茶》咏的就是武夷茶:“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宠加;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贡茶。”黄庭坚的《满庭芳·北苑龙团》中写道:“一种风流气味,如甘露、不染尘凡。纤纤捧,冰瓷莹玉,金缕鹧鸪斑。”又言“饮罢风生两腋,醒魂到、明月轮边。”连茶带鹧鸪斑盏,及饮后的身心舒畅与月夜美景尽收笔端。

  张可久的《人月圆·山中书事》,全诗咏道:“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这哪里是咏茶,一诗越千秋,上曲咏史,下曲抒怀。作者生长于宋末元初,回归山村,一派幽静,春水煎茶,让人体悟沧桑。

  茶与诗,都是寄托情思和精神追求的另一种生命体。中国既是“茶的国度”,也是“诗的国家”。陶瓷,茶与盏,诗与词均促进了中国文化优雅而又渊博的发展,在人类文明的历史上,始终保持着独特的尊严和芬芳。

  十七世纪初,欧洲人喝到的第一批茶叶,就是从武夷山由荷兰人经爪哇运往欧洲多国的武夷岩茶。就在十七世纪,著名的“万里茶道”的起点也是武夷山。晋商由此将武夷山的茶叶远销到西伯利亚、莫斯科、圣彼得堡。延至今日,建阳最负盛名的还是产于漳墩的“建阳小白茶”。2019年漳墩镇获评“中国小白茶之乡”称号,2020年“漳墩贡眉白茶”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五

  今夏在国家博物馆展出的还有近三百件当代建盏,它们是当今建阳建盏艺术家们划时代的创造。

  建盏在宋末元初衰落竟至断绝。1979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梅健鹰教授等主持开展对宋代建盏的研制工作,国内有关陶瓷研究所多方协作,攻关小组在建阳瓷厂经过两年多的反复试验,终于在1981年成功烧制出仿宋兔毫盏。此后,油滴釉、鹧鸪斑釉、曜变釉等品种陆续复烧,失传六百年的建盏工艺终于重现光彩。

  当代建盏的艺术和审美特征有很大变化,将传统的建盏形态进行重塑和演绎,釉面突破黑色局限,出现了新的肌理,晶体效果更炫目多彩。由于建盏“一盏一世界”的显著特征,诸多烧制者更注重个性化设计,作品意识很强,部分作品运用抽象的艺术表现方式,进一步提升了建盏的艺术表现力。

  当代建窑窑炉主要分为电烧与柴烧两大类。电烧生产成本较低、良品率高、釉面呈色较稳定。柴烧,优点是釉面润滑且气孔较少,缺点是烧成率较低、成本较高。无论电烧与柴烧,作品千姿百态,都更加符合当代人的审美和使用需求。

  新时代以来,建阳建盏有腾飞似的发展。南平市建阳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精心打造“建窑建盏”品牌,推动建盏产业不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2015 年,“建阳建盏”商标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6年,建盏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7年,金砖五国峰会在中国厦门举行,建盏被作为国礼赠予参会各国领导人。2021年,“建阳建盏”获中国驰名商标。2023年,建阳被授予“中国建盏之都”称号。截至 2024 年5月,建阳全区注册建盏企业和个体突破9500家,拥有省级重点文化产业园区1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个,建盏从业人员超6万,产值约 70 亿元,产品远销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南非及港澳台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建盏已是建阳富民特色产业。

  今年6月在京开展的“中国建窑建盏文化展”,主办者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在国博展出三个月。今日陶瓷千姿百态,建盏依然全球独树一帜。纵然一盏独领风骚近千载,这一品亦有万彩。它高超的工艺制作,它品质的高贵,依然是人类陶瓷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责任编辑:伊宁倩】
相关新闻
福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

日新闻排行榜周新闻排行榜月新闻排行榜
云端之上瞰新福州
云端之上瞰新福州
福州第一季度开工187个重大项目 总投资1278亿元
福州第一季度开工187个重大项目 总投资1278亿元
住建部门与企业代表共话建筑业可持续发展
住建部门与企业代表共话建筑业可持续发展
来上下杭,邂逅“威尼斯”
来上下杭,邂逅“威尼斯”
福州房产频道
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耕耘美好生活 点亮幸福“城”色
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耕耘美好生活 点亮幸福“城”色
专题推荐
第二届中国侨智发展大会
2024年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旅游节
2024“一带一路”商协会大会
2024年福州市网络文化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