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北寻龙记|踏上闽北大地,找寻“龙”的文化印记
龙在中华是神话传说中的奇珍异兽,象征着祥瑞。当我们穿越在中华历史文化长河,亦或走遍祖国的大江南北,会发现“龙”的文化印记,无处不在。而这印记背后,是厚重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更是立足世界民族之林的文化自信。本期,让我们一起踏上闽北大地,探索古老的文化瑰宝,找寻“龙”的文化印记。
延平:“双剑化龙”
南平市标“双剑化龙” (林水鑫 摄)
华灯初上,延平湖中央,“双剑化龙”市标宛如宝剑出鞘,双龙嬉戏,气象万千,成为近期延平市民拍照打卡的热门景点之一,也是闽北带“龙”的文化印记之一。
“‘双剑化龙’象征着、鼓舞着全市人民矫健腾飞、勇毅前行。”南平市建筑设计院老院长、市标投标设计单位之一负责人陈圣眷回忆道。
市标平台成八边形梭形平面,平台面积为741平方米。两把高达30米的“剑体”成顶点相交的斜双棱锥体,锥体底面成菱形。“剑体”两侧匀称地偎着10米高的“龙体”,都是斜三棱锥体。一个“龙体”表面有两面,都是花岗岩饰面;一面为高浮雕“巨龙”,另一面为线雕典故。关于“双剑化龙”传说的记载主要见于《八闽通志》《福建通志》《延平府志》《南平县志》等地方志书。《晋书·张华传》是地方志每每提到的“双剑化龙”传说所能追溯到最早出处。据载,晋惠帝时朝官张华,有一天晚上看到南斗、牵牛二星之间有紫气,连观数夕,异气不衰,甚感奥秘,遂请精通天文的雷焕来朝探个究竟。雷焕看罢天象,意味深长地说:此乃是江西丰城一对宝剑升天之故。张华闻之大喜,即派雷焕去丰城当县令。果然不负所望,掘到了两把名为“干将”“莫邪”的雄雌宝剑。“干将”送给张华,“莫邪”雷焕自佩,不久,张华受害,宝剑穿屋飞去,不知所踪。而后雷焕病逝,宝剑传给儿子雷华。雷华奉诏赴晋安郡任职,身佩宝剑沿建溪顺流而下,舟过惊涛骇浪的黯淡滩,驶进延平津,顿觉霞光轻照、万斛明珠、千峰竞秀、涉目成赏。雷华正为闽山碧水所陶醉,忽然宝剑跃出剑鞘,坠入水中。瞬间江面雾气弥漫,波浪翻腾,只见雄雌两条龙嬉戏相偎。
除此之外,延平的地方志中还保存了大量以“双剑化龙”为题材的咏颂诗篇。据考,最早的是唐朝诗人欧阳詹《过延平津》:“想象精灵欲见难,通津一去水茫茫。空余昔日凌霜色,长与澄潭生昼寒。”和胡曾的《龙津》:“延平津路水溶溶,峭壁危岑一万重。昨夜七星潭底见,分明神剑化为龙。”此外,还有《泊舟剑津》《拟蔡君漠题延平阁》《古剑篇》等古诗提及“双剑化龙”。
建阳:现存最长的龙窑
建阳“龙窑”(吴大灼 摄)
在建阳,千年龙窑卧伏在山脉。闽北先民将窑炉依山而建,窑场便建在山脚下,窑头在山下,窑身顺山势向上延伸,借用山势,利用火焰自然上升的原理而设计。从远处看,依山而建的窑炉就像一条巨龙卧在山中,而龙窑的名字因此而生。
位于建阳区后井村的大路后门窑址三号窑长达135.6米,是国内目前已知最长的“龙窑”。大路后山遗址分布面积约为4.5万平方米,其中南北长约300米,东西宽为150米,总面积约12万平方米。早在晚唐五代时期,就已经开始生产青釉和酱青釉瓷器,器形以碗、碟、盏为主,此外,尚有执壶、盘口壶、罐、盒、盏托等。
千年龙窑凝聚千年优秀文化精髓,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这是古代工匠智慧的结晶。望着这片建窑遗址,仿佛穿越厚重的历史帷幔回到宋代,看到了昼夜不熄的熊熊炉火和技艺高超、兢兢业业的建盏匠人。时代变迁,曾经灯火通明的建窑已变成遗址,无声地诉说着昔日的辉煌。
“建窑建盏烧制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孙建兴作品——曜变茶碗
建瓯:“龙团凤饼”产地
省级非遗传承人刘成龙制作的“龙团”“凤饼”
在北苑御焙遗址,缕缕茶香是“寻龙”的线索,指引着历史的华章。北苑,不仅是地理位置,更是茶文化与龙图腾相融的传世之地。
宋朝周绛在《补茶经》中写道:“天下之茶建为最,建之北苑又为最。”位于建瓯市东峰镇的北苑御焙遗址曾经出产着当时品质最优的茶。在北宋初期,宋太宗遣使至建安北苑,监督制造贡茶,因茶饼上印有龙凤形的纹饰,遂称其为“龙团凤饼”,也叫“龙凤团茶”。
龙凤团茶产量稀少、质量极高,因而价值千金。欧阳修因此在《归田录》中感叹:“其品精绝,谓小团,凡二十饼重一斤,其价值金二两,然金可有而茶不可得。”宋徽宗都在《大观茶论》中赞叹:“本朝之兴,岁修建溪之贡,龙团凤饼,名冠天下。”2011年福建乌龙茶制作技艺(北苑茶)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源自北宋的那缕茶香再次得到发扬。
武夷山:
九龙窠遗留的古茶寮(崔建楠 摄)
九龙窠为茶叶名枞“大红袍”的原生地。相传大红袍的名字来源于1385年,明朝洪武十八年,举子丁显上京赴考,路过武夷山时突然得病,腹痛难忍,巧遇天心永乐禅寺一和尚,和尚取其所藏茶叶泡与他喝,病痛即止。考中状元之后,前来致谢和尚,并且状元用锡罐装取大红袍带回京城。状元回朝后,恰遇皇后得病,百医无效,便取出那罐茶叶献上,皇后饮后身体渐康,皇上大喜,赐红袍一件,命状元亲自前往九龙窠披在茶树上以示隆恩,同时派人看管,采制茶叶悉数进贡,不得私匿。从此,武夷岩茶大红袍就成为专供皇家享受的贡茶,大红袍的盛名也被世人传开。
九龙窠峡谷两侧峭壁连绵,逶迤起伏,形如九龙。人们把峡谷喻之为游龙的窠穴,遂名九龙窠。九龙之间呈现一座顶部略呈圆形的小峰峦,称为龙珠,故又称九龙戏珠。沿着幽谷铺设了一条石径。两侧涧水长流,茶园碧绿,芬香沁人,景色优美。出峡平旷之处的岩壁上凿满包括“晚甘侯”(武夷茶的拟人化美谥)以及历代名人题咏武夷岩茶的摩崖石刻。
松溪:九龙窑
宋九龙窑青釉婴戏纹瓷碗 (松溪县博物馆 供图)
松溪九龙窑始建于北宋天圣年间,距今已有1100年历史,在20世纪50年代被重新发现。九龙窑非九个炉窑,而是十三座炉窑,范围大概有13万平方米,现存五座。窑址周围堆积窑具、匣钵、瓷器废品的面积达六万多平方米。据传,宋代时,每逢烧窑,窑火熊熊燃烧,映红了松溪的天空。冉冉升起的青烟犹如一条条盘旋的蛟龙,直到窑炉停火,九龙才消失,因此得名 “九龙窑”。
九龙窑以生产青瓷为主,又称“珠光青瓷”。同时生产少量黑釉贡瓷,是宋代著名的贡瓷“毫盏”产地之一。瓷器质地坚硬、古朴端庄、工艺精巧、纹饰精细、形态各异,多以杯、碗、壶、盘、钵、碟、罐、盅、瓶为主,呈青绿、青黄、淡褐色,刻有团菊、双鱼、吉字等图案。改革开放后,松溪人在发掘濒临失传的“珠光青瓷”“类似如玉、千峰翠色”的九龙窑系列。目前九龙窑制瓷工艺,在继承古代九龙窑制瓷工匠传统手法上又吸收和引进龙泉窑及景德镇窑的部分优秀工艺,胎料与釉色都在古窑遗址及县志中有记载的产地周边进行挖掘,力求复原古代九龙窑产品特征。2017年,松溪九龙窑青瓷烧制技艺被列入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政和:“奇异福建龙”
政和“奇异福建龙”雕塑
闽北不但蕴含众多“龙”图腾的文化线索,还存在着“龙”的古生物遗迹。2022年10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合作,在福建首次发现恐龙化石。通过研究,确认在政和县杨源乡大溪村所处的政和大溪盆地发现恐龙化石,其物种为世界上侏罗纪最晚期和地理位置最南的鸟翼类恐龙,并将其命名为“奇异福建龙”,“奇异福建龙”的存续时间为距今1.5至1.48亿年,这一成果2023年9月6日在国际权威科学期刊《自然》发表。
福建奇异龙的发现,意义重大,是福建省境内发现的第一只被命名的真正的恐龙;另一方面,福建龙所在的化石层位,和始祖鸟的时代有点接近,也就是距今1.5亿年左右。从鸟类起源这个角度来看,“奇异福建龙”正好填补鸟类起源阶段一个非常重要的空白。此外,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和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组成的考察团队还在福建政和地区发现了大量保存完好的爬行动物化石,包括水生/半水生的龟鳖类、离龙类。基于如此高的化石丰度和多样性,以及确切的年代学框架,研究人员将其命名为“政和动物群”。这也是目前全球已知侏罗纪最晚期、地理位置最南的保存有鸟翼类的动物群。
在政和城区塔山“福道”入口,一座“奇异福建龙”雕像新近落成。全铜材质,高3米,翼展2.8米,重量800千克,供市民参观拍照。(来源:闽北日报素材来自南平市非遗数字平台、政和县融媒体中心,图片除署名外均为资料图片张俣辰 林水鑫 整理)
- 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4.74亿人次 同比增长34.3%(2024-02-18 14:42:12)
- 8部电影撤了4部,春节档冷热不均的背后(2024-02-18 11:35:40)
- 我国2024年春节档电影票房达80.16亿元(2024-02-18 11:28:46)
- 福州不少市民选择节后错峰出游 费用普遍可省40%~50%(2024-02-18 10:55:00)
- 福州重点项目春节期间不停工 滨海快线等项目加速推进(2024-02-18 09:28:48)
- 春节假期已结束!今年还有4次调休(2024-02-18 09:28:27)
- 春节假期结束 网友调侃宣布退出春节档 今年还有4次调休(2024-02-18 09:23:20)
- 3257.47万人次,277.18亿元!春节假期福建文旅经济活力迸发(2024-02-18 09:23:00)
- 央视持续打卡多彩“福州年” 报道引发网友共鸣(2024-02-18 09:11:52)
- 春节假期 福州消费市场“热辣滚烫”(2024-02-18 09:05:31)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