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 | 一路向“绿”,让锂电池“退”而不“休”!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式增长,全球有目共睹。
2024年,新能源汽车行业迎来首批动力电池“脱保”高峰,电池寿命焦虑的提法浮出水面,“锂电池资源化循环利用”进入大众视野。
如何实现锂电池的“退”而不“休”?是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必须面对的一道“必答题”。
在山东烟台,杰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杰瑞环保),以硬核实力率先给出了绿色答案。
将“绿色”进行到底
7月18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2024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492.9万辆和494.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0.1%和32%。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连续10年保持全球第一。
持续扩大的市场需求让处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下游的动力电池回收行业成为焦点。
而根据国家工信部规定,2016年起,乘用车生产企业执行对电池、电机等核心部件提供8年或者12万公里质保(先到达为准)。
有预测认为,到2027年,我国新能源车动力电池累计退役量将达114万吨。未来8年,随着动力电池退役规模迎来高速增长期,动力电池回收将成为千亿级别的朝阳产业。
千亿产业,广阔“蓝海”。众多实力企业不断加大电池回收领域的研发投入,杰瑞环保也不例外。
杰瑞环保是民营油气龙头——杰瑞股份的全资子公司。然而,促使民营油气龙头毅然跨入新领域的,除了“吸引力”,还有“内驱力”。
众所周知,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灵魂。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我国在新能源汽车关键原材料还是高度依赖进口。
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对锂、镍、钴三种关键原材料的对外依存度均超过60%,镍和钴甚至超过85%,这一现状不仅加剧了资源供应的不稳定性,也对国家能源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加强动力电池回收,每年可满足国内新能源汽车20%的锂、25%的钴、11%的镍的资源需求,降低新能源关键原材料的对外依存度。
深耕油气领域多年,杰瑞集团深知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性。进军电池回收领域,让电池“退”而不“休”,不仅有助于减轻对进口资源的依赖,还能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向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敢于“头发丝”上跳舞
杰瑞环保副总裁于群透露,退役锂电池的回收流程并不复杂。
将电池拆解破碎后,获得其中的金属箔和黑色的电池粉(俗称黑粉),再通过分选技术进行分类回收,将其中的镍、钴、锰、锂、石墨等提取出来,输送到电池材料制造生产线,出线包装后送到电池厂再造。
既然回收不复杂,为何杰瑞是行家?这得从“头”说起。
锂电池正负极包裹的铝箔和铜箔只有几十微米厚,大概是一根头发丝直径的厚度。要从“头发丝”一样细的金属箔上剥离电池粉末,还要尽量避免铜铝箔破碎过细,影响电池粉回收的纯度,难度可想而知。
为解决这一难题,杰瑞环保创新研发了特殊的工艺协助高效脱粉。
“通过热解技术,把铜铝箔中的PVDF等黏结剂先进行有效分解,粘结剂没有了,电池粉才更易从铜铝箔实现脱落,实现电池粉高效和高纯度回收。”于群介绍。
实践表明,使用杰瑞锂电池资源化循环利用设备,电池粉的回收纯度和回收率双指标均可达到98%,可以达到国内最高水平。以当前市场价格推算,年处理量10000吨的三元锂电池就可为客户额外增加收益上百万元。
“还世界本来模样”
“做一流环保工匠,还世界本来的模样”,在杰瑞展厅,屏幕上闪耀的企业愿景,令人心生感动和敬佩。
只有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才是最具竞争力和生命力的企业。
杰瑞环保成立于2015年9月,主营油泥处置、土壤修复、污泥减量化、新能源环保四大业务领域,成绩斐然。
“我们在油泥领域应用的规范成熟技术,可迅速转化并应用到锂电池资源化循环利用领域。”于群介绍。
进入锂电池回收领域,不仅是杰瑞环保技术的跨越发展,更是杰瑞环境保护这一理念的传承。
放眼全国,今年以来,国家及地方密集出台涉锂电池规范回收领域相关政策。电池回收商业模式日渐成熟,行业规范化进程明显加快。
杰瑞环保在工艺路线以及装备制造方面颠覆式提升,为锂电池高效、安全、清洁回收提供了保障,相关设备也在国内知名电池生产企业,以及北美、新加坡、澳大利亚等海内外市场进行推广。
“地球只有一个,环境保护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和使命。杰瑞环保正以实际行动推动行业智能化、绿色化、标准化转型发展,为全球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新质生产力就是绿色生产力。
于群透露,未来杰瑞环保还将积极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新生态环保需求,拓展风电叶片以及光伏组件资源化回收利用等新业务领域,继续为地球美好家园建设贡献力量。
(烟台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贾楚航 李刚 郑坤 通讯员 张妍 徐晓华 )
- 新能源消防安全创新与发展推进会在宁德召开(2024-07-19 11:12:00)
- 追“光”逐“绿” 福建高速打造交能融合新模式(2024-07-19 11:01:25)
- 一年工业增加值超过200亿元!福建罗源“链就”产业新格局(2024-07-19 10:26:18)
- 福建着力打造自给自足的“绿电高速”:借光降碳 交能融合(2024-07-19 07:50:57)
- 美针对我国产品制定歧视性政策 中国机电商会:敦促美方正视汽车产业发展规律 立即纠正歧视性补贴政策(2024-07-16 14:43:13)
- 2024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增长30.1%和32%(2024-07-10 15:14:30)
- 上汽、广汽、宁德时代,争相发布“上车”时间表(2024-07-04 15:57:55)
- 罗源新能源产业链组团项目有新进展(2024-07-03 09:21:00)
- 这一产业,迈向千亿级(2024-07-02 16:00:05)
- 电动船舶领军企业投产(2024-07-02 08:29:26)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