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乌山时评 >> 热点关注

乌山时评|不断回答“四个之问”的行动指南

2022-12-13 09:28:53来源:福州新闻网  作者:肖文桂

  党的二十大在政治上、理论上、实践上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科学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我们要在学懂弄通做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上下功夫,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牢记“国之大者”,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务实的工作作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工作举措和实际成效。

  集中展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不断科学回答中国之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

  要正确回答“中国之问”提出的大量亟待回答的理论和实践课题,需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用以指导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百年历程就是一部回答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之问”、解决“中国问题”的理论创新史。实践发展无止境,理论创新无止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科学回答“中国之问”,“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而是要坚持在实践创新基础上推进理论创新,矢志不渝聚力解决中国实际问题,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

  党的二十大报告通过“导语”“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束语”等部分内容,集中展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不断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强调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两个结合”指明了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根本途径,揭示了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行的奥妙所在。实践证明,“两个结合”做得越好,理论创新之源就越丰富,理论创新之力就越强劲。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科学回答世界之问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纪疫情影响深远,逆全球化思潮抬头,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是整个世界都在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演讲时首次发出的“世界之问”。

  世界怎么了?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凌行径愈演愈烈,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发展赤字、和平赤字有增无减。”

  我们怎么办?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人类社会再次面临何去何从的历史当口,是敌视对立还是相互尊重?是封闭脱钩还是开放合作?是零和博弈还是互利共赢?选择就在我们手中,责任就在我们肩上。”

  党的二十大报告通过“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部分内容,充分体现我们党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美好世界作出的最新贡献,不断科学回答“世界之问”,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读懂中国打开重要“思想之窗”。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完善全球治理,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让多边主义的火炬照亮人类前行之路,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不断科学回答人民之问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回答“人民之问”的关键,就是聆听人民心声,回应现实需要。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最持久的力量。马克思说:“‘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许多新要求,也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不断回答新时代“人民之问”的过程中,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通过“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部分内容,充分彰显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人民情怀,不断科学回答“人民之问”。这些有效回答“人民之问”的理论说服了人,也掌握了群众,变成了物质力量。在未来历史进程中,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要继续行,就必须不断回应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在为人民利益和幸福努力奋斗中,始终能“掌握群众”。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科学回答时代之问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党的十八大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直面“时代之问”,就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书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党的二十大报告通过“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等部分内容,深刻揭示中国式现代化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坚定不移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科学回答“时代之问”。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进一步阐释中国式现代化五大特征的同时,令人瞩目地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九条本质要求和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五条重大原则,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提升到新高度,是世界现代化理论的重大丰富和发展,是对西方现代化理论的超越,不断为推进人类进步事业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作者单位:中共福州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李琳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