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文明观,让世界看见
——习近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五周年
2014年3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重要演讲。新华社记者 姚大伟摄
“我访问过世界上许多地方,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情就是了解五大洲的不同文明”
“这就是中国人常说的:‘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中国人早就懂得了‘和而不同’的道理”
……
五年前的今天,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在热烈的掌声中,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演讲。
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历史上中国国家主席首次到访并发表演讲。演讲中,习近平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自己的文明观。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五年过去,习近平所阐述的中国的世界文明观不断延伸,同时也在深深影响着世界。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倡导文明交流共鉴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演讲中,习近平强调:“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文明是平等的,人类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习近平对文明的这些论述不仅精辟揭示了人类文明的本质特征,还深刻阐述了“文明交流互鉴”的内涵。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史告诉世界,正是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漫长进程,积淀出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和生生不息向前发展的强大动力。
目光转向当下,中国的世界文明观也在交流互鉴中延伸。
2014年4月,习近平在布鲁日欧洲学院演讲时以茶酒作比:“中国是东方文明的重要代表,欧洲则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正如中国人喜欢茶而比利时人喜爱啤酒一样,茶的含蓄内敛和酒的热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读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但是,茶和酒并不是不可兼容的,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
2015年3月,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作主旨演讲,指出“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说过:‘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要促进不同文明不同发展模式交流对话,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
2016年1月,习近平在伊朗媒体发表署名文章,写道“中国人说:‘人之相知,贵在知心。’波斯谚语说:‘人心之间,有路相通。’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明之间,应该坚持交流互鉴、和谐共存。”
2017年1月,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时强调:“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文明差异不应该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该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2018年6月,习近平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尽管文明冲突、文明优越等论调不时沉渣泛起,但文明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是各国人民共同愿望。”
……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文明冲突论”浓重的宿命论色彩让一些人在看待不同文明相互交流的前景时产生了深深的疑惑与迷惘,有的甚至在看待他者文明时滑向了抗拒与冲突。混沌不应持续,开悟刻不容缓。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当下,面对文明交流这个永恒话题,几千年古老东方智慧的浸润让中国给出了启迪人心的回答。
相关新闻
- 2019年习近平“欧洲行”丨中摩合作新机遇(2019-03-27 15:32:33)
- 习近平和彭丽媛出席法国总统马克龙举行的隆重欢送仪式(2019-03-27 15:07:28)
- 习近平结束对意大利共和国、摩纳哥公国、法兰西共和国国事访问回到北京(2019-03-27 15:04:00)
- 习近平会见法国参议长拉尔歇(2019-03-27 10:03:55)
- 习近平出席中法全球治理论坛闭幕式并致辞(2019-03-27 08:48:34)
- 习近平同法国总统马克龙参观图片展(2019-03-26 23:54:29)
- 习近平在中法全球治理论坛闭幕式上的讲话(全文)(2019-03-26 23:21:41)
- 习近平:文明因交流而多彩(2019-03-26 16:43:30)
- 时政新闻眼丨尼斯夜谈、战机护航、凯旋门迎宾,一场特殊之访来了(2019-03-26 11:21:19)
- 习近平同法国总统马克龙会谈(2019-03-26 10:37:57)
- 跟着习主席出访,一起去看最浪漫的国家——法国(2019-03-25 16:02:39)
- 第1视点 | 习近平主席首次访问摩纳哥(2019-03-25 15:5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