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银行公告!即将停止交易!
1月23日,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下称“花旗中国”)发布《有关花旗 在中国内地个人银行信用卡业务的重要通知》,显示自2024年5月6日起花旗中国个人信用卡将停止交易功能,届时将无法继续用于消费支付等交易用途,同时该行将逐步停止提供相关产品权益与服务。
图片来源:花旗中国官网
该通知还强调,此项变动是花旗在中国市场退出个人银行业务的一部分,花旗在中国的对公业务不受影响。
据悉,花旗中国已与富邦华一银行有限公司(“富邦华一银行”)达成协议,将向其转让花旗中国个人银行信用卡还款服务停止后仍未结清的信用卡分期还款余额或欠款款项(“应收账款权利”)。
后续,在花旗中国个人信用卡还款服务截止日后,涉及到的仍未结清的信用卡分期还款余额或欠款款项,需要在约定时间(“交割日”)后,向富邦华一银行进行后续还款。
回溯来看,花旗早在2021年4月宣布了一项全球战略调整,退出包括中国内地在内的十余个市场的个人银行业务。
2022年12月花旗宣布将逐步关闭其中国内地的个人银行业务,但不涉及其市场领先的对公业务。
2023年10月,花旗宣布,将其中国内地的个人银行财富管理业务,包括个人客户持有的账户、存款和相关理财产品出售给汇丰中国。汇丰计划向花旗中国服务于个人银行财富管理业务的范围内员工发出要约加入汇丰的内地团队。该交易总额为约36亿美元的个人存款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资产,将于2024年上半年完成。
2023年11月7日,花旗中国在“花旗商业银行”微信号发布声明称,花旗在全球范围对个人银行业务进行战略调整,包括将逐步关闭中国内地的个人银行业务。该调整并不涉及企业与机构客户业务,花旗将继续坚定发展中国内地的企业与机构客户业务。
图片来源:“花旗商业银行”微信号
自2024年1月4日起,多家媒体报道称,花旗集团计划最早在今年底设立全资的中国投行部门,专注于中国国内资本市场,并为该部门招聘约30名员工。这将扩大花旗在华业务,目前花旗在华业务包括企业贷款和其他银行服务。
花旗将大幅裁员2万人
近日,华尔街多家大型银行公布去年四季度财报,花旗集团当季净亏损18.39亿美元,较前一季度扭盈为亏;富国银行当季实现净利润34.46亿美元,环比下降40%。
面对去年四季度亏损,花旗银行决定裁员约2万人“节流”。花旗银行表示,此次裁员可能造成18亿美元的成本,但到2026年裁员结束后,花旗集团每年有望节省25亿美元。
花旗集团首席执行官简·弗雷泽直言,“业绩表现非常令人失望”,但他强调说,花旗集团在组织架构简化和执行战略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预计2024年将是“一个转折点”。
华尔街对冲基金经理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导致去年四季度华尔街大型银行业绩下滑的最重要因素,不是缴纳特别费用,而是美国经济降温导致信贷需求下滑,加之企业个人信贷坏账增加,正令银行信贷利息收入趋减与坏账拨备增加,吞噬更多利润。
花旗1902年来华,2007年转制成立本地法人机构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花旗目前服务在华约70%的财富500强企业、300多家本地领先大型企业和众多新兴中型企业。花旗在华还有一家以提供金融信息服务为主的公司。截至2023年11月,花旗在华共有约7500名员工,分布在12个城市。(来源:每日经济新闻、花旗中国官网、21世纪经济报道等)
-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瑙鲁共和国恢复外交关系(2024-01-24 12:42:30)
- 新疆乌什7.1级地震后余震不断:共记录到余震1104次,最大5.7级(2024-01-24 11:16:52)
- 今年我国载人航天有哪些任务?载人登月如何推进?抢先了解→(2024-01-24 08:45:03)
- 叙利亚队第76分钟进球,中国男足告别本届亚洲杯(2024-01-23 22:06:51)
- 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4月在榕举办 展位招募工作已启动(2024-01-23 17:25:01)
- 为何新疆多地震感强烈?还有较强余震吗?专家解析(2024-01-23 09:13:47)
- 《中国的反恐怖主义法律制度体系与实践》白皮书发布(2024-01-23 09:05:47)
- 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4月在榕举办 展位招募工作已启动(2024-01-23 08:08:41)
- 多地积极推动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地(2024-01-22 10:54:15)
- 2023年我国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320.7亿件(2024-01-22 10:21:19)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