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周部分车票为何会“秒光”?如何提高购票成功率?热点回应→
15日,中秋国庆黄金周火车票开始发售。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合一,旅客出行意愿强烈,探亲流、旅游流交织叠加,铁路客流将呈现强劲增长态势。
假期出行,铁路部门如何做好运力保障?购票火爆,如何提高抢票成功几率?……针对假期铁路出行热点,记者一一梳理进行解答。
铁路部门如何安排运力?
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合一,假期时间长达8天。铁路中秋国庆黄金周运输自9月27日至10月8日,为期12天,在假期前后各延长2天,运输期限超过历年黄金周。
“12天的时间里,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9亿人次。”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客运部负责人表示,从客流走势看,假期两头以长途客流为主,将出现客流高峰,中间以短途客流为主,客流将始终保持高位运行。
面对假期客流高峰,铁路部门将科学调配运力资源,加大运力投放,全国铁路实行高峰运行图,日均旅客座席能力预计较2019年同期增长18.5%。
铁路部门将采取动车组重联运行、普速旅客列车加挂车厢等方式,增加热门方向旅客座席,进京、进沪、进穗方向原则上满轴或满编组运行。各铁路局集团公司将根据铁路12306售票数据,灵活增开管内旅客列车。
考虑到可能出现的突发大客流,铁路部门在全国主要枢纽节点储备了热备动车组、普速旅客列车车辆以及乘务人员。“数量不少于‘五一’小长假,一旦出现突发客流,随时可以上线运行,满足旅客出行需求。”国铁集团客运部负责人说。
购票集中,铁路12306能否应对超大访问量?
铁路12306科创中心副主任单杏花表示,为应对今年中秋国庆黄金周售票高峰,技术团队提前做好了各项技术准备工作,加强车票发售监控和例行巡检,组织技术骨干力量集中值班值守,保障售票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为应对售票高峰期间的超大访问量,12306技术团队采取有针对性的准备措施,在公有云应用、网络带宽扩容、防范恶意抢票等方面重点发力,确保售票系统稳定高效运行。”她说。
此外,12306技术团队已经建立起相对完善的运维和应急保障体系。通过多数据中心同时运行的方式避免“单点故障”发生。一旦发生故障,技术团队将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尽可能缩小故障影响范围,缩短故障影响时间。
部分热门车次车票为什么会出现“秒光”现象?
铁路部门预计,黄金周期间,北京、上海、南京、苏州、天津、广州、深圳、成都、西安等城市将会成为旅客出发和到达热门地区。此外,杭州将在黄金周期间举办亚运会,也将成为高铁出行的热门目的地。
单杏花表示,黄金周期间旅客出行需求“扎堆”,造成局部地区和时段运能紧张,尤其在部分热门方向的线路上,一些车次始发、终到时间更为适宜。全程旅行时间更短的列车,更是许多旅客的首选出行方案。
“当这些列车车票启售时,旅客朋友会选用12306网络购票、手机APP、车站窗口等各种售票渠道快速‘抢票’,可能会出现‘秒光’现象。”单杏花说。
如何提高购票成功几率?
单杏花表示,铁路部门将根据铁路12306客票预售、候补购票大数据和客流规律,兼顾长途和短途旅客出行需求,动态调整票额分配策略,及时将票额投放至客流需求较大的车站,最大限度保障旅客出行需求。
候补购票是火车票购买中的一种特殊方式。据悉,目前铁路12306候补购票功能运行稳定,候补兑现成功率达到75%以上。
单杏花建议,旅客通过提报多个“日期、车次、席别”组合的候补订单,延长候补兑现时间,可增加候补成功率。
此外,针对客流高峰期,部分旅客无法买到直达车票的情况,铁路12306科创中心产品设计部部长王洪业表示,相关旅客可采用购买联程票,通过分段乘车的方式满足出行需求,12306将根据旅客出行需求和余票情况,智能推荐有余票的中转换乘方案,供旅客选择。
据悉,为方便旅客中转换乘,铁路部门目前已在100个主要车站设立了站内中转换乘便捷通道,安排车站工作人员做好引导服务,旅客无需出站即可进入候车室候车,有效缩短了中转换乘时间。
- 注意!今日16:00开抢国庆黄金周首日车票!快定闹铃(2023-09-15 09:38:37)
- 中秋国庆假期火车票15日开售(2023-09-14 09:57:05)
- 定好闹钟!国庆黄金周火车票15日16时开售(2023-09-13 11:51:39)
- 福州汽车南站要拆了 火车南站综合交通枢纽呼之欲出(2023-09-13 09:13:28)
- 中秋国庆假期如何提高购票成功率?权威解答来了→(2023-09-12 17:27:29)
- 龙龙高铁福建段新建站房外立面亮相(2023-09-08 16:02:39)
- 铁路能化职工公积金业务办理更便利(2023-09-08 09:28:06)
- 永泰部分公交恢复运营,部分列车仍然停运(2023-09-07 17:32:29)
- 女子胸口藏16只活蜥蜴入境(2023-09-07 16:32:13)
- 最新!长乐19条公交线路恢复运营!(2023-09-07 14:38:51)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