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发现丨化石为证!大熊猫吃竹已有600万年
中美科学家通过研究早期大熊猫的“第六指”化石发现,大熊猫偏爱吃竹子的历史至少已有600万年。该成果于近日发表在国际期刊《科学报告》上。
与其他哺乳动物前肢有五根手指不同,大熊猫还有“第六指”,那就是在其手掌前端的一个增大的手腕部骨骼——“桡侧籽骨”。它就像一根多出来的“拇指”,让大熊猫的手掌得以形成对握、抓住竹子。
通过对云南昭通盆地水塘坝大熊猫祖先——“始熊猫”化石进行研究,古生物学家发现:距今600万至700万年前的始熊猫已具有“第六指”,而一直到现代,大熊猫的“第六指”并没有进一步增大。
云南昭通水塘坝大熊猫祖先的生态复原图。(Mauricio Antón绘,昭通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提供)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吉学平介绍,大熊猫是熊科中的特殊成员,已演变成一种专注的植食性动物。它们用牙齿撕裂竹竿时,紧紧抓住竹竿是“第六指”最主要的功能。
大熊猫抓握和咀嚼竹子。(Sharon Fisher摄,王晓鸣供图)
研究成果显示:大熊猫的“第六指”不像人类拇指能独立运动,它通过固定关节,与第一掌骨和舟月骨形成复合体,再与其他掌骨联动。虽然是被动抓握,但已足够为大熊猫提供吃竹子所需的抓握力。
“大熊猫并没有演化出一个更长的桡侧籽骨,而是始终保留着小而扁的简陋结构,就像专门为抓握竹子设计,以防止竹子从手中滑落。”吉学平说。
大熊猫(B, D, E)、原始熊类(A)和人类(C)手部的对比(王晓鸣 供图)
专家表示,增大的桡侧籽骨是大熊猫对吃竹子的适应性进化。而“第六指”之所以没有进一步伸长,是为兼顾抓握竹竿和承担体重的功能,避免过大的桡侧籽骨对行走造成干扰。“因此‘第六指’进化得不长不短,正合适。”吉学平说。
大熊猫(A, C)和云南昭通大熊猫化石(B, D)“第六指”的解剖结构。(王晓鸣 供图)
该研究由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美国洛杉矶自然历史博物馆等共同完成。(记者 岳冉冉)
- 最新研究来了!熊猫食竹历史或可追溯到600万年前(2022-07-01 13:55:58)
- 最新研究来了!熊猫食竹历史或可追溯到600万年前(2022-07-01 11:51:57)
- 熊猫“红娘”牵起川港“情缘”(2022-06-28 15:51:50)
- 台北动物园将整修 大熊猫“圆宝”生日拟在线过(2022-06-02 09:57:14)
- 台湾海科馆办亿万年见证特展 三叶虫等化石难得一见(2022-05-31 16:51:52)
- 中外科学家首次揭示人类的中耳曾经是鱼类用来呼吸的鳃(2022-05-30 10:05:58)
- 中国旅马大熊猫“靓靓”的第三只宝宝取名“升谊”(2022-05-26 15:52:28)
- 工作人员巡护途中偶遇社牛脏脏大熊猫(2022-05-19 11:18:00)
- 受疫情影响 旅日大熊猫“香香”返还时间第4次延期(2022-05-13 17:49:48)
- 远古发现丨新发现两枚胚胎化石,蛋里的鸭嘴龙“宝宝”长啥样?(2022-05-11 16:4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