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通报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责典型案例
给地方政府债务戴上“紧箍咒”,经济社会发展就多一道“安全阀”。为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严格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管理,有效提升问责震慑,18日,财政部从已完成问责的隐性债务案例中,选取了八个典型案例进行公开曝光。
据介绍,财政部会同相关部门持续保持监管高压态势,严肃查处新增隐性债务和隐性债务化解不实等行为,推动有关地方和部门切实开展隐性债务问责工作,形成有力震慑。为切实发挥“问责一个、警醒一片、促进一方”的作用,财政部当日对外公布了典型案例:
一是安徽省安庆市化债不实371.76亿元、新增隐性债务3.5亿元,时任安庆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某某等相关责任人被问责;
二是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假借医院采购药品名义新增隐性债务2.5亿元,时任浉河区委副书记、区长于某某等相关责任人被问责;
三是贵州省兴义市通过国有企业举债融资新增隐性债务2.99亿元,时任兴义市市长袁某某等相关责任人被问责;
四是江西省贵溪市通过融资平台公司募集资金用于市政建设支出新增隐性债务1.7亿元,时任贵溪市委书记梅某等相关责任人被问责;
五是湖南省宁乡市新增隐性债务11.24亿元、化债不实4.17亿元,时任宁乡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某某等相关责任人被问责;
六是河南省孟州市借政府购买服务名义新增隐性债务4亿元,时任孟州市委常委、副市长卢某某等相关责任人被问责;
七是浙江省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占用国有企业资金方式新增隐性债务15.95亿元,时任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委书记、管理委员会主任施某某等相关责任人被问责;
八是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欠付公益性项目工程款新增隐性债务1.55亿元,时任七里河区委书记魏某某等相关责任人被问责。
近年来,财政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会同有关部门提出了“一揽子”政策措施,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稳妥化解隐性债务存量,隐性债务风险稳步缓释,风险总体可控。但局部地区的风险不容忽视,一些地区新增隐性债务和化债不实等违法违规行为仍时有发生。
财政部称,上述典型案例反映出一些地方和单位的领导干部政绩观存在偏差,纪律观念不严,严重影响了隐性债务风险防范化解工作成效。对相关责任人予以严肃问责,充分彰显了对隐性债务问题终身问责、倒查责任的坚强决心和坚定意志。各地方和各单位要从中深刻汲取教训,举一反三,引以为戒。
财政部要求,各地方、各单位要把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作为重要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底线思维,落实工作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强化日常监管,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妥善处置和化解隐性债务存量。
财政部表示,下一步,将切实履行财会监督职责,严格落实政府举债终身问责制和债务问题倒查机制,对新增隐性债务和化债不实等违法违规行为,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问责一起”,持续强化监督,有效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
- 日本政府决定冻结俄罗斯及白俄罗斯3家银行资产(2022-06-07 14:57:17)
- 福州最新批复!事关土地征收!(2022-06-03 18:14:33)
- 财政部:八方面发力 支持稳住经济大盘(2022-06-02 11:47:13)
- 解决婴儿奶粉短缺问题,拜登宣布进口外国奶粉并加速国内生产(2022-06-02 11:11:45)
- 南平发布最新人事任免(2022-06-01 17:48:38)
- 台湾家庭债务达GDP逾九成 台媒引当年“卡债风暴”吁正视警讯(2022-06-01 11:34:10)
-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定价目录的通知(2022-05-31 16:51:52)
- 日本政府债务破千万亿日元,创历史新高(2022-05-31 15:58:19)
- “稳经济33条”速览!每招1名应届毕业生最高补1500元(2022-05-31 15:28:06)
- 全国示范!福建一地正在公示(2022-05-28 13:1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