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省首个BIPV光伏外墙项目落地福州高新区
光伏系统商业运营后,预计年发电量可达6.24万千瓦时
流洲安置房B区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设。周昊 摄
24日,在福州高新区南屿镇的流洲安置房B区项目建设工地,工人忙着做好光伏组件上墙准备工作。该项目的商业体建筑在建设中采用了建筑光伏一体化(BIPV)光伏外墙技术,是福建省首个应用该技术的项目。该光伏系统在商业运营后,预计年发电量可达6.24万千瓦时,有效降低建筑能耗,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作为福州市重点城中村改造项目,流洲安置房B区项目用地面积约66.32亩,包括10栋住宅楼、1栋邻里商业楼、1栋养老院,共建造1088套安置型商品房,建成后将安置3400多户居民回迁。
该项目由中建国际投资(福建)有限公司投资建造,由中建五局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作为施工总承包单位。“我们在项目设计时就致力于打造‘会呼吸’的绿色建筑,在商业楼外墙和屋顶采用建筑光伏一体化系统解决方案,推动建筑与能源的高效融合。”中建国际投资(福建)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该项目商业楼采用的建筑光伏一体化新技术不仅在屋面设置了光伏发电组件,建筑外墙还通过光伏组件与中空玻璃结合,将光伏发电技术融入建筑中,既不影响原有结构,又兼顾了良好的发电性能、保温性能、遮阳避光性能以及装饰性能,让建筑节能降耗与光伏发电达到有效互补的理想状态。
该项目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并网模式,建成投用后,可减少周边园区配电容量压力,同时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新技术,提高电网整体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绿色能源的利用比例。
近年来,福州市住建部门高度重视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有关工作,将绿色建造、智能建造、节能低碳作为推进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以流洲安置房B区项目为示范,福州高新区城乡建设局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助推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理念,鼓励企业通过绿色建造方式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记者 林榕昇)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