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福州新闻网
电脑版
飞卡阅读 头条 福州 原创 专题 图解 H5 福建 天下 台海 海峡纵横电子竞价平台 福州人才 金融 福州都市圈 区县
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州

张彬官:做福州评话的“留声机”

2025-05-10 08:21:43来源:福州晚报  作者:王杨林 包华

从戏台到讲台,传承创新非遗

张彬官:做福州评话的“留声机”

张彬官。

“我们福州城,有三山藏、三山现、三山看不见……”5月7日,在台江区委党校内的鳌峰书场,福州评话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福州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张彬官,讲了一段福州评话《闽都别记》。从27岁首次登台以来,他一直从事评话表演,并为守护这门传统艺术而奔走。

张彬官1956年出生于仓山区城门镇,高中毕业后向福州市曲艺团评话表演艺术家毛钦铭拜师学艺。毛钦铭是“福州评话三老”之一苏宝福的弟子,当时免费教授评话。张彬官常随毛钦铭辗转各地演出,一边观看一边学习。

27岁那年,张彬官在闽侯县南通镇一个乡村的书场首次登台表演,讲的书目是《红粉三杰》。这是苏宝福的代表作之一,说的是三位女侠的故事。

张彬官说,虽然当时书场条件简陋,但座无虚席。他初上台时有些紧张,好在很快就适应了,顺利完成了演出,获得了5元酬金。从此,他就一直与评话相伴。

张彬官博闻强记,刻苦揣摩《闽都别记》《北宋演义》《兰花案》等传统评话书目。他还勇于探索,善于创新,根据新时代的需求,编演了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地下航线》、廉政教育题材作品《西厢夜话》等新书目。

张彬官回忆说,20世纪80年代,福州评话的发展进入黄金时代,从业者有数百人。当时福州许多街道都有书场,里面摆放着一排排竹椅,常常坐满了人。不少福州人在办婚丧宴席或民俗活动时,也会请评话先生到场表演。“观众喜欢听取材自福州地区口头传说和民间故事的乡土话本,我们还在其中融入福州俗语、福州民谣等元素,让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随着时代的发展,福州评话的观众渐渐流失。为了守护这门传统艺术,2006年张彬官和其他老艺人组织成立了福州市创新评话艺术团,成员有50多人。2020年,该艺术团更名为台江区福榕评话艺术中心,目前由他担任负责人。他带领团队坚持不懈传承弘扬评话艺术,在各地表演了千余场。

近年来,张彬官成为台江区委党校的客座讲师,带领团队组建评话宣讲团,在台江区多个党性教育教学点,以评话的形式传播党的历史、党的政策以及廉政教育、文明建设等内容。

他还走进各中小学、图书馆,参加各类公益讲座,向年轻人、小朋友介绍福州评话,教他们学习福州方言。

“现在很多福州孩子都不太会说福州话了,这是评话艺术传承发展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无论形式如何创新,我们都必须守住评话的根——以福州方言口语讲演吟诵故事。我愿尽自己所能,做福州评话的‘留声机’,留住乡音,传承艺术。”张彬官说。(记者 王杨林/文 包华/摄)

【责任编辑:滕一郎】
相关新闻
福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

日新闻排行榜周新闻排行榜月新闻排行榜
城事|记忆深处的“票夹时光”
城事|记忆深处的“票夹时光”
邹慧云:向世界500强企业学习,创造更多的合作机会
邹慧云:向世界500强企业学习,创造更多的合作机会
申佳林:福州政府懂企业,出台政策很实际
申佳林:福州政府懂企业,出台政策很实际
杨国聪:福州低空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建议着力培育标杆型企业
杨国聪:福州低空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建议着力培育标杆型企业
福州房产频道
福州买房新姿势!超500万人次围观!
福州买房新姿势!超500万人次围观!
专题推荐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第八届世界闽商大会
新区杯·第十届海峡两岸好文章青少年征文活动
艺术点亮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