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福州新闻网
电脑版
飞卡阅读 头条 福州 原创 专题 图解 H5 福建 天下 台海 海峡纵横电子竞价平台 福州人才 金融 福州都市圈 区县
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州

如何上好这堂“人生必修课”?福州社工、高校教师等讲述生命教育

2025-04-07 07:49:34来源:福州日报  作者:叶欣童

每年清明,春风化雨寄托着人们对逝者的哀思,也带来生与死的思考。如何从容面对生老病死,拥抱有责任的生死观,是当代人的一堂“人生必修课”。记者近日深入采访社工、患者家属、高校教师等,了解福州生命教育的相关情况。

如何上好这堂“人生必修课”?福州社工、高校教师等讲述生命教育社工走进病房开展临终关怀服务。(爱加倍社工服务中心供图)

告别

用爱温暖生命最后一程

3月28日晚7点,第九〇〇医院仓山院区安宁疗护中心多功能室,一阵清澈的童声如流水般传出,一场特殊的追忆活动在此举行。

主持追忆活动的是福州市爱加倍社工服务中心主任、安宁社工王素梅,当天他们要一同告别抗癌多年的老朋友花花姐(化名)。

“花花姐一直有个心愿,希望有一首属于自己的歌。一个月前,孩子们把自己创作的《永远爱你》唱给花花姐听。今天,他们想把这首歌唱给大家听。”话音落,音乐起,伴随着孩子们稚嫩又真诚的演唱,台下的家属、社工和志愿者都已泪流满面。

2019年,王素梅因临终关怀服务第一次认识花花姐时,她已经与癌症斗争了17年,多次手术、复发转移、化疗折磨着她的意志。

“通过与花花姐交流,我们能感受到她对生活的热爱。后来,我们邀请她参加音乐工作坊活动,用音乐舒缓患者、家属的紧张情绪。”王素梅回忆道,那次活动对花花姐启发很大,她主动申请成为医院志愿者,用自己的抗癌经历鼓励病友,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在爱加倍众多服务对象中,花花姐也是为数不多愿意和社工们聊生命话题的患者。她说,如果哪天她要离开了,请不要为她插管、抢救,并希望采用“花葬”形式,让她能够回归自然。

今年初,花花姐的病情再次反复。热爱唱歌、舞蹈的她告诉王素梅,她很想有一首属于自己的歌。王素梅将花花姐的心愿告诉长期在爱加倍参与活动的小志愿者,这群同样热爱音乐的孩子仅用4天就完成这份爱的礼物并送给了花花姐。

“非常感谢爱加倍社工带给我们的温暖。”追忆活动上,一曲毕,花花姐的女儿小林(化名)止不住地落泪,她抱了抱王素梅,更多感动和心灵的抚慰难以用语言表达。

“当疾病无法治愈,我们希望借助专业能力帮助患者缓解痛苦、帮助家属走出哀伤,让双方都不留遗憾,生死两相安。”王素梅说。探访服务、音乐疗愈服务、芳香疗愈服务、舒适照护服务、临终关怀合唱团、病友互助团体……爱加倍成立5年来,社工、志愿者陪伴癌症病人、临终病人500多人,用爱温暖生命最后一程。

正视

与无法回避的遗憾和解

进入社工行业16年,王素梅有三分之二的时间从事临终关怀服务。她深知,对大部分人而言,至亲的死亡如同房间里那头被刻意回避的“巨象”,但有朝一日终须面对。

“我之前接触过一名从漳州来的白血病患者,到医院时意识已经不清醒了。患者离世后,他的孩子说了一句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她说‘我有点后悔,没有在爸爸清醒的时候和他聊聊离开的方式’。”王素梅说,类似的话她在工作中时常听到,这也让她意识到,大家对生死话题的回避缘于生命教育的缺位。

2022年,王素梅决定以“生命下午茶”的形式开展生命教育,截至目前已开展30期,面向的群体不仅有服务对象,还有对生死话题感兴趣的年轻人、无法走出亲人离世阴影的患者家属等。为了让参与者能够更深刻地直面生命课题,王素梅选择陵园作为活动场所,打开一扇感悟生命、思考生命的新窗口。

“我一直不知道怎么面对死亡,临终对我来说充满未知,面对妈妈的离世一直心有亏欠,觉得很多事情做得不够,于是自己的感受与情感变得麻木又生硬。”小英(化名)多次参与“生命下午茶”,她始终记得第一次参加时,与母亲做完“四道”(道爱、道谢、道歉、道别)后大哭一场,风吹响她挂在树枝上的许愿牌,仿佛母亲的回应、叮咛,也同样做着最后的告别,“原来死亡也是生命的一部分,我们无需害怕,只要面对就好。”

在王素梅看来,每个人都需要生命教育,理解生命的含义。每年的“三八”国际妇女节,爱加倍社工服务中心都会组织孩子、家长及志愿者走进安宁病房,在双向给予的温暖中汇聚爱和感动。

“看到病人躺在病床上,很虚弱,我很心疼”“哪怕只能够为他们分担一些痛苦,也是值得的”“妈妈,我真希望我长大了能学到知识,制作出能够医治安宁病人的药”……通过生动的实践,孩子们意识到要更加珍视生命。

传播

拥抱有责任的生死观

对生命的起点和终点有清醒、准确的认知,即让生前事有准备、身后事有安排,是生命教育的目的。

近年来,与生死话题相关的课堂、影视作品备受关注。如,纪录片《人间世》将镜头聚焦两位身患绝症的病人,记录她们生命最后的时光;电影《人生大事》关注殡葬业,引发人们对生命价值的讨论;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广州大学等高校开设了死亡教育相关课程……这些积极的改进和有益的尝试推动大众树立更加科学的生死观。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王杰长期关注社会工作与临终关怀实践,所著的《何以善终:晚期癌症患者的叙事困境与社会工作介入》去年出版,深入探讨了社会文化中的死亡禁忌、孝道观念等对患者善终产生的影响。课堂上,王杰也时常向学生们介绍“死亡咖啡馆”“生命下午茶”等生命教育的新方式,模拟“沉船游戏”,引导学生学习如何从容地面对衰老、面对死亡,学习如何与家人相处、爱或者被爱。

“生命与死亡不能割裂,生命教育尤为重要。基于死亡的思考能够启发我们如何更好地对待生命、如何更好地生活。”王杰说,国内对于生命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希望随着生命教育与更多领域融合发展,当代年轻人能够有越来越多获取生命教育知识的途径,可以更加科学、客观地看待生命和死亡的意义。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有识之士呼吁,期待有更多学校将生命教育课程搬上讲台,让生命教育走入阳光下,从而看到生命中更多可能性,更好地体验生命之美好,更好地实现自我生命价值。(记者 叶欣童

【责任编辑:徐昕昀】
相关新闻
福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

日新闻排行榜周新闻排行榜月新闻排行榜
渔业周开幕 一起探秘海味十足的盛宴!
渔业周开幕 一起探秘海味十足的盛宴!
重达960斤!巨型蓝鳍金枪鱼现场开鱼!
重达960斤!巨型蓝鳍金枪鱼现场开鱼!
福州“雨水套餐”又又又上线了!  台风“蝴蝶”即将登陆
福州“雨水套餐”又又又上线了! 台风“蝴蝶”即将登陆
“我们不再挨饿了”中国杂交水稻在非洲生根发芽
“我们不再挨饿了”中国杂交水稻在非洲生根发芽
福州房产频道
福州新区这个项目开始主体施工
福州新区这个项目开始主体施工
专题推荐
新区杯·第十届海峡两岸好文章青少年征文活动
2025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
福州市第五届住房展销会
【网络中国节·端午】悠悠艾草香 岁岁皆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