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柒“同款”课!就在福州这所学校!
前段时间,短视频创作者李子柒的回归,让漆艺等非遗的热度一路飙升。无独有偶,在“中国漆都”福州有一所高校,在这个学期初便开设了一个非遗漆艺工坊,授课老师是来自台湾的王佩琴博士。
王佩琴老师指导学生制作漆艺
“老师,这个胎体的饱满度够吗?”“漆面很漂亮,水珠的质感也很逼真,可以抛光了”……12月20日下午,记者走进阳光学院非遗漆艺工坊,看到的正是王佩琴老师轻声细语地指导学生制作漆艺的场景。
今年秋季学期,佩琴老师应邀跨越海峡,前来阳光学院任教。除了漆艺工坊,她还开设了《国学与传统文化》通识课程,带领学生泡茶、做筷套,让他们在耳濡目染中领略茶艺、书法等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广受欢迎和好评。
人物名片
王佩琴,台湾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博士,曾任台湾南开科技大学副教授、台中科技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兼任教师,著有《质性书写大漆——再论〈髹饰录〉的漆工艺书写问题》《莳绘王清霜》《漆工艺大科学》等作品。
“漆”点钟的热忱
是我,是我,是我。
是我,是我,是我。
七点钟,你说七点钟。
好好好,我一定早点到。
20日下午,漆艺工坊内播放着三毛作词、李宗盛作曲、齐豫演唱的歌曲《七点钟》。曲调欢快,充满热情和期待。王佩琴老师玩了个谐音梗,将漆艺工坊的名字叫作“漆点钟”。“既是一种幽默,也是希望学习漆艺的学生能一直保有这份热忱。”
热忱从何而来?从学生自身的兴趣中诞生,也需要老师教学设计的加持。
应用心理学专业大三学生魏薇从小喜欢玩手工,大一上过剪纸课,课余跟着视频学过编绳、刺绣等。这个学期看到漆艺工坊招生,便第一时间报名,她希望可以亲手做出自己满意的漆艺作品。
通识教育学院教师王莉丽在开设茶道课的过程中,萌发了要自己制作茶具的念头,跨“专业”来工坊“拜师”。
“不要我教你,而是要你想学。”佩琴老师就地取材,用福州随处可见的螺钿、橘子皮等物品为胎体,埋颜色、上漆、裱布、刮灰,仅留一道打磨工序让初学的徒弟们发挥。在上到第二节课的时候,便分别做出了自己的第一个漆艺作品。学生们因此备受鼓励,兴趣更加浓厚,耐住了每周一次的3小时课程,即使先后“中招”过敏,也不轻言放弃。佩琴老师补充道:“安全第一。我也会根据经验,判断学生过敏的严重程度,需要时肯定及时叫停。”
此后,是选材、打磨、上漆、抛光,一道道工序手把手教,佩琴老师不只教手艺,还结合理论和经验,讲清楚背后的原理,授人以渔,引导学生举一反三、事半功倍。
魏薇说:“之前我跟着网络视频做过漆艺,但都很机械,不知道所以然。经过佩琴老师讲授,豁然开朗。自己琢磨之后,还能再创新,收获很大。”
制作一个完美的漆器,需要经过二三十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需精心雕琢,很考验耐性。王莉丽老师不仅上课认真,但有课余闲暇,也努力钻研打磨。她说:“只要一想到可以亲手做出自己理想中的茶具,就很有干劲。”
传统文化其实没那么严肃
王佩琴老师是中文系博士,研究方向是《红楼梦》。传统文化对她而言,是专业,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就像漆艺一样,没那么严肃,门槛没那么高。”“书法、茶道、漆艺等等,本来就是古人的日常生活啊。”
佩琴老师踩缝纫机
在为大一学生开设的《国学与传统文化》大班课上,她抛开大部头的国学经典,从《兰亭集序》的字号、排版、美感,说到常见的创业项目——饮料店招牌的设计;从古代的《绣谱》,到筷套的制作;从茶巾的折叠,到茶具的认知,再到点茶、小壶泡的方法与注意事项,具体入微,不一而足。
于是,每次周四下午,从马尾本部到滨海新城校区的校车上,总能看到佩琴老师瘦小的身躯,背着大大的包。里面装满了上课需要的道具,其中,有从台湾家里跟着她坐飞机跨海而来的茶具、缝纫机,也有她入乡随俗淘宝买的布匹。
筷套及制作说明
期末作业便是视频拍摄泡茶过程以及筷套作品和图文说明。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大一学生卢诗来自连江,家里有喝茶的习惯,上了佩琴老师的课,更加深刻体会到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却又触手可及。
武夷山市传统杂技、福建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茶百戏就是她印象最深的一环。
老师示范,学生跟着操作,在杯子里加入茶粉和水,以“N”字形一直搅拌,“只用茶和水,不用其他的原料,竹子、花等图像便展现在茶汤中,太神奇了”。
她说:“上大课不过瘾,等明年大二回本部,我也要报名参加佩琴老师的漆艺工坊,学习更多的传统技艺。”
据介绍,为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学期,阳光学院开设了10余门艺术实践通识课程,融合10个书院特色工坊,将非遗漆艺、非遗版画等中国优秀传统技艺引入课堂。
“打开窗口,光便无处不在。”阳光学院通识教育学院副院长苏广老师对记者说道,“希望王佩琴等艺术实践通识课程老师带给同学们的不只是一堂课,更有人格的感染和对技艺的热爱,对艺术、对美的不懈追求。这份坚持和热爱,可以让大家受用一辈子。”
- 李若彤:福州非遗“三条簪”,既是装饰也是武器(2024-12-12 00:23:21)
- 福州:深山有“谷仓”(2024-12-11 10:20:18)
- 海丝国潮市集精彩纷呈:非遗技艺上下杭争辉 复古市集为鼓岭留客(2024-12-09 07:37:24)
- 福建旅游交易会福州馆福味浓 打卡攻略来了(2024-12-07 08:23:50)
- 南平政和这项技艺,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24-12-07 07:36:00)
- 章江贡水弦歌欢——赣州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工作纪事(2024-12-04 16:53:08)
- 多国大师在榕PK漆艺 闽江学院启动双坊互动机制(2024-12-02 08:34:10)
- 国际工艺美术教育院长会议在闽江学院举行(2024-11-30 08:24:53)
- 闽侯“双嘉年华”开启 四大市集汇聚八闽美食与非遗文创(2024-11-22 08:04:59)
- 集聚非遗元素,福州“三条簪”焕新“重生”(2024-11-21 16:00:46)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