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中国”专题报告会举行
“海上中国”专题报告会举行
向海图强 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风从海上来,潮涌话未来。传承数千年的海洋因子,汇聚14亿人的海洋强国时代梦想,在闽江之滨持续澎湃。15日,“海上中国”专题报告会在福州举行。
“海上中国”专题报告会现场。记者 陈暖 摄
报告会由自然资源部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和福州市人民政府主办,以“向海图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为主题,海洋领域院士专家及行业精英齐聚一堂,分享海洋科技的应用与突破、海洋文明的传承与开拓。
“智慧海洋建设事关重大战略,事关国家利益,事关长远建设。”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德炉提出,智慧海洋是信息与物理融合的海洋智能化技术革命4.0,是经略海洋的神经系统和我国海洋强国建设实施的长远战略抓手。在多年实践中,他深深体会到,大数据是智慧海洋的灵魂,人工智能是核心,智慧海洋在发现海洋优质经济资源、拓展海洋保险业、海洋可燃冰探索等方面大有可为。
提及海洋大数据,不可或缺的数据源就是海洋卫星观测。中国工程院院士、海洋卫星地面应用系统总设计师蒋兴伟说:“海洋卫星以高、快、宽、全的优势,成为不可替代的有效掌握海洋环境信息的高技术手段,是当前和今后海洋前沿技术的主要领域。”
2002年,我国第一颗海洋卫星升空。进入新时代,海洋卫星事业发展进入快车道。蒋兴伟在会上分享了一则好消息:本月14日,我国首颗海洋盐度探测卫星发射成功,进一步完善我国自主海洋动力环境要素探测能力。
海量数据下,如何更好地形成共享服务,赋能千行百业?政、企、商、学、研、金融等广泛参与,助力海洋新质生产力发展。在学科领域,亟待培养更多能够应对海洋未来挑战的复合型高端人才。
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讲席教授戴民汉指出,海洋学科涵盖认识海洋和经略海洋两大范畴,具有鲜明的跨领域大科学特征。21世纪以来,海洋学科发展进入以大科学计划为载体推动认知与应用的阶段。戴民汉总结了海洋学科发展规律:使命驱动,海洋科技水平与大国崛起休戚相关;高度综合,学科交叉与融合驱动学科革命;数据密集型学科,高度依赖技术与装备。
“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的方向和需求,深深扎根在优秀传统海洋文化中。”中国太平洋学会海洋文化国际交流合作专业委员会主任郑长来表示,中华海洋文化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形成丰富灿烂的文化遗产,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海洋观念和精神。弘扬中华海洋文化优良传统,提升国家海洋软实力,为建设现代海洋文明服务,具有全新的意义。(记者 莫思予/文 陈暖/摄)
- 福州集中签约15个项目,总投资超580亿元,连续夺得全省“双第一”(2024-11-16 07:27:22)
- 福清:打开海上引擎 迈向深蓝(2024-11-15 18:49:02)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2024-11-15 17:15:38)
- 福州高新区:向海进军创新发展(2024-11-15 16:21:56)
- 罗源:向海图强逐梦深蓝 产港城人融合发展(2024-11-15 16:15:52)
- 连江:风起帆张 逐梦全球(2024-11-15 16:09:38)
- 美方计划于2025年部署针对俄罗斯和中国的反卫星武器 国防部:美国是太空安全最大威胁(2024-11-15 16:06:26)
- 长乐:经略海洋通联世界(2024-11-15 15:51:31)
- 鼓楼:竞逐海洋产业主赛道(2024-11-15 15:34:05)
- 仓山:“蓝色引擎”迸发新动能(2024-11-15 15:34:05)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