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走!跟着诗词游福州(下)

2024-06-14 09:02:31来源:影像福州
走!跟着诗词游福州(下)

福州是一座拥有2200多年建城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一座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国际城市,汇聚了闽都文化和现代都市的精华。

上期,我们穿越时空与古人相遇,领略了福州诗词之美。走!跟着诗词游福州(上)

今天,我们再次化身为时空导游,继续跟着诗词游福州。

走!跟着诗词游福州(下)

三坊七巷 包华/摄

送朱叔赐赴闽中暮府

宋·吕祖谦

路逢十客九青衿,半是同袍旧弟兄。

最忆市桥灯火静,巷南巷北读书声。

这是南宋著名学者吕祖谦吟咏福州的一首名诗,宋代闽都学风盛行,满街都是读书人。

福州人杰地灵,自古便是书香之地,以三坊七巷为代表,这里一直是是“闽都名人的聚居地”。

走!跟着诗词游福州(下)

宫巷沈葆桢故居,百年流苏花开。林双伟/摄

宫巷

清·杨庆琛

拍肩挹袂赋仙居,拱极楼前舁笋舆。

园绮衣冠图洛社,金银宫阙梦华胥。

但凭善俗成仁里,自爱吾庐读我书。

秋景数峰塘半亩,此中容得老樵渔。

三坊七巷里的宫巷,不仅有沈葆桢故居、刘齐衔故居、郑葆中故居、林聪彝故居,林则徐的同窗好友杨庆琛也住在这里。

这首诗赞颂了宫巷的风土人情,表达了诗人对宫巷的喜爱,也表明了诗人喜欢简单读书生活的志趣。

走!跟着诗词游福州(下)

在文儒坊东口北墙上,镶嵌着一方乡约碑,可以说是“善俗”“仁里”的实证。来源:遇见福州

这是福州古坊巷仅存的乡约碑,是福州坊巷平安治理、共建文明的实物见证,富有文物价值。

在福州,历来很注重倡导和睦的邻里关系。2006年起,福州还将每年的七夕定为邻里节。

走!跟着诗词游福州(下)

乌塔 林双伟/摄

福州即景

宋·谢泌

湖田播种重收谷,道路逢人半是僧。

城里三山千簇寺,夜间七塔万枝灯。

「夜间七塔万枝灯」七塔指当时福州的定慧塔、神光报恩塔、崇庆塔、开元寺塔(又称寿山塔)、育王塔、定光多宝塔(白塔)和坚牢塔(乌塔),前五塔先后被毁,后两塔至今犹存,构成了福州“三山两塔一条江”的古城格局。

走!跟着诗词游福州(下)

烟台山 石美祥/摄

度浮桥至南台

宋·陆游

客中多病废登临,闻说南台试一寻。

九轨徐行怒涛上,千艘横系大江心。

寺楼钟鼓催昏晓,墟落云烟自古今。

白发未除豪气在,醉吹横笛坐榕阴。

这首诗再现南宋时福州城南闽江的波涛汹涌,以及江上浮桥的壮观,那时江面比现在要宽阔得多。

陆游所经过通往南台的浮桥,是福州万寿桥的前身,是闽江南北的重要通道,如今为解放大桥。

走!跟着诗词游福州(下)

西禅寺 原浩/摄

凤凰冈

明·谢肇淛

橘园洲上露如霜,江树江烟望渺茫。

布谷声声春雨后,荔枝十里凤凰冈。

福州是水果之乡,盛产荔枝。「荔枝十里凤凰岗」反映了福州种植荔枝的盛况,富有田园气息,引人想往。

走!跟着诗词游福州(下)

源脉温泉 陈暖/摄

温泉

宋·李纲

温冷泉源各自流,天教施浴雪峰陬。

众生尘垢何时尽,日月人间几度秋。

这是李纲游览雪峰崇圣禅寺后到山下汤院“泡汤”的记录。

福州拥有丰富的天然温泉资源,相传在晋太康年间就已发现和利用温泉,宋代福州温泉驰名,明代已是遍地开花,如今的福州,开发了许多的温泉洗浴休闲场所,被称为“温泉之都”。

走!跟着诗词游福州(下)

升山寺 林双伟/摄

升山灵岩寺

宋·曾巩

修竹长松十里阴,任敦烧药洞门深。

独窥金版惊人语,能到青霞出世心。

鸡犬亦随云外去,蓬瀛何必海中寻。

丹楼碧阁唐朝寺,钟呗香花满旧林。

升山灵岩寺即今升山寺,寺前可俯瞰榕城。

「丹楼碧阁唐朝寺」说明此寺在唐朝就有了。据史料记载,升山灵岩寺始建于南朝陈天嘉三年(562年),唐时名僧筑堂谭经于此。升山现存最有价值是升山灵岩寺及宋、元、清摩崖石刻。

走!跟着诗词游福州(下)

海蛎饼 来源:遇见福州

春朝偶作

清·萨镇冰

未交惊蛰雷先发,枕上连宵闻雨声。

市远菜羹供薄膳,家贫蛎饼是珍烹。

敲诗偶步时人韵,鬻字聊资晚岁生。

早起飞花穿户入,枝头鸟语更怡情。

「家贫蛎饼是珍烹」蛎饼是福州的传统风味小吃,选用大米、黄豆浸泡后磨浆,以海蛎肉、猪瘦肉、芹菜等拌馅,用长柄瓢勺将浆饼放入滚开的油锅炸制而成,成品呈金黄色,壳酥香,馅味荤咸鲜美。

蛎饼是珍烹,可见萨镇冰对家乡小吃的喜爱。

走!跟着诗词游福州(下)
走!跟着诗词游福州(下)
走!跟着诗词游福州(下)
走!跟着诗词游福州(下)
走!跟着诗词游福州(下)
走!跟着诗词游福州(下)
走!跟着诗词游福州(下)
走!跟着诗词游福州(下)
走!跟着诗词游福州(下)
走!跟着诗词游福州(下)
【责任编辑:钟培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