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申遗成功十周年纪念活动举行
今年是“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申遗成功第十年,来自全省茶界的众多专家、学者、茶企代表等19日汇聚福州,以一场特别的纪念仪式,共赴这项全球农业文化遗产的“十年之约”。
“记得十年前,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总部办公大楼里第一次飘出来自中国福州的茉莉花茶香。”回忆起那趟走出国门的申遗之旅,现福州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时任福州农业局副局长郑华琼至今记忆深刻,“专家评审接过一杯杯芳香四溢的茉莉花茶后,纷纷竖起大拇指。从福州到罗马,2014年的申遗成功,让福州的茉莉花与茶成为璀璨亮眼的世界名片。”
慷慨激昂的话语还未落地,热烈的掌声随之响起,当年那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的申遗历程,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再次被人们深情回忆、纵情谈论。
“从2012年底启动申遗,到2014年成功入选,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让我深刻感受到其中的‘福州速度’。”农业农村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监测技术小组成员、福建师范大学教授王维奇说,高效的背后,有各方的坚持与努力,更基于福州农遗本身独特的魅力。
十年来,“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的遗产保护利用和价值弘扬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农业农村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闵庆文为此发来视频致辞,“这十年,福州茉莉花与茶在产业、文化、科技等方面都得到更好的发展,并为全球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贡献出福州的智慧与力量”。
申遗成功不是终点,福州上下已形成共识:这不只关乎过去的农业文化遗产,更关乎城市未来,如何答好农遗保护与发展的时代命题,至关重要。
“要找准发力点,进一步做大做强福州茉莉花茶产业。”福建省农业农村厅教授级高级农艺师苏峰建议,一产、二产要做到绿色和现代,同时要跳出单一的产业发展思维,以花与茶的历史文化为支点,探索挖掘、传承、创新的新路子,有效带动茶文旅融合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地标·福州茉莉花茶馆”19日上线,将借助京东电商平台,把福州茉莉花茶的千年传承、独特工艺和卓越产品,带给全国乃至全球的消费者,为推广和促进福州茉莉花茶农遗文化传播增添新动力。(记者 蓝瑜萍 通讯员 杨文文 郑泓)
- 福州向外地残障人士开放办理爱心卡 可刷卡免费乘坐公交地铁(2024-05-20 08:41:07)
- 台胞眼中的有福之州—— 科创配套足 宜居又宜业(2024-05-20 08:32:11)
- 福州10万鱼苗入闽江 只为“年年有鱼”(2024-05-20 08:32:06)
- 小满遇上“520”浪漫经济火了(2024-05-20 08:27:08)
- 从医疗到教育再到消费,福州信息技术应用触角不断延展—— 数字赋能“ 智”造幸福(2024-05-20 08:24:34)
- 上海来的感谢信点赞“福州温度”(2024-05-20 08:24:23)
- 福州市12345热线轮值单位领导接听电话通告(第28期)(2024-05-20 08:24:17)
- 台胞蒋佩琪扎根福州,续写父辈的坚守与传承(2024-05-20 08:09:47)
- 迟到近百年!林徽因获颁建筑学学位(2024-05-20 08:05:40)
- 全国首个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方标准在榕发布(2024-05-20 07:52:27)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