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微:慧眼巧手让“枯木逢春”
让根雕艺术焕发新生机
张微:慧眼巧手让“枯木逢春”
张微。
近日,根雕艺术家张微刚忙完“一木一浮生,人在草木间”根雕艺术与白茶文化展。她凭借着对艺术的执着,让根雕这门古老艺术焕发出新生机。日前,记者走进张微的“根雕世界”。
“我是伴随着叮叮当当的声音长大的。”张微是闽侯上街人,自小的耳濡目染让她对根雕有着一份深厚的情谊。长大后,每每与人谈起自己的出生地,根雕总是她绕不开的话题。一开始,张微试着自己寻木,让雕刻师傅创作,可呈现出的作品却让她大失所望,“后来我就想,我要自己去学根雕”。
张微对根雕的爱打动了中国木雕艺术大师潘发清,2013年,她正式拜师学艺。从零开始学根雕,谈何容易。“刚开始学根雕时,师傅让我们练习打磨,有时候一坐就是大半天。”得益于个人美学基底和悟性,张微学得很快。
“艺术是相通的。”在采访中,张微带领记者欣赏了自己创作的舞者系列作品。记者细细端详,看到美丽的“少女”翩翩起舞,既朴又雅,既美又灵。
根雕的独特在于“三分雕刻,七分天成”,看似无用的树根,想要变成一件艺术作品,要反复揣摩构思后,方能下刀。“根雕创作是发现、展现自然美的过程。你看这个作品我只做了简单的切割,最大程度保留了木头的本质。”张微介绍,作品《獾》从发现木材到成品经过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当时看到木材时并没有灵感。后来我在把玩时无意发现,若保留树皮的话,有点像动物的表皮,就茅塞顿开了。”
每隔一段时间,她会去武夷山、福鼎等地的茶山“寻宝”。所谓的“宝”,其实是茶山上一些人们不要的根材。“把根雕艺术融入空间美学是我一直想要表达的现代根雕艺术形式。根雕不仅是艺术品,还能融入我们日常生活的点滴,变成香炉、小凳子、簪子等,这就是根雕艺术的魅力所在。”张微说。
张微回忆,一次在闽侯乡村,她看到一块木头正被火烧着,忽然有了灵感。于是,张微从火中“抢救”出了那块木头,经过简单上色和取舍衔接后,变出一只“北极熊”,张微为其取名《重生》。
“我希望能有更多年轻人进入根雕这个行业,不断将根雕文化传承下去、发扬光大。”为此,张微不断琢磨如何突围,“近年来,我尝试把根雕和短视频相结合。接下来除了办个人展外,我还想让根雕文化进校园,让孩子们感受非遗的魅力。”(记者 林舒颖/文 叶诚/摄)
- 潘惊石作品传承展南后街开展(2024-01-01 08:29:51)
- 福州劳模精神展示馆开馆 首次公开展出部分劳模照片及事迹(2024-01-01 07:46:01)
- 好干部 兴福州|何静:争做福州对外开放的排头尖兵(2024-01-01 07:45:38)
- 福州:文化迎新 坊巷漫游成风尚(2024-01-01 07:43:16)
- 第二届中国茶叶交易会闭幕(2024-01-01 07:40:07)
-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群众信访举报转办和边督边改公开情况一览表(第二十九批)(2024-01-01 07:36:16)
- “两节”送温暖活动启动 惠及职工40万人次(2024-01-01 07:35:18)
- 习近平主席新年贺词在福州市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2024-01-01 07:35:08)
- 2023,下班!福州这些瞬间,你怀念吗?(2023-12-31 22:08:03)
- “行稳致远——论房地产开发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主题沙龙论坛举行(2023-12-31 15:58:45)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