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科技工作者”陈谟凑:18项专利在身的全国劳模
盛夏,1000亩紫薇花开,漫山遍野的粉紫色花朵随风摇曳,小山羊在林间穿行;金秋,1600亩桂花氤氲出沁人的芬芳……
这不是童话世界,这是闽清丰达农场的金秋盛景。丰达农场的负责人陈谟凑今年被评为福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
自学成才,白手起家
丰达农场位于闽清县上莲乡,陈谟凑就是上莲乡人。上世纪80年代,陈谟凑所在的乡村和城镇还没通马路,但他深知“要致富,先修路”,便号召村民一起用锄头挖路。路通了之后,陈谟凑申请到一台拖拉机自学驾驶技术。
那时的拖拉机没有方向盘,全靠双手。领了拖拉机我就在草地上自己练,开回家后又苦练了一周才成。
1982年,19岁的陈谟凑用拖拉机在乡镇间运输木头挣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2万元,他用这笔“巨款”开启了新的人生——种植果树。
“我和妻子栽种了160棵柑橘,我去书店买了一本农业书,严格按照书上的教学来操作。海拔、温度、土壤、水等样样把关。特别是在防病虫害方面,我将理论结合实际,自己发明用石灰裹树来防虫害,效果显著。”陈谟凑说起往事脸上洋溢着笑容。
从“瓜果村”到“电器村”
历经三年栽培,柑橘树硕果累累,陈谟凑的钱包也变得“鼓鼓的”。
“那是1985年,我买了一辆铃木摩托车,拉风极了!”陈谟凑边说边笑,“村民看我发达了,全村都去种水果,我把经验都分享给大家,带着大家奔小康。
他自豪地说:“到了1986年,村民收入都增加了,纷纷买了电器,我们村从‘瓜果村’摇身一变,成了‘电器村’!”
进阶深造,不断精进,在自学和反复实践中,陈谟凑进入了瓶颈期。为了提高柑橘的口感和经济价值,陈谟凑去重庆“中国柑橘研究所”进修一年,这一年成为了他人生的第二个转折点。
从重庆回来,陈谟凑带着专业知识和开阔的视野重振旗鼓,引进国外的柑橘品种,使柑橘单价翻了十倍,果园面积扩大到160亩。
同时,他大力发展养殖业,高效利用农家肥,成就柑橘优秀品质。
陈谟凑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秉持这一理念,2010年,他又去福州大学进修3年,准备跨行养殖鳗鱼。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陈谟凑将理论在自家鱼塘“试水”时遇到了大麻烦——育苗存活率不足10%,直接导致他损失数百万元。
他善于用“土办法”解决新问题。“我自己研究出一套‘土办法’——先拿最便宜的鱼做实验,成功存活再放鳗鱼。”
多年来,他不断改进完善鳗鱼养殖技术与装置,形成自有知识产权的鳗鱼生态精养核心技术。该技术实现在较高密度养殖状况下零排放、零污染、零用药,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
刻苦钻研,斩获专利
陈谟凑十分重视农业技术创新,研发底盘营养土果树育苗法(福州2004科技进步三等奖)、百香果搭架装置等先后获得实用新型与发明专利18项。
时间看得见,42年,陈谟凑将“闽清西藏”之称的荒山耕耘成拥有国家新农村科普示范基地、福建省 “三星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等多项荣誉的生态农业大观园。
而他自己作为一名从山头上创业出来的农民,用实实在在的干劲和丰硕的成果得到党和国家的褒奖。
他先后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农村科普工作先进个人”和“全国星火科技二传手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2008年被选为北京奥运会火炬手,受聘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客座教授等。
谈到自己的成功经验,他笑着说——“农业要成功需要三个‘心’——静心、恒心和决心。我很执着,几十年都做一件事,坚持就是胜利!”
- 闽清:水墨丹青韵 最是莲宅村(2023-06-13 12:17:49)
- 签约了!让我们共护一江碧水!(2023-06-13 12:17:49)
- 闽清桔林乡:环境整治齐发力 乡村振兴有活力(2023-06-13 12:17:49)
- 你所不知道的闽清 | 爱国侨领刘家洙(2023-06-12 11:58:41)
- 亚洲田径锦标赛夺冠!祝贺闽清姑娘赵君妍(2023-06-12 11:32:02)
- 闽清前峰村:偏僻山村的华丽蜕变(2023-06-12 11:23:55)
- “杨梅”吐气,一起来闽清尝鲜!(2023-06-12 11:21:57)
- 宝妈互助、暖心助农、传承技法……闽清这间小屋“特产”爱(2023-06-11 09:05:37)
- 陈开注:带着农民干 帮着农民赚(2023-06-10 09:06:36)
- 闽清县总医院增设夜间透析服务(2023-06-10 08: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