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张蓝色碳票在榕发放
3日,全国首张蓝色碳票在榕发放。在2023渔业周·渔博会海洋(渔业)碳汇高峰论坛上,福建亿达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邱碧香接过编号为“LJ2023001”的碳票,这标志着福州在海洋碳汇领域迈出全新一步。
全国首张蓝色碳票3日在榕颁发。记者 林双伟 摄
2022年1月,成交海洋碳汇1.5万吨;2022年2月,成交海洋碳汇1500吨……一张小小碳票,清晰记录着过去一年福建亿达食品有限公司在海水养殖渔业海洋碳汇(海带)项目开发中成交的每一笔碳交易,共涉及171.8公顷养殖海域。经核算,监测期内总碳减排量为27456吨。
邱碧香说,过去的交易凭证,仅仅是双方签订的一纸合同,“碳票就不一样了,有海洋与渔业等部门的备案,是海洋碳减排量收益权的凭证,相当于一张认可养殖海域‘蓝碳’作为资产进行交易的身份证。”
眼下,挖掘海洋碳汇价值正在成为共识。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活跃碳库,储存了地球上93%的二氧化碳。海洋碳汇又称“蓝碳”,是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具有储碳量大、储存时间长等优势。
福州市海洋与渔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蓝色碳票不仅能够系统记录每一笔交易,还具有交易、质押、兑现、抵消等多个方面的权能,便于建立更完善的碳汇交易体系。
蓝色碳票由谁发放?此次试点的碳票由市县海洋与渔业局备案,经第三方机构监测评估、认证,由连江县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提供登记、注销、流转及交易服务等事项。
“如何核算、证明,只是促成碳交易、建成碳汇交易体系的一环。”连江县政府相关负责人说,目前连江累计碳汇交易量超过6万吨,经济收入累计超过40万元。连江正着力搭建统一的“蓝碳”交易平台,企业可通过平台购碳、了解供需情况、获得购碳证书等,加快建立更完善的海洋碳汇交易体系,促进海洋碳汇的应用与实践。
在完善蓝色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上,福州一直是“先行者”,从开发、核算、交易到执法,推出多个“蓝碳首创”。
在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副院长胡学东看来,探索推出蓝色碳票是一个创新举措,对利用碳交易进一步激发福州海洋经济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届渔博会也是一场“零碳”展会,兴业银行福州分行以捐赠1000吨海洋碳汇的方式,抵消会展活动产生的全部温室气体,实现碳中和。(记者 蓝瑜萍)
相关新闻
- “海连江”亮相渔业周·渔博会(2023-06-04 08:19:50)
- 渔博会上中印尼“两国双园”合作亮眼(2023-06-04 08:01:33)
- 在有福之州 “渔”见未来(2023-06-04 07:54:40)
- 全国首张蓝色碳票颁发 海洋碳汇工作再上新台阶(2023-06-03 18:23:48)
- “渔”你相约 收货满满(2023-06-02 18:37:16)
- 一场渔博会盛满色香味 记者提前探访(2023-06-02 07:21:31)
- 渔业周·渔博会6月2日开幕(2023-06-01 07:35:57)
- 潮起东南“渔”约福州 写在2023渔业周·渔博会开幕前夕(2023-05-31 07:54:36)
- 2023渔业周·渔博会6月2日至4日在榕举行(2023-05-30 08:52:27)
- 2023渔业周·渔博会下月在榕举办(2023-05-20 08:11:55)
- 全省首个水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碳汇VCS项目落地永泰(2023-05-18 08:21:21)
- 实现零突破!农业VCS碳汇项目落地福州永泰(2023-05-15 15: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