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源“变形竹”振兴“绿引擎” 产业链年产值达6.89亿元
记者29日获悉,近年来,罗源依托丰富的竹林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竹精深加工产业,“吃”透一根竹子,衍生出200多种产品。目前,该县竹林产业链年产值达6.89亿元,总计为农民增加年收入约3.5亿元。目前该县正通过科技赋能等方式,加快将竹林产业链打造成乡村振兴“绿引擎”。
美味竹 售卖出好“钱”景
“我们村每家每户都承包了竹林,收入高的一年能有两三万元。”说起种竹的经济效益,飞竹镇飞竹村的村支书叶玉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竹山每亩每年可产出约50公斤冬季笋和约100公斤春季笋,仅靠笋的销售收入,每亩竹山可收入达700元至800元。
罗源县竹笋产量丰富,中房、起步、飞竹和霍口等乡镇都有大量的竹笋产出。在竹笋采收、加工的繁忙时节,甜笋、苦笋、毛竹笋纷纷上市。“我们平时挖的是毛竹笋,它有开胃健脾、美容护肤的功效,村民们不仅自己吃,多出的还拿到市场上卖,市场价是7元一斤。”叶玉壘介绍。
在山下的笋干加工厂里,20多名村民分工合作,正在为收购来的毛竹笋进行去头削皮、分段焯水、切片切丝等工序,加工后将销往国外。
“毛竹笋干的收购价在一吨6万元左右,经过我们加工包装后,出口日本、澳大利亚、阿根廷等国家和地区。”笋干加工企业老板黄乃棋介绍,公司还借助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精制工艺技术,研制开发了“飞竹牌”甜笋、苦笋、毛竹等笋干加工产品,上市后深受消费者喜爱,今年主打的袋装毛竹笋干价格可以卖到一公斤40元以上。
飞竹镇的竹笋产业,是罗源县竹笋产业的一个缩影。罗源县每年约有15000吨的鲜笋产量,目前共有6家竹笋加工企业,每年产值就有3500万元,高峰期安置劳动力近500人。
功夫竹 “闯”出一片天地
在罗源西兰乡一家竹制品厂房内,机声隆隆,在破竹机的锋利刀刃下,一根根毛竹被分段切割。在经过开片、碳化、烘干、上胶、压制、裁边、抛光等多道工序后,一片片竹板逐渐成形。下一步,它们将被制成竹椅、竹桌、竹柜等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我们每年要消耗毛竹1000多吨,年产值可达2000多万元。”企业负责人李恒波介绍,竹产品加工不但提升了竹子的附加值,也为60多名村民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岗位。
近年来,通过罗源县林业局和各乡镇的招商引资,全县已有竹精深加工企业8家。这些企业的主要产品有竹家具、竹地板、竹工艺品等200多种竹产业产品。
竹子还被广泛地运用于文创产品的制作中。霍口畲族乡香岭村引入了用于制作文创产品的紫竹,打造千亩紫竹林。
“我们村离县城比较远,运输成本比较高,传统的毛竹效益很低。现在我们种的紫竹都有专人上门收购,不愁销路。”香岭村村支书李道田介绍,村里种植的紫竹每年能够卖出几十万根,可以按照不同的大小和形状,制作成毛笔杆、二胡杆等文创产品。这些文创产品不仅具有美观的外观,还能展现出竹子的自然特性和文化内涵,受到市场欢迎。
科技竹 打造振兴“绿引擎”
在起步镇的庭洋坂村,当地农民发展起“小径竹”福笋产业项目,实现了家门口的致富增收。
“小径竹的竹笋是苦笋的一种,相对其他苦笋,小径竹竹笋的优势是它的纤维要小得多,不仅口感更加细腻,也更适合老年人和小孩食用。”庭洋坂村村支书兰世杰介绍,目前小径竹竹笋的市场价在每公斤30元左右,亩产可达75公斤。目前种植规模500亩,下一步将扩大到1000亩左右。
据了解,庭洋坂村还与福建农林大学合作,在村里试种了12种不同品种的竹子,通过农业培育技术,计划摆脱季节限制,打造竹笋全年化产出,进一步发展竹产业。(记者 李锦清 通讯员 黄佳文)
- 从电商菜鸟到大佬!罗源这场培训干货满满(2023-05-30 11:47:49)
- 罗源:考前安全大检查,为高考保驾护航!(2023-05-30 11:47:49)
- “国民顶流”如何造就?来看沙县小吃的前世今生(2023-05-30 09:17:58)
- 罗源县出入境管理大队完成首批港澳台电子签注制作(2023-05-30 08:09:22)
- 罗源:长风万里 百舸争流(2023-05-30 07:51:15)
- 罗源县举办“凤舞畲乡•春季村晚”暨“畲风海韵”文旅品牌主题推广活动(2023-05-29 15:21:06)
- 罗源县松山镇五里社区:协商议事解民忧 为民服务“零距离”(2023-05-29 15:21:02)
- 专家委员点亮“七彩罗源”(2023-05-29 11:15:44)
- 今年272项福建省重点招商项目公布(2023-05-29 11:09:36)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传统产业的新发展(2023-05-28 10: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