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垃圾分类背后的颗颗“群星”
在垃圾分类的工作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大多来自一线环卫岗位,做过最脏最累的活儿,最懂基层的实际。如今,他们虽已离开了曾经熟悉的扫帚和铲车,却成为了人民的代表,发出人民的声音,就像漆黑夜空中,倔强而温暖的颗颗繁星。
何宏在福州屏东中学为学生们宣讲垃圾分类。(市城管委供图)
谢智波:
10年后,垃圾分类让梦想成真
扫过21年的马路,当过5年的全国人大代表,负责了4年的垃圾分类,如今,垃圾分类督导员谢智波依旧每天骑着小电驴,穿梭在各个小区,实地“暗访”垃圾分类到底做得怎么样。
“拿出治理‘酒驾’一样的决心治理城市乱扔乱倒垃圾行为。”这曾是谢智波担任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期间提交的建议,也是他的梦想。
2019年,福州市城区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面对这个曾经又脏又臭的“陌生领域”,当大多数人还在观望、疑虑时。谢智波已经站了出来:“我是从农村里走出来的,垃圾分类,我可以。”
1998年,谢智波成为福州的一名环卫工人。他负责的路段只有800米,但外宾多,游人多,是福州最重要的“门面路段”之一,谢智波用勤快、细心实现承诺——这个路段成了“免检路段”,考核时从来没被扣过分。
从路面保洁员转岗当上分类督导员,刚开始,谢智波还是有些“懵”,“扫马路时,一辆清洁车、一把扫帚、一个簸箕就行,但是垃圾分类看起来面对的是垃圾,其实面对的是人。”
为了尽快上手,谢智波准备了三四本厚厚的笔记本,不懂就问,不会就记,垃圾分类督查、入户宣传、垃圾分类志愿活动中,笔记本都能派上大用场。在督导中,谢智波认为,光发现问题不行,整改到位才算数。“同一个问题,老谢能不厌其烦地讲,还举一反三地延伸,直到他亲眼看到解决为止。”同事洪媖说。
侯艳梅:
爱拼才会赢的“侯姐”
今年是侯艳梅担任全国人大代表的第六年。2007年,她成为一名环卫工人,由于吃苦耐劳、做事高效,踏入环卫行业的侯艳梅一路“开挂”,仅8个月,她就当上了路段班长,成为公司骨干。
2012年,福州迎来道路保洁市场化改革的市场机遇,侯艳梅所在公司成为第一批中标企业。她被公司委以重任,奔赴福州。道路保洁、垃圾分类、垃圾转运……垃圾分类前段、中端都是她的“战场”,凭借一股儿拼劲儿,这位同事口中的“侯姐”让人刮目相看。
来到乌山西路与西二环中路交叉路口西南角,这里草木葱郁、彩花点缀,俨然一座清幽的街头公园,一辆小型厨余垃圾专用运输车缓缓驶入其中,很快不见踪影,这就是乌山西城市管理综合体。
在这里,侯艳梅度过了5年,她把这座“隐身”在地下的垃圾转运站看作“小家”。如何让垃圾转运中不会散发明显臭味?渗滤液怎么样才不会溢出?垃圾怎么运才会比较顺畅?……在这里,侯艳梅带着一帮年轻人不断摸索。
摸索一直是她的习惯。负责道路保洁时,她摸索出“人机结合、班组协同、垃圾桶装、循回保洁”的作业新模式;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时,她提出“1+2+4”生活垃圾分类一体化方案,联动多方力量。
担任全国人大代表的第六年里,她也从不停下摸索的脚步,先后向全国人大会议书面提交了17份建议,解决采纳率达到75%以上,不少都是围绕垃圾分类与环卫工人权益保护。她说:“能在自己知晓的领域尽责履职,这是我应尽的责任。”
郑贞良:
忘了自己在做“垃圾分类”
郑贞良本不愿接受采访,他认为,垃圾分类应更多归功于垃圾分类前端的人们,比如,垃圾分类管理员、督导员。但是同事的一句话瞬间点醒了他,“没有垃圾分类后端的保障,福州哪里来的垃圾分类?”
一晃眼,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郑贞良已在红庙岭上奋斗了28年。前25年,他在垃圾堆里埋垃圾,后3年,他也走上了红庙岭的管理岗,远离了恶臭与他熟悉的机械铲车。
一年前,记者采访他时,他正忙着监管红庙岭覆土覆绿、采购飞灰填埋库区机械用油,熟悉红庙岭垃圾综合处理中心监管服务一科的各类事务。一年后,他说出很多曾经的他可能并不会说出的话。
他总是一边说着要退休,一边默默尽责,25年的一线工作经验把“尽责”二字打进他的骨子里,但是以前拼的是体力,现在比的是脑力,郑贞良感到了更大的压力,“以往把垃圾推过来、埋进去就行。现在做监管又做服务,责任更大。”
监管服务一科的工作都是“实”的。台风来了,泵站的水管坏了,要修;企业停电了,要管;不同垃圾的处理环节中断了,要对接;每天来回几趟的安全选差必须要落实……只要关乎几家垃圾焚烧企业的事,无论大小都离不开这个科室,也离不开郑贞良。
忙着忙着,他有时都忘记了自己在忙“垃圾分类”。直到有一天,他看到因为一个临时机械故障,红庙岭的炉渣项目暂时无法运转,导致后面一系列的垃圾分类处理环节都无法进行,直到故障被成功解决。他这才明白,每一个垃圾处理环节都是唯一的,不可或缺的,好比垃圾分类中的每一个岗位、每一个人,谁也离不开谁。
何宏:
打理这座城市是一种荣幸
“作为一个女性企业家,您如何带领一家环卫企业从二三十人壮大到现在的上千人,而且依旧还能不断发展?”面对记者的提问,鼓楼区人大代表、福州大弘朗洁环保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宏说:“用心用情,不要只盯着企业效益看,更要看到社会效益。”
这份“用心”,在垃圾分类里清晰可辨。2017年,福州在部分小区初步试点垃圾分类工作,对于这件事,居民不理解,政府和环卫企业喊破嗓子也无济于事,“面对新事物要有新方式。”何宏选择了主动出击,她与东大社区联动,率先在全市推出垃圾分类“晒与罚”机制。
面对屡劝不止乱丢垃圾的居民群众,街道社区、城管、垃圾分类公司、物业公司等形成合力,通过监控取证、城管配合,进行上门劝导和处罚。多管齐下,让温泉街道成为当年的福建省垃圾分类的示范片区,直到如今在全市也是领先水平。
她还提出垃圾分类“脚步丈量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初期,正值盛夏,天气酷热,何宏戴上一顶防晒帽,就出门调研巡查:“侧面听来的,永远比不上亲眼看来的。”
目睹当下的智慧浪潮,何宏也着力打造智慧环卫,让垃圾分类更智慧,让环卫工人更省心。在垃圾桶上装“芯片”;建立数字化监管后台,用数字评估垃圾分类、路面保洁管理实效,让后台管理人员在云端就实时掌握前端的一举一动,改变“一把扫帚扫到底”的过去。
也有人问过何宏,“有没有想过离开环卫行业,转战其他领域?”何宏则毫不犹豫地反问:“为什么要离开?”在她心中,能为福州人打理这座城市,能听到人们称赞福州的美丽,这已经是一种莫大的荣幸。(记者 沐方婷 通讯员 许流钦)
- 一带繁花一路歌——在海丝博览会上聆听“故事汇”(2023-05-21 07:44:01)
- 共赴科技之约!2023年福州科技活动周启动(2023-05-20 17:15:00)
- 福州雷雨天气将重启 气温升高(2023-05-20 15:53:05)
- 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研学活动走进三坊七巷(2023-05-20 12:50:00)
- 中国(福州)国际渔业博览会已成全球前三大专业品牌渔业展会(2023-05-20 12:34:54)
- 第十届中国企业家发展年会在福州开幕(2023-05-20 12:16:24)
- 福州海关深入调查研究推动解决进出口企业发展难题(2023-05-20 12:16:24)
- 福州开展垃圾分类“一月一主题”宣传志愿活动(2023-05-20 08:45:36)
- 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刘曙光:第N次来福州 这次我来“过节”(2023-05-20 08:17:04)
- 在持续推进文明城市建设中表现不力 15家单位被挂牌警告(2023-05-20 08: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