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创造多个中国第一!

船政文化是福州的重要文化名片,也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向海图强的重要见证。
这里创造了中国数个第一,第一架自制水上飞机、第一艘千吨级蒸汽动力舰船、第一条自营电报线,建立中国近代第一所成规模的造船厂、机器厂,创办中国第一所西式高校、职业技术学校,培养中国第一批海军人才,打造中国第一支舰队……

△被誉为“中国塔”的罗星塔 林双伟摄
01.船政在福州马尾诞生
福州马尾地处闽江下游,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天然良港;拥有马江险要,进入马尾的航道狭窄,易守难攻;距离福州城区较近,便于闽浙总督管理等优势。

△被誉为“中国塔”的罗星塔 林双伟摄
01.船政在福州马尾诞生
福州马尾地处闽江下游,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天然良港;拥有马江险要,进入马尾的航道狭窄,易守难攻;距离福州城区较近,便于闽浙总督管理等优势。

△中国船政文化城核心区 林双伟摄
船政素有“创自左宗棠,成于沈葆桢”之说。
1866年,闽浙总督左宗棠在马尾筹办船政,后因调任陕甘,推荐沈葆桢出任首任总理船政大臣。

△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展示左宗棠邀沈葆桢接掌船政事业“三顾宫巷”场景。欧阳进权摄
清末,马尾船政制造大小舰船40余艘,其中仅沈葆桢五年计划期间就完成了15艘舰船。
船政在马尾诞生,建船厂、造兵舰、制飞机、办学堂、引人才、派学童出洋留学等一系列“富国强兵”活动轰轰烈烈地开展,成为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的重要里程碑。

△我国第一架自制水上飞机“甲型一号”复原模型 林双伟摄

△铁胁厂,生产舰船用肋骨、龙骨等大型钢构件。林双伟摄
02.第一所新式学堂
船政创设之初,列出三项任务——造船、办学、兴海军。
船政大臣沈葆桢认为,船政的根本在于学堂。

△修缮并活化利用的船政学堂 欧阳进权摄
船政创设了中国最早成规模的官办新式教育机构船政学堂(含前学堂和后学堂)和艺圃学校,培养出启蒙思想家严复,海军将领邓世昌、刘步蟾、萨镇冰,外交官陈季同,铁路工程师詹天佑等一大批人才。

△总理船政衙门 林双伟摄
船政学堂是我国近代第一所海军和工程师学校,创办于1867年,分为前学堂、后学堂,即制造学堂、驾驶学堂。
后学堂以英语为教学语言,主要培养海上航行驾驶人员和海军船长,相当于海军军官学校。

△从船政学堂毕业的最早一批学生 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供图
“一座学堂引领一个时代”,船政学堂被誉为“近代中国海军摇篮”。
它在中华民族自强之道、向海图强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船政文化城核心区 林双伟摄
03.打造船政文化城
如今的中国船政文化城以焕然一新的面貌呈现在大家面前,入园游客不断。

△船政“天空之境” 林双伟摄

△全国重点文保单位轮机厂 林双伟摄

△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绘事院 林双伟摄
走进文化城核心区,游客们可以看见轮机车间、绘事院等福建船政建筑群,船厂片区整体保留了百年前船政生产区域的格局,在全国近代工业文化遗址中属于唯一。


△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 林双伟摄

△船政书局 章溯摄
船厂片区经过古建筑保护修缮和活化利用,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船政书局、轮机车间、绘事院、铁胁厂等重要工业建筑实现了从“外貌”到内在“气质”的蝶变。


△船舱造型的图书阅读区 陈景好摄

△造船零件等船政文化元素随处可见 陈景好摄
船厂内的机装课仓库占地面积1203平方米,被改造成船政书局,以造船零件作为空间装饰元素,置身其中翻阅图书,宛如回到百年前的船舱。


△轮机厂内部 林双伟摄
有着156年历史的轮机车间,在这里可以感受到这座曾经制造出我国第一台国产船用蒸汽机的红砖建筑魅力。

△绘事院沉浸式展示百年前舰船设计实景 林双伟摄
五一假期,快走进中国船政文化城,感受现船政元素与现代科技的激情碰撞……























- 雷雨逼近!福州刮大风!下午出门注意!(2024-08-13 15:21:37)
- 暴跌60%!福州网友:已经在做准备了!(2024-08-13 15:21:37)
- 福州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主城区将出现雷雨天气(2024-08-13 14:38:03)
- 事关中小学转学!福州市教育局发布公告(2024-08-13 10:51:18)
- 原侵华日军731部队少年兵赴华谢罪:“抛开一切顾虑,我就想去中国”(2024-08-13 09:49:29)
- 为两岸青年融合创造更多可能性——写在第十二届海青节集中活动火热开展之际(2024-08-13 08:57:48)
- 影像福州|夜静星稀照海汀(2024-08-13 08:33:48)
- 晋安法院创新处置被执行人房产 当事人自售+法院监管(2024-08-13 08:32:35)
- 暑气未消!福州避暑地图请收好!(2024-08-13 08:26:35)
- 海丝中央法务区福州片区构建现代法务集群 营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2024-08-13 08:2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