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焦点图

福州深远海养殖平台获央媒点赞

2023-04-14 09:22:48来源:福州晚报  作者:郑瑞洋 林双伟

福州深远海养殖平台获央媒点赞大黄鱼“第三代住宅”——“定海湾1号”(资料图)。记者 林双伟 摄

继木头渔排、塑胶渔排之后,大黄鱼迎来了“第三代住宅”——深远海养殖平台。

连日来,新华社、央视、光明日报等央媒,频频聚焦“乾动2号”等福州大黄鱼深远海养殖平台。13日,央视财经频道还聚焦大黄鱼“搬家”的故事。

2500万尾大黄鱼“搬家”

13日,央视财经频道以《福建福州:2500万尾大黄鱼苗投放定海湾》为题,报道了连江大黄鱼“搬家”的故事。

据央视报道,去年12月底,技术人员从大黄鱼深远海养殖平台“定海湾1号”“定海湾2号”上,挑选出500条“岱衢族”大黄鱼(原产于浙江岱衢洋,为优质大黄鱼)进行繁育。最终,连江培育出2500万尾本土“岱衢族”大黄鱼苗。

今年3月,为了提升存活率,鱼苗投放到风浪较小、水温较高的宁德三都澳近海海域暂养。经过一个多月“集训”,鱼苗已能够适应深海环境。为此,大黄鱼开始了“搬家”——将在4月15日之前全部投养到连江定海湾。

本月11日13时许,一艘载着500多万尾大黄鱼的活水运输船从三都澳抵达连江定海湾。渔民们争分夺秒,接力将鱼苗投入长达8米、宽约4米、深约4米的塑胶渔排网箱内。

据养殖负责人卢统锋介绍,根据计划,这些大黄鱼将在定海湾的塑胶渔排养殖1年左右,然后转移到深水网箱养殖1年,再投放到“定海湾1号”等深远海养殖平台上进行野化驯养(进行“健身”),最终上市。

鱼类“第三代住宅”来了

为何要如此“搬家”呢?据当地渔民介绍,对于大黄鱼来说,木头渔排是“第一代住宅”,塑胶渔排是“第二代住宅”,而机械化、智能化、可抗风浪的深远海养殖平台是“第三代住宅”。

在过去,渔民通过木头、塑胶渔排在近海养殖的大黄鱼,品质一般,售价也不高;随着深远海养殖平台的投用,大黄鱼养殖走向了深远海,其品质和口感类似于野生大黄鱼,深受消费者青睐,带动了渔民增收。

渔民吴传清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前用木头渔排养鱼,一年只赚几万元,碰到台风等灾害还亏了;现在通过深远海养殖平台养鱼,去年分红就有二十多万元。

深远海养殖平台也是福州发展智慧渔业的生动案例。连日来,新华社、光明日报、央视财经频道等,报道了“乾动2号”大黄鱼深远海养殖平台下水。据央媒报道,“乾动2号”不仅具有抗17级台风、抗赤潮等优势,还搭载了各类智能养殖系统及检测系统等现代化渔业生产设备,可实现智慧养殖。

养殖平台“海上管家”上线

目前,定海湾已投用7个深远海养殖平台。其中,全省首个深海智慧渔旅平台“闽投1号”,是大黄鱼“第三代住宅”的升级版。与其他平台不同,该平台搭载海景客房、宴会厅、厨房、卫生间、办公室、会议室以及智慧渔业中心等,实现了渔旅融合。这也意味着,人类和鱼类有了共同的“深海住宅”。

平台越来越多,如何管理好呢?前日下午,“百台万吨”生态养殖项目“海上联合党支部”,在“闽投1号”上揭牌。

据连江县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海上联合党支部”将依托“闽投1号”等一批深远海养殖平台及汉斯曼集团等一批运营企业,以党建为引领,定期开展政策宣传、技能培训、纠纷调解、救助帮扶等工作,推动渔业生产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全力打造一二三产良性互动的智能化、休闲式深海养殖渔业平台。(记者 郑瑞洋 通讯员 吴其法)

【责任编辑:陈颖】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