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州要闻

罗源多举措让百姓“病有良医”

2023-04-05 07:50:24来源:福州日报  作者:任思言

“黄主任,自从吃了您给我开的药之后,感觉好多了,谢谢!”日前,在罗源县白塔乡凤坂村,有多年心脏病病史的81岁村民林忠孝在看完病取药后,对定期前来坐诊的罗源县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黄乃澄连声道谢。

“您年纪大了,血压一定要控制好,要按时按剂量服用降压药,下次我来坐诊,您再来复查下。”黄乃澄叮嘱。

为满足基层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罗源县在白塔乡率先探索实施基层卫生院“一乡两院”服务模式,县医院专家、名医常态化到村里坐诊,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抱团”发展,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老百姓从“病有所医”到“病有良医”。

“一乡两院”优配置

白塔乡共有15个村,乡卫生院设置在毗邻乡政府的九溪村。“乡域内,村庄较为分散且没有集镇区,卫生院辐射带动能力不强。虽然在凤坂村设置了分院,可以辐射到周边几个村,但单纯依靠退休返聘的医生坐诊,无法满足周边群众的就诊需求。”罗源县白塔乡党委书记程鹏说。

针对此,罗源县对白塔乡的医疗资源进行整合,按人口分布划分两个片区,实行“一乡两院”机构建设,在白塔卫生院下设两个执业点,由九溪和凤坂两个院区同时运作、同等管理,并均衡配置医疗资源。同时,县里的优质医疗资源也向当地倾斜,切实满足群众就医需求。

进村义诊送服务

前些天,独居老人肖钗梅在接受义诊医生的详细检查后,松了口气。“年纪大了,腿脚不方便,去县医院看病太远了,现在有医生在家门口义诊很方便。”肖钗梅说。

3月28日,罗源县医院在白塔乡卫生院凤坂院区举行名医义诊。当天一大早,黄乃澄就驱车抵达现场。虽然下着大雨,但挡不住求诊患者高涨的热情。义诊还没开始,黄乃澄的诊桌前就已经排了十多米的长队。

专家资源“下沉”,患者是最大的受益者。针对老年人多发的眼科疾病,罗源县医院五官科还将医学仪器搬到义诊现场,免费为群众进行眼底检查及白内障筛查,对症下药给出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这样的义诊活动我们每个月举办两次,为的就是让边远地区村民及特殊人群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县级医疗水平的服务。”罗源县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李劲松表示,这样的义诊活动将在县域范围内常态化开展,打通医疗卫生服务“最后一公里”。

协作帮扶强业务

县级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也为基层医疗人才培养提供了助力。通过开展针对专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该县为凤坂院区医生开展系统培训、示范带教,提高乡村医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通过‘一对一’的业务指导和跟班学习,我掌握了更多的医疗知识,医疗技能水平也有所提高,能更好地服务群众了。”凤坂院区医生肖蕾蕾说。

“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要‘抱团’发展,将资源沉下去、技术提上来,实现医疗资源有效整合共享,让群众在家门口便利就医,幸福感不断提升。”罗源县卫生健康局局长项新耀介绍,除在白塔乡实施“一乡两院”建设外,罗源县还在县级医疗机构中选派高级职称的医师对口支援帮扶11家基层医疗机构,通过下沉基层医疗机构开展诊疗、教学查房、病例讨论等方面业务,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水平。(记者 任思言 通讯员 刘其燚 刘舒婷)

【责任编辑:钟培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