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遇见福州 >> 文旅动态

福州“非遗”,扎根福州的一片榕荫

2022-12-07 19:51:27来源:遇见福州

福州城是榕城。福州人生于斯,长于斯,如榕树般扎根于斯。福州人创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如榕树般繁茂生长,为这座城市贡献一片别样的“榕荫”。

真正来到福州,才明白什么叫作“榕城”。公园里、楼宇旁,甚至车来车往的中央环岛上,都种着榕树。

福州“非遗”,扎根福州的一片榕荫

福州人从什么时候开始种榕树?唐代福州人陈诩有诗曰:“孤径回榕岸,层峦破积关。”唐代福州水滨岸边已有榕树了。

北宋治平年间(1064-1067年),福州太守张伯玉整治市容,疏通沟渠,大量种植榕树。到了熙宁年间,已绿荫满城。怪不得如今在福州,仍能见到树龄数百甚至上千年的古榕。

福州“非遗”,扎根福州的一片榕荫

为何要种榕树?榕树是水畔植物,福州水系繁多,能够提供榕树生长所需的大量水分。而榕树强健的根系又能巩固水土,改善福州的地质面貌和自然环境。

福州多高温天气,榕树丰茂的树冠恰可为市民提供遮阴避暑的场所。可以说,榕树与福州,互惠互利,和谐共生。

福州“非遗”,扎根福州的一片榕荫

三坊七巷北有条陆庄河,河边高峰桥畔的人字榕,是福州数千株古榕中,最令人惊叹的。它那宽广的树冠下,垂着密密铺开的气根,如同屏风挡在岸边,甚至有一根跨河落到了对岸。于是,河面上就有了一道天然的“人”字拱门。

我想,人字榕仿佛大自然写下的隐喻:福州人恰如福州榕。他们紧紧扎根于福州,源源不断地汲取着这座城市的物质文化资源,又用他们求精求新的精神去反哺福州,守护福州。

闽菜、闽艺、闽剧......福州人创造的非物质文化财富,正是他们为福州提供的一片“榕荫”。

福州“非遗”,扎根福州的一片榕荫

福州“非遗”,扎根福州的一片榕荫

福州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6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94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83项。

在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饮食类比重很大。无论是国家级的“佛跳墙”,还是市级的番薯丸、葱饼、黄米糕,光是看到名称,就已经唇齿留香,食指大动了。

福州“非遗”,扎根福州的一片榕荫

福州菜是闽菜的基础,以甜口、多汤为特色,其中最经典的就是“佛跳墙”,鲍鱼、海参、花胶等价值不菲的食材,汇聚一坛。

福州不愧为闽菜的发源地,山珍、海味、时令果蔬,尽可入馔。2021年4月福州市商务局公布了福州第一批闽菜保护名录,共有65道闽菜人选。其中典型热菜30道,风味小吃35道,数目超过了热菜、大菜!

名录中,排在第一位的风味小吃就是鱼丸。老福州的鱼丸沿街挑担叫卖,论颗计算。一碗鱼丸煮熟在汤中起伏,如夜空中的北斗七星。时隐时现。

福州“非遗”,扎根福州的一片榕荫

这滋味不仅能在街头巷尾品尝到,就是高档宴会上,也不可或缺。故而有俗语曰:“没有鱼丸不成席。”这或许也和福州人赋予鱼丸的寓意有关:年年有余,团团圆圆。

福州人做鱼丸,吃鱼丸,已经有300多年历史。福州的“非遗”名录中,鱼丸制作工艺就占了两项:省级的福州永和鱼丸和市级的连江黄岐鱼丸。

福州“非遗”,扎根福州的一片榕荫

福州渔业是鱼丸诞生的沃土。作为一座海滨城市,鱼成为福州菜里的主角,并不稀奇。以连江黄岐鱼丸为例。黄岐港是国家级的渔港,马鲛鱼、鲨鱼、鳗鱼等等,供应充足。当地人便用这些新鲜的海鱼来制作鱼丸。

福州“非遗”,扎根福州的一片榕荫

○ 福州人靠海吃海,鱼丸的原材料也以海鱼为主。深海马鲛鱼的肉质黏性好,适合做实心鱼丸;青鳗鱼则是包心鱼丸的标志性原料;草鱼、鲢鱼制作的河鲜鱼丸,别有一番风味;而墨鱼丸和鱿鱼丸也有格外脆爽弹牙的清新味道。

榕树的生长要靠自身对水土营养的充分吸收和转化,福州鱼丸同样经历了对鱼的深加工:说是鱼,一点不见鱼的外形。

一颗颗鱼丸大而圆,如“跳过墙的子弹”,Q弹爽脆。这是如何做到的?原来,制作鱼丸需要庖丁解“鱼”,将鱼肉剁碎成泥,再经过推、甩等步骤,给肉泥“上劲” 。

福州“非遗”,扎根福州的一片榕荫

鱼肉原有的鲜香与精加工后的弹脆,构成了鱼丸别样的味道。足见福州人对本地物产,绝非“拿来主义”,而是倾注巧思,以达成天然与造物之间的绝妙平衡。

福州“非遗”,扎根福州的一片榕荫

国家级“非遗”寿山石雕,也扎根福州、蓬勃生长。它的根系仰赖于福州的独特物产——寿山石。

寿山石质地如羊脂,色彩鲜艳,出产于福州北郊山区北峰附近。它硬度低,适合雕刻;石质美,值得欣赏;更因稀有而无比珍贵。

福州“非遗”,扎根福州的一片榕荫

福州匠人们的雕刻传统,则是寿山石雕发展离不开的“水源”。

福州的雕刻工艺可以追溯到冶山地区出土的汉代布纹、菱纹砖。在福州砖雕逐步发展成熟的南朝时期,寿山石雕也诞生了。

福州“非遗”,扎根福州的一片榕荫

1954年福州仓山的一个工地上,出土了一件南朝时期的寿山石雕“石猪”,造型虽然简单,但显然经过了人工的琢磨。此时的福州雕刻,尚是涓涓细流,寿山石雕这株巨榕,亦刚刚生枝。

唐代以后,福州地区接纳了大批北方移民,他们带来了中原文化和富有北方风格的石刻技艺。这如同一场及时雨,为寿山石雕的生长,提供了补给。

福州本地匠人与移民工匠一起,将南北方不同的雕刻风格融会贯通,应用在对寿山石的创作中,浑厚与灵动并存,粗犷上秀丽兼具,古朴中见生动。

福州“非遗”,扎根福州的一片榕荫

明清盛行的印章雕刻之风,为寿山石雕灌注了最充沛的水源。印章是文房用品,其造型和题材要符合文人墨客的需求。对审美的高度重视,令福州手艺人的石雕技艺,更上一层楼。

清末寿山石雕大师林清卿就在雕刻中,融人了水墨画的笔意和章法,开创出“薄意雕”艺术,以刀为笔,注重写意。

福州“非遗”,扎根福州的一片榕荫

榕树吸收水分,也涵养水源,促进水分的再循环,寿山石雕与福州的雕刻工艺之间,同样存在着这样的“循环”。在寿山石雕技艺不断积累创新的同时。福州其他雕刻工艺也在发展进步。

福州的石匠世家“蒋源成”曾以青石镂刻在清末颐和园的全国工艺竞赛中,拔得头筹。

福州木雕艺人,利用生长于欧洲的原材料,雕琢勾勒出富有水墨山水画意境的立体装饰画--软木画。还有如福州根雕、象园木雕、闽侯牙雕等“非遗”项目,都是“雕”出来的精彩。

福州“非遗”,扎根福州的一片榕荫

○福州有着浓厚的雕刻传统,擅长石雕、木雕、牙雕、根雕等工艺。寿山石雕是第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历史悠久,雕工细腻,造型优美,极具艺术审美价值。软木画是近代新兴工艺,利用福州港口进口的欧洲原产木料,以中国传统木雕加以雕琢,构成极具特色的立体装饰画。

福州“非遗”,扎根福州的一片榕荫

榕树易活,耐修剪,甚至可以从大榕树上截取枝干,移入盆栽,古树亦能发新枝,翠绿可爱。

热衷造园的福州人,亦利用榕树这一特点,有意识地种植榕树、修整榕树,以榕树为核心造景。这不禁让人想到了福州的另一项国家级“非遗”:闽剧。

福州“非遗”,扎根福州的一片榕荫

如果说榕树是最能代表福州的植物,那闽剧就是最能代表福州的声音。甚至闽剧还有一个雅称:“榕腔”。

福州“非遗”,扎根福州的一片榕荫

○ 闽剧源于文人自娱,又结合了外来声腔和本地音乐,是福州人所挚爱的艺术形式。福州三坊七巷的水榭戏台,数百年间见证了闽剧的兴衰起伏,至今演出不辍。

闽剧的诞生,恰如一次对古榕树的移栽。明末,福州名儒曹学佺贬官归乡后,组织家班,演戏唱曲。

当时,源自江苏昆山一带的昆腔最流行,深受士大夫阶层的欢迎。但曹学佺决心搞一次创新。

福州“非遗”,扎根福州的一片榕荫

在曹学佺的有意安排下,昆腔与福州本地音乐、方言糅合,创出一种新曲调,即闽剧雏形“儒林戏”。

“儒林戏”是昆腔移栽到福州后生出的新枝,承载着福州“海滨邹鲁”的文人气息,也展现着福州人骨子里的求新精神。

福州“非遗”,扎根福州的一片榕荫

明清时,福州四方商贾汇聚,全国各地的俚俗声腔也随着商人的足迹,进人福州。

弋阳腔在明末传入福州,补足了儒林戏的市井趣味,再加上源于民间村歌社舞的“平讲戏”,闽剧在雅与俗、本十与外来的碰撞中诞生。

福州“非遗”,扎根福州的一片榕荫

如今,闽剧居福建省五大地方剧种之首,剧团数量多、观众覆盖区域广。近百个剧团在城市乡间的剧场舞台奔走,榕腔吟唱,不绝于耳。移栽之榕,落地生根,无数的气根紧紧扎入泥土,精修的树冠显露出蓬勃精神。

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唯有榕荫依旧庇护着福州城,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片“榕荫”同样因福州人的勤劳智慧而生机勃勃,与城市共荣同辉。

( 声明: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转载自“遇见福州”)

【责任编辑:詹婷婷】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