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州要闻

福州印发通知,将建这项“国家示范”!

2022-10-10 12:06:20来源:福州市人民政府

形成“一城四区,十片多点”的科创走廊空间格局,推动大学城与福州高新区联动发展,围绕产业集聚区建设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对重复侵权、恶意侵权及其他严重侵权行为依法从重处罚,推动知识产权法院落地福州……

福州印发通知,将建这项“国家示范”!中国东南(福建)科学城创新策源地。林双伟 摄

最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福州要这样打造!

福州印发通知,将建这项“国家示范”!

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州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工作方案的通知

榕政规〔2022〕6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高新区管委会,市直各委、办、局(公司),市属各高等院校,自贸区福州片区管委会:

《福州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福州市人民政府

2022年9月30日

福州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工作方案

主要目标

到2025年6月,福州市知识产权创造能力显著提升,知识产权运用、保护和服务体系全面夯实,知识产权领域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显著提高,知识产权区域协同发展持续深化,知识产权与产业发展更加紧密融合,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至2025年末,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0件,注册商标总量达到40万件,地理标志商标达到32件,通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认证企业达到300家以上,开展专利导航项目200项以上,知识产权专员达1000人,新培育国家、省、市知识产权示范或优势企业达到100家以上,通过知识产权强企、强县工程,力争形成一批具有国内领先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产业,为建设知识产权强市、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福州印发通知,将建这项“国家示范”!中国·福州物联网产业创新发展中心。林双伟 摄

重点任务

(一)推动高质量知识产权创造,着力打造创新高地

1 强化高质量创新导向

贯彻落实《福州市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榕政办规〔2022〕7号),重点加大对知识产权转化运用、行政保护和公共服务的支持,引导创新主体走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道路。培育高价值专利、驰名商标、地理标志、特色精品版权,鼓励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申请,引导市场主体依法建立商业秘密管理制度。加强寿山石雕、福州脱胎漆器、软木画、龙舟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利用和传承。围绕生物育种优势领域和前沿技术,培育一批具有知识产权的优良植物新品种。

2 打造高质量创新引擎

加强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福州片区建设,推动大学城与福州高新区联动发展,以中国东南(福建)科学城、软件园、旗山湖“三创”园、晋安湖“三创”园等产业园区为支撑,形成“一城四区,十片多点”的科创走廊空间格局,全面激发以福州大学、中科院福建物构所为龙头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创新活力,打造知识产权创造的强劲引擎。

3 构建高质量创新体系

建立健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为纽带的新型合作机制,以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以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打造“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创新主体链,围绕电子信息、大数据、人工智能、先进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海洋等重点领域加大科技创新攻关力度,培育一批“专精特新”的行业龙头企业,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创新企业。

福州印发通知,将建这项“国家示范”!旗山湖“三创”园。林双伟 摄

(二)促进高效益知识产权运用,深度融合产业发展

4 打造知识产权运营生态

围绕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福州高新区、福州软件园、福兴经济开发区等产业集聚区建设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创新知识产权交易机制,通过智能化手段实现专利和企业需求的精准对接。推动高校、科研院所、行业龙头企业建设市场化知识产权运营机构,引导建立健全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激励机制。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通过转让、许可、作价入股等方式转移转化专利,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国有大中型企业实施免费或低成本专利开放许可,支持中小微企业获取专利技术。充分发挥知识产权服务平台、产业联盟、行业协会等促进知识产权和科研成果转移转化的媒介作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理标志与文创、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寿山石雕、福州脱胎漆器、龙舟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福州茉莉花茶、福州鱼丸等地理标志产品规模化、集约化和品牌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品牌打造。

5 深化专利导航产业赋能

推进知识产权信息利用,以专利导航赋能产业为导向,围绕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海洋经济等战略新兴产业和纺织化纤、机械装备、冶金建材、石油化工、轻工食品等传统产业实施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项目,明晰产业发展方向和创新重点,打造专利密集型产业。支持龙头企业牵头联合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产业联盟等,围绕核心专利、专利组合(专利池)及专利产品开展企业运营类专利导航。引导专利密集型企业在“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认定公共平台”进行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开展专利奖评审与推荐,推进专利实施与产业化。

6 支持专利技术标准化

引导创新主体开展专利与标准协同管理,推动专利布局和标准研制有效衔接。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优势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及行业协会的作用,引导开展、参与各级各类标准制定和修订,支持将专利技术转化为标准,探索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产业化、产业品牌化的有效途径。努力推动专利与国际标准有效结合。

7 加强知识产权金融融合

优化知识产权运营投资政策导向及激励机制,以股权投资等方式支持知识产权实施及知识产权运营活动,引导包括国有资本在内的社会资本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知识产权服务业等。引导金融机构强化产业扶持和科技创新政策导向,持续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模式,加强知识产权融资风险防控。支持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鼓励保险机构开发新型知识产权保险产品。

(三)强化高标准知识产权保护,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8 加强知识产权行政保护

加强市、县(市)区两级知识产权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建立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技术调查官制度,提高执法队伍专业化程度。持续加大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力度,积极开展关键领域、重点环节、重点群体执法专项行动,对重复侵权、恶意侵权及其他严重侵权行为依法从重处罚。严厉打击侵犯专利、商标、版权、商业秘密、地理标志、植物新品种权等违法行为。发挥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制度作用,加大行政裁决执行力度。加强商业秘密保护执法办案工作。强化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完善执法协作机制,严厉打击跨境侵权活动。

9 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健全知识产权审判体系和工作机制,深入推进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的“三合一”审判工作机制。妥善审理涉及新技术、新业态等知识产权纠纷案件,有效破解技术事实查明难题,落实司法保护技术调查官制度。积极采取措施解决当事人“举证难”,加大证据保全、依职权调查取证力度,积极推行律师调查令制度。依法落实惩罚性赔偿制度,依法加大对源头侵权、重复侵权、恶意侵权的赔偿力度,提高知识产权侵权成本。推动知识产权法院落地福州,推动增设具有一般知识产权民事案件管辖权的基层法院,常态化开展知识产权案件巡回审判,推动知识产权案件就地、就近预防和解决。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加大对知识产权刑事违法犯罪的侦办及打击力度。

10 深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

完善司法保护与行政执法、仲裁、调解等有机衔接的知识产权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加强行政执法部门与司法机关之间,以及行政执法部门间的协作配合,建立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信息共享机制。培育和发展人民调解组织,支持设立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组织和律师调解工作室。发挥福州知识产权仲裁中心作用,建立知识产权纠纷仲裁解决机制。加强知识产权公证、鉴定专业化、规范化建设。运用大数据,通过源头追溯、实时监测、在线识别等技术手段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11 加强重点领域知识产权保护

发挥中国(福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福州分中心职能,强化对机械装备和电子信息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加强“福州茉莉花茶”“福州鱼丸”“福州橄榄”等地理标志保护。加强对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开展展前知识产权风险排查,展中知识产权纠纷快速处理,展后侵权产品重点追踪。推行《电子商务平台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国家标准,完善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建立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保护政企联动机制,加强电子商务侵权纠纷处置。

(四)推进高效能知识产权管理,引导资源合理配置

12 优化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机制

健全市、县(市)区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完善县域知识产权发展保护中心建设,配齐配强工作人员。完善县(市)区发展评价体系,将知识产权纳入县(市)区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加强园区知识产权工作,将创新能力、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等指标纳入重要考核内容。推动建立知识产权评议制度,对重大经济科技活动开展知识产权评议,防范知识产权风险。推动改革国有知识产权归属和权益分配机制,扩大高校、科研院所知识产权处置的自主权。

13 提升县(区)、园区、企业管理能力

培育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示范(试点)县、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示范(试点)园区、各级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依托优质知识产权服务资源开展知识产权贯标工作,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提升知识产权综合管理能力。探索建立经营业绩、创新和知识产权并重的国有企业考评模式,引导国有企业将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等知识产权指标作为列入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进行考核。

14 加强知识产权社会信用监管

建立健全以知识产权信用为基础的分级分类监管机制,推进形成贯通创造、保护、运用、服务、管理全链条的知识产权信用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信用管理,规范知识产权领域严重失信主体名单认定标准和程序,依法依规对严重失信主体实施惩戒,充分利用市场主体诚信档案“大数据”,强化信用约束,加大知识产权侵权违法成本。

(五)提供高水平知识产权服务,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15 加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依托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协作福建分中心,集聚知识产权信息优势和人才优势,服务全市创新发展。依托中国(福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面向福州市机械装备和电子信息产业开展知识产权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和快速维权一站式综合服务。依托重点产业探索申请设立中国(福州)知识产权保护平台,推动有条件的县(市)区申请设立快速维权平台。依托“知创福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推广“知创福州”“一站式”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创新范式,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提高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效能。推进职工知识产权协同创新基地建设,助力职工创新创业创造,打通职工知识产权和创新成果转化落地“最后一公里”。

16 构建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体系

推动技术和创新支持中心(TISC)、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各级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及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建设,引导和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园区等拥有的服务机构,面向市场、社会公众、中小企业等创新创业主体以及特定领域或特定行业提供免费的基础性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鼓励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根据机构性质、资源优势、服务能力和服务对象需求,提供低成本的专业化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

17 打造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

支持福州高新区、福州软件园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协作福建分中心、中国(福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知创福建”福建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为依托,打造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推动福州法务区建设,优化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强化涉外涉台知识产权法务建设。培育知识产权法律、代理、运营、托管、信息、评估、咨询等全链条知识产权服务机构,面向国内外引进、集聚更多高端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开展专利、商标代理行业专项整治,规制非正常专利申请和商标恶意注册行为,引导知识产权代理行业加强自律自治,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健康发展。

(六)深化高层次知识产权合作,构建对外交流新格局

18 带动福州都市圈知识产权协同发展

打造福州都市圈沿海协同创新走廊,充分激活创新主体积极性,整合区域内科研院所、技术转移中心等创新资源,聚焦区域产业发展共性需求,推动技术协同创新和高价值知识产权创造。加强知识产权资源开放交流共享,推动都市圈内知识产权要素自由流动。发挥知识产权创造、运营、服务、人才资源集聚优势,积极参与知识产权领域对口支援,加强知识产权领域山海协作,进一步强化对周边区域的创新引领与示范作用。整合福州都市圈知识产权优势资源,向闽东北及全省辐射,拓展与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知识产权交流合作空间,推动资源开放共享和区域协同创新。

19 推动榕台知识产权协同发展

吸引、整合和聚集海峡两岸知识产权资源,推动榕台知识产权创新协同发展。继续创造良好环境,为台湾同胞来福州参加专利代理师考试提供细致服务和便利。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吸引台湾地区高端知识产权人才来福州工作。集合榕台两地知识产权领域有较大影响力的专家,完善榕台知识产权智库,为两岸知识产权合作发展建言献策。大力推动榕台知识产权运用保护协作发展。

20 加强知识产权海外交流合作

积极推动福州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城市建设,打造“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建设的重要支撑城市。加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知识产权制度、发展动向的研究,提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点城市的知识产权交流合作层次。探索《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议》(RCEP)框架下知识产权合作新机制新模式,更好支撑“RCEP”建设。组织开展福州企业海外知识产权保护状况调查、外商投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状况调查。建立重大涉外知识产权纠纷信息通报和应急机制。建立海外知识产权维权平台,开展涉外知识产权风险预警、信息发布和培训活动,指导我市企业应对海外知识产权纠纷。

(七)培育高品质知识产权文化,夯实事业发展新基础

21 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

结合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才工作,推进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人才规划布局。推动闽江学院和其他驻榕高校建设知识产权研究院、知识产权人才培训基地等,培养知识产权应用型人才。围绕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培养企业和社会市场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加强知识产权高端教育、高端研究、高端培训、社会服务和孵化,培养和培训全科型、复合型、高端型、国际化知识产权人才,为政府提供知识产权智库的理论研究和政策支持。

22 强化知识产权文化建设

支持知识产权宣传及文化建设,拓展社交媒体、短视频、客户端等新媒体渠道,加强知识产权宣传教育,提升知识产权工作舆论宣传覆盖面。支持知识产权文化传播与普法基地、品牌展厅建设,打造知识产权宣传展示实体空间。开展分众化知识产权普及教育,针对不同群体设计差异化宣传教育方案。弘扬“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公平竞争”的知识产权文化理念,积极构建政府、公众与市场主体的互动机制及平台,形成政府鼓励、市场主体引导和公众参与的良好知识产权氛围。弘扬“闽都文化”“海丝文化”和“福文化”,加强知识产权文化与传统文化、创新文化、法治文化、诚信文化的深度融合,形成“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知识产权文化氛围。

福州印发通知,将建这项“国家示范”!闽都创新实验室内工作人员正在做产品测试。石美祥 摄

本方案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5年6月30日。

【责任编辑:钟培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