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州要闻

刘文质:匠心书写海上“船”奇

2022-08-23 08:32:08来源:福州晚报  作者:郑瑞洋 石美祥

八闽迎来开渔季,福州海域千帆竞发。不少渔船出自连江50多岁造船匠人刘文质之手。就在不久前,他打造的“大船”——“泰渔1号”,拿到全国县级首本深远海养殖平台所有权证书,让深海养殖鱼有了“房产证”。

刘文质:匠心书写海上“船”奇刘文质。

为鱼类造“深海豪宅”

福建省泰源船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文质,是一名高级船体工程师。他出生于海边的渔村——连江县苔菉镇茭南村,一直有着“造大船、捕大鱼”的梦想。“泰渔1号”就是他带领团队精心打造的福建省首台本土企业自主研发的深远海养殖平台。

这个“深海豪宅”可不一般:长56米、宽26米,整体是钢结构,养殖水体达1万多立方米,可投放在水深20米至50米的海域,每批次可产出类天然海鱼120吨,仅2人就能管理数以万计的深海鱼。在台风多发的福建海域,它能让入住的海鱼抗住14级狂风。

“我们公司是福州唯一保存完好的百年民间船厂,是专业从事渔船制造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产品有渔业捕捞船、海水养殖工船、深远海养殖平台、传统福船等7类20多款,涵盖沿海各省份主流作业先进船型。在海况恶劣的非洲海区,也能看到我们渔船的身影。”刘文质立志要打造福建最好的渔船。

从2018年开始,为解决近海养殖空间不足、海上劳动力短缺、海洋垃圾污染以及养殖设备抗风浪差等难题,福州探索深远海养殖,投用了由上海振华重工研制的全国首个深海自动旋转海鱼养殖平台“振渔1号”。

“这样的‘大船’,福建人自己也能造。”刘文质敢于做“吃螃蟹的第一人”,两年来用自己研发的创新技术解决了自动旋转问题,同时结合几十年渔业装备制造经验,造出3台适合渔民生产、便于维修保养的“泰渔”平台,并获得6项创新专利。

传承千年福船技艺

值得一提的是,“泰渔3号”平台有一特别之处,平台上设置活水舱。

“活水舱采用非遗传承‘水密隔舱’技艺,该装置的功能是遇到台风季风等恶劣天气时,活水舱开阀进水,让整个养殖平台下沉,减少海浪造成的摇摆,降低鱼类因平台摇摆过激而受损。”刘文质说。

水密隔舱是福船的安全性结构设计,可将船体内部空间划分成若干个相互隔离的阻水舱室。一旦某几个隔舱发生破损进水情况,水流不会在其间相互流动,降低立即沉船的危险,具备自救功能。千百年来,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渔船、货船、战船以及外交使船。18世纪后期,该技艺传到西方,深刻影响世界航海和造船技术,至今仍是现代船舶建造的重要规范,并于2010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连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福船建造基地。《连江史略》记载,早在三国时期,东吴便曾在连江等沿海地区建立温麻船屯,所造海船适合远洋航行,可达天竺、波斯等地。然而水密隔舱技艺得到保护,福船却消失在海面上。

“老祖宗留下的造船技术,一定要传承下去。”2020年,为再现福船风采,刘文质集结全连江最优秀的造船工匠力量,与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联手,建成了以曾经横跨太平洋的“自由中国号”为原型的“心澜号”。“心澜号”成为我省第一艘获得福建省船舶检验局审图批准、施工工艺全部采用传统福建木船制作工艺而复原建造的福船。其入选央视2021年《蓝海中国(福州篇)》。

刘文质曾获2021年福州十大工匠、八闽工匠年度人物提名奖,2022年连江工匠等荣誉。(记者 郑瑞洋 实习生 陈晓敏/文 记者 石美祥/摄

【责任编辑:徐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