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缮完成!连江这段历史震撼再现!
60年前,偏远、落后是蓼沿乡蒲边村的代名词。
1962年,一群热血青年的到来照亮山村寂静的夜,成为了不可磨灭的那束光,留下永不消逝的“蒲边精神”。
6月15日,位于蒲边村五七路1号的丁家祠堂经过2个月的精心修缮,重新对外开放。作为原福州市建设山区青年志愿队旧址,广场上新建成的“青春无悔 精神永续”群像浮雕墙格外醒目,抚摸墙上的纹路,回望上世纪60年代初的青葱岁月,49名青年的生活轨迹清晰可见。
拾级而上,“丁家祠堂”牌匾悬挂正中间,祠堂内部分上下两层,一楼设有2个展陈厅,大量的图片资料生动再现了那13载岁月中志愿队员辛勤劳作的景象。钳子、手电筒、胎心音听筒……看着这些老物件,作为见证者的蒲边村原支部书记丁进通向我们讲述了60年前的那段往事。
1962年6月16日,林兆枢、倪希锴等16名青年响应党的号召,成立福州市建设山区青年志愿队。6月25日,他们壮志满酬,背着包袱雨伞、牵着两只山羊来到了蓼沿公社蒲边大队插队落户,成为全省第一支建设山区知识青年志愿队。
初来乍到,面对这一片广阔天地,温饱问题是第一件大事,为改变蒲边村粮食低产状况,队员们依靠自身学识,引进高产品种珍珠矮在自己的田里试种,施以农家肥并精心管理,产量较老品种有大幅度提高。“志愿队员有文化,他们会通过科学实验,培育良种,来提高粮食产量。”丁进通告诉我们,消息传开后,连附近乡镇的村民都前来参观学习,不少村民还成了种田能手,纷纷感叹知识的力量和志愿队的作用。
口粮问题解决了,“精神温饱”也不能落下,当过教师的队员先后办起了扫盲夜校和农业中学,从最简单、最常用、最基础的汉字和普通话教起,为村民们打开了一扇“窗”,让他们了解了不少新的知识,也“看见”了大山之外的精彩世界。“我们通过办农业中学、开扫盲班、自编自演文艺节目,在蒲边村播下了文化的种子,活跃了农村的文化生活。”原福州市建设山区青年志愿队队员、全国侨联原主席林兆枢回忆起那段时光,依然难掩内心激动。
▲伏亭水电站旧址
让蒲边村民不再只能羡慕城里明亮的灯光,也一直是队员心中念念不忘的事。瞅着夜里晃动微弱亮光的煤油灯,他们萌生了自己修建水电站,给村里通电的念头。说干就干,林兆枢与倪希锴带领队员并发动群众一起修建了伏亭水电站,将溪水引上了高处,利用水力发电,蒲边终于亮起了第一盏灯。灯光虽昏黄,但一同被点亮的,还有蒲边村民那颗对现代文明向往的心。
▲医疗站旧址
办林场增加村民收入、开夜校普及知识、利用学识改善医疗条件……这群年轻人一住就是13年,与村民共同劳动、共同生活,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期间,陆续有热血青年来到蒲边村落户,这支队伍人数最多时达到49人。“我们从村民的身上也学到了坚韧不拔、任劳任怨的精神,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他们的品格一直鼓舞着我们。”原福州市建设山区青年志愿队队员庄孝鎏说道。
1975年,志愿队的队员们陆续离开,但他们仍时刻关注着蒲边村,倾心倾力支持村子发展,捐建“福成桥”、修筑通村公路、筹建蒲边小学……那片青翠的山头,那群淳朴的村民,那段难忘的经历,令队员们魂牵梦绕,这个小山村早已成为他们心中的“第二故乡”,不管走到哪,这里都有着他们最深的牵挂。
▲55周年时,志愿队员在蒲边礼堂与群众合影留念
悠悠六十载,弹指一挥间。6月16日,老志愿队员们将带着一甲子的牵挂再次回到蒲边村与当年的好友相聚。忆往昔,看今朝,谈变化,昔日,风华正茂,血气方刚,而今,人到古稀,两鬓白发,变的是容颜,不变的是对这片土地的热忱。
- 中国“新渔人”走向世界大洋(2022-06-16 19:15:05)
- 又一智慧养殖重器本月底入驻定海湾(2022-06-16 07:20:43)
- 福州连江:返乡青年敢拼会赢 中麻紫菜漂洋过海(2022-06-15 09:41:47)
- 闽侯白沙打造“产业兴农”精品示范带(2022-06-15 08:05:07)
- 渔业专家赴“鲍鱼之乡”传经(2022-06-14 08:09:37)
- 喜报!连江新增1个市级基地(2022-06-13 21:32:10)
- 旅游+农耕+文创,闽侯白沙处处绽放“致富花”(2022-06-13 17:49:51)
- 福建成立首家退休干部“乡村振兴顾问团”(2022-06-13 17:10:12)
- 连江公安织密海上防疫网(2022-06-12 08:32:30)
- 速扩!连江卫健发布重要提醒!(2022-06-10 15:4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