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要闻快讯

男孩经常拉肚子 竟是得了罕见病

2022-04-17 08:16:54来源:福州晚报  作者:朱丹华

小孩腹泻看似常见,但对于反复腹泻的孩子,家长可要当心,问题可能不止是吃坏肚子那么简单。宁德10岁男孩小兵(化名)从上幼儿园时起就经常腹泻,直到最近才查出患了罕见的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

近一个月来,小兵经常喊肚子痛,一天跑七八趟厕所,排出的大便呈糊状。父母带他到当地医院检查,考虑为急性胃肠炎。但吃了药后,小兵的病情没有明显好转。

小兵一家又来到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就诊。儿科的李国凯副主任医师追问病史得知,小兵近5年来体重增长缓慢,就诊时仅25公斤,比同龄孩子瘦弱不少。而且,他从婴儿期开始常常得湿疹,上幼儿园后反复腹痛、腹泻。每次腹泻,都在饮食变得清淡后渐渐好转,但过一段时间又发作。李国凯结合小兵以往腹泻时在其他医院多次接受的血常规检查结果发现,嗜酸性粒细胞的相关项目都偏高,推断他可能得了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

随后,小兵的胃肠镜病理检查结果支持了这个诊断。“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患者的胃和十二指肠里往往广泛渗入和附着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有些患者的食管和结肠里也能检出浸润的嗜酸性粒细胞。”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消化营养科的叶红主任医师说。

李国凯介绍,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是一种炎症性疾病,目前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临床上约有半数患者有过敏性病史,包括哮喘、明确的食物敏感、湿疹或鼻炎,“不少有过敏体质的孩子因食物等过敏源过敏导致免疫力下降,合并呼吸系统感染或腹泻时,查血常规时也能发现嗜酸性粒细胞相关项目升高。但不能因此认为,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都是过敏导致的,只能说可能跟过敏有关”。

李国凯表示,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最常见的症状包括腹痛、恶心、早饱、呕吐、腹泻和体重减轻。治疗原则以膳食疗法为主,配合药物治疗。患者平时尽量不吃或少吃大豆、小麦、蛋、奶、坚果、鱼、甲壳类食物,因为这六大类食物最常引起速发型超敏反应。不过,家长也不要盲目让孩子禁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选择低敏且营养充足的食物,必要时再配上维生素补充剂。

“如果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未及时得到确诊治疗,儿童和青少年可能生长发育迟缓、贫血、内分泌紊乱、营养不良等,极少数情况下还会发生结肠穿孔或梗阻,需要手术治疗。”李国凯介绍,经过治疗,小部分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患者的病情可完全缓解;其他患者在首次发作后数月至数年可周期性发作,或需要长期治疗,对他们来说,治疗此病要打“持久战”。(记者 朱丹华 通讯员 林浩)

【责任编辑:陈颖】
相关新闻